简介:正常人的体温是多少?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其口腔体温范围为36.7-37.7℃;腋窝温度范围为36.0-37.4℃;直肠温度范围为36.9-37.9℃,一旦体温超过37.5℃,则会被定义为发热状态,并据此进一步划分,低度发热为37.5-38.0℃;中度发热为38.1-39.0℃;高热为39.1-40.4℃;超高热为40.5℃以上。
简介:婴幼儿支气管炎为小儿的常见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见,其病因大多为细菌和病毒所致。中医古代医籍无支气管炎的名称,归咳嗽范畴。认为小儿脏腑柔嫩,形气未充,气血相对不足,加之小儿“肾常虚”,肾气虚弱可致肺脾气虚,肺气虚,肺卫不固,易受风邪侵扰,不论风寒或风热侵入,均可耗伤肺脏津液,致粘痰壅阻气道使肺气更虚失其肃降功能而致咳喘。婴幼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肾气虚弱而温养肺气无力,故造成肺气更虚,病邪乘肺肾虚弱而侵入,致肺失宣降而咳嗽气喘。因此,小儿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以宣肺平喘止咳为主,“急则治标”,发病时治肺;辨证加入相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现就小儿支气管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如下。
简介: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的流行病现况。方法依据先心病有无左向右或双向分流且血氧饱和度≤90%,将661例患儿分为紫绀组和非紫绀组,并按照年龄〈1岁,1-3岁和≥3岁进行亚组分析。术后常规进行TEG检测比较主要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先心病患儿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率高达46.3%,其中,血小板功能低下发生率43.7%占主要原因,其他凝血异常发生率如纤维蛋白原缺乏13%和凝血因子缺乏4.2%。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患者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率63.4%显著高于非紫绀组39.7%,且凝血因子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均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亚组分析显示,〈1岁患儿凝血异常风险相对于其他年龄组患儿增加,但紫绀患儿在1-3岁时纤维蛋白原功能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发生率反而更高。结论先心病患儿心脏术后凝血异常发生率较高,其中血小板功能低下是主要原因。低龄和紫绀可能是术后凝血异常的高危风险因素,其次较大紫绀儿童的凝血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简介:目的探讨iPad床边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儿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使用iPad进行床边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合理饮食、避免呼吸道感染、坚持运动、遵医用药、避免接触过敏源方面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应用iPad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1000例非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静滴);观察组则予利巴韦林、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治疗。比较两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及治愈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50例,有效22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224例,有效196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疗程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目的探讨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需行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实验组在穿刺前10min用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穿刺部位,10min后除去敷料擦干皮肤后按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叭);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湿敷能减轻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简介:目的总结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313例,其中分为青年组(≤35岁)21例,中年组135例及老年组(≥60岁)157例,比较其临床病理表现在各年龄组的差异。结果13年来胃镜胃癌的总检出率为1.75%(313/17869),按≤35岁,36~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0岁年龄组段,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4.5%,15.3%,23.3%,28.8%,16.O%,5.4%。胃癌的构成比在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60一69岁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青年组及老年组胃癌女性分别占57.1%及29.9%。上腹痛症状占78.9%及43.3%,胃窦癌占76.2%及47.8%,贲门癌占5%及6.4%,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共占61.9%及10.8%,低分化腺癌占38.1%及69.4%,高、中分化型痛0及18.5%。结论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两组治愈率的关键。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86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CAPD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25例(29.1%)。高血压肾病10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2例(20.0%),糖尿病肾病31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2例(38.7%),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0例(26.3%),痛风性肾病4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例(25.0%)。低钾与非低钾血症患者比较,年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磷、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尿量及腹透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钾血症的发生与患者血磷、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糖尿病肾病CAPD患者;患者血钾水平与其年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及纠正低钾血症可以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