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及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病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首次置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515例,其中病窦组221例,其中房颤106例,非房颤115例;房室传导阻滞组294例,其中房颤103例,非房颤191例。以起搏器置入指征、是否发生房颤及房颤发生时有无症状,分别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房颤及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515例患者中,房颤发生率为40.6%。房室传导阻滞组心室起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病窦组明显升高(P〈0.01)。房颤患者年龄、冠心病、心房起搏、左心房内径较非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无症状房颤患者年龄、冠心病和心室起搏较症状房颤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起搏、胺碘酮药物史是房颤的危险因素;而年龄(OR=0.957,95%CI:0.925~0.990,P=0.011)、心室起搏(OR=0.982,95%CI:0.972~0.992,P=0.000)是无症状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器可以连续有效的监测房颤发作,尤其是无症状房颤发作。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岁.其中CAS后再狭窄9例,CEA后再狭窄10例,均经DSA确诊,并行CAS治疗再狭窄,术前及术后第2天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对1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未出现并发症,残余狭窄率均〈20%.术后患者自觉神经缺损症状消失.术后各时间点随访均未发现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事件.随访终点时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未显示再狭窄.结论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察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滤网装置保护下,行CAS治疗的1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实施CAS治疗的患者1700例,按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1224例和非他汀组476例.降脂目标为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2.1mmol/L或降低基础水平的4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d内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总发生率,分析他汀类药物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1)术后30d内43例(2.53%)患者出现主要不良事件,其中卒中34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8例,应用他汀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24/1224),而非他汀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9%(19/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17).两组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56%(19/1224)和3.16%(1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是CAS良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524,95%CI:0.279~0.983;P=0.044).结论CAS的预后他汀治疗组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他汀治疗组,他汀治疗可降低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简介:自1987年支架置入术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领域以来,成功解决了单纯PTCA术的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的问题,但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仍然有约30%的再狭窄率,而药物洗脱支架,特别是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支架的出现,将再狭窄率进一步降至10%以内,随后关于DES与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作为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甚至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本文将对DES再狭窄与支架血栓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机制作一综述。
简介: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GAS)后影响颅内出血的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97年——2008年行CAS的83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832例患者中,10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①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64±10)岁;术前颈动脉狭窄率为(95±5)%;右侧颈内动脉狭窄7例,左侧狭窄3例;6例患者同时合并对侧狭窄或闭塞;6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②10例中8例为脑出血,其中6例出血位于同侧基底核区,1例位于同侧颞枕叶(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例为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时间为术后0.5~19h[中位数(M)为4h]。出血量为10~100ml(M为40ml);术后血压(131±20)/(68±16)mmHg,出血时血压(163±18)/(77±8)mmHg。③10例患者中,4例死亡,2例对侧肢体偏瘫,1例脑积水,3例恢复良好。暂时停止(3~7d)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未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过度灌注综合征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术前狭窄程度、狭窄部位、血压等可能是其影响因素。停止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至少3d,可能不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再狭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脉造影随访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置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5例)和无再狭窄组(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4.02±6.76)μmol/L比(10.90±4.51)μmol/L]显著降低、支架直径[(3.06±0.86)mm比(2.87±0.44)mm]显著减小,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5,P=0.035),而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857,0.850,P=0.044,0.042)。结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性病变患者支架置入前、后的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CDFI检测39例患者78支椎动脉,其中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50%)患者置入支架41枚。记录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椎动脉起始段与椎间隙段血管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综合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的狭窄率,并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可能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时间(11±8)个月。结果支架置入术前、后椎动脉起始段内径分别为(1.3±0.4)mm和(2.7±0.7)mm(P=0.000),狭窄率从(64±9)%降至(23±17)%(P=0.000),术前PSV异常高流速(242±102)cm/s,术后降至(87±45)cm/s(P=0.000)。术前患侧椎动脉椎间隙段的PI值为0.77±0.19,健侧为0.96±0.17(P=0.011),术后患侧与健侧椎间隙段比较,PI值差异无显著性(P=0.494)。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占29.3%(12/41),表现为PSV等于或高于术前水平。高脂血症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多发,OR=5.7,95%CI:1.3~25.9(P=0.024)。结论CDFI可作为客观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狭窄和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远期随访的重要手段。高脂血症可能是引起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病变血管共58支,B型病变49处,C型病变13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4处,共置入支架64只。置入左前降支27只,左回旋支13只,右冠状动脉24只。DeNovo支架置入44只,Suboptimal支架置入15只,Bail-out支架置入3只,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2只。结果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4%。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86.5±7.8)%,术后残余直径狭窄(5.1士10.3)%。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的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d,1、3、6、12及24个月应用CDFI检测支架近心段、中段、远心段的内径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与DSA结果相比较.CAS后≥6个月,PSV≥155cm/s的患者立即复查DSA,PSV正常的患者6个月后复查DSA.结果①40例CAS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2.5%)死亡,2例失访,37例获得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为50%~69%),再狭窄发生率为2.7%.②CAS后各时间点支架中段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后随时间延长,支架各段内径均逐渐增加,术后1~3个月增幅最明显,6、12及24个月支架各段内径与前一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架形态渐趋稳定.③CAS后各时间点支架各段PSV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④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76例患者,两种方法诊断狭窄程度符合的有74例,其中2例DSA诊断为重度狭窄,CDFI诊断1例为中度狭窄,1例为闭塞.符合率为97.4%.术后≥6个月,共20例行DSA检查,CDFI与DSA均显示为轻度狭窄的有19例,中度狭窄的有1例.符合率为100%.结论应用CDFI动态监测CAS后支架各段管径及血流的改变,有助于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与DSA比较,其检查结果可靠.
简介:目的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6例次(其中颈动脉33例次,椎动脉起始部3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血管狭窄率由支架前的81.4%下降至支架后的14.1%;病理学检查显示,27例患者保护装置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75%;保护装置捕捉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斑块碎片(坏死组织、胆同醇碎片、钙化成分等)。结论滤网保护装置可以捕捉到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滤网保护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滤网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向微型化发展,以适应更多部位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