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不能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11-07-21,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一”,起止日期用一字线“一”表示,例:2010-07-21-2011-07-21、2011-07-21-08-31、2011-07-21-31,分别表示2010年7月21日至2011年7月21日、2011年7月21日至8月31日、2011年7月21至31日。当月、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年份用4位数表示,如2003年不能简写为03年。

  • 标签: 阿拉伯数字 数字式 位数
  • 简介: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①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如1800000可写成180万;142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5千字。

  • 标签: 数字使用 期刊 编辑工作 注意事项
  • 简介: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重要治疗手段,输血工作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更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危,其程序涉及范围广、步骤多,容易出现人为错误〔1〕。输血科(血库)工作特点是无外界约束和无人监督情况下独处工作的机会多,有些操作经常无法检查,不容易甚至不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安全 慎独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急救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是,输血具有风险,输血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疾病传播,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科学用血、合理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是临床输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影响临床输血安全的因素、保障安全用血的对策探讨如下。

  • 标签: 输血 安全
  • 简介:血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更多关注。血液安全管理的焦点应当包括安全要素、处理过程以及结果监测等几个方面,需要全面审视和评估从血管到血管的采供血及输血过程。在国家制定的保障血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的约束下,尝试采取以下策略:全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标签: 输血 安全 管理 焦点 策略
  • 简介: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的甚至是致命的。充分认识输血治疗的危险因素,规范输血科建设与管理,是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输血科建设 临床输血 安全
  • 简介: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及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不规则抗体常由于输血和妊娠等免疫刺激而产生,在盐水递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递质才能使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 标签: 红细胞血型:抗体 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病房输血的环节质量管理,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细化血液病房输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血液品种的输注流程,加强薄弱环节的风险控制。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有效。结论:要重视输血过程每一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输血流程中的风险控制,有助于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

  • 标签: 血液病房 输血安全 环节控制
  • 简介: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说起血液安全、血液质量来,似乎觉得只要不输上什么传染病血液就是安全的、高质量的。不可否认输血检验是保障血液质量,安全输血的核心,而采供血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也是输血安全最基本的保证,大家在献血时的一句“所用材料是一次性的吗?”表达了献血者对物料安全的关心。

  • 标签: 关键物料 安全输血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ICU护士对输血安全的认知情况和需求,为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输血培训提供参考。方法:从11个方面自行设计输血安全护理方面的问卷,调查2家医院ICU护理单元共83名护士对安全输血的认知程度以及相关培训的需求。结果:2家医院ICU护士均对安全输血的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但是在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输血知识上掌握程度不一,绝大部分护士对此方面的输血知识和法律个案有较强兴趣和培训需求。结论:对于不同层次的护士,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输血相关性培训和教育,内容更应该侧重实际应用和临床法律个案,以便进一步减少护理输血风险。

  • 标签: ICU护士 安全输血 认知 调查
  • 简介:为了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强化血液安全,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2009〔123〕号)要求,湖北省卫生厅决定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2009年8月荆州市卫生局组织两个督导组以卫生部发布的《县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督导检查表》和《县级血库人员应知应会一百问》为标准,采取实地查看、现场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县级医院输血科和血液安全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科 输血安全 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检测的阳性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的临床意义,分析输血前的有效处理方法,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2-02-2014-02输血或手术备血的7231例患者应用微珠凝胶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标本送烟台市中心血站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27例,阳性率为0.37%,其中自身抗体3例,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同时存在1例,同种抗体23例。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敏感度高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以减少输血风险,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安全输血
  • 简介:医院输血科行政管理上多半隶属于医院检验科,两者工作性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输血科是医院储存血源,检测血型、交叉配型、分离急用血细胞和成分输血供血、为亟待营救生命的患者提供血源的重要学科,该学科已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由于输血每个环节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关系到国民的血液健康,因此医院输血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输血方式感染的传染性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除了受血者可能由于输入了携带某种病毒的血源引起感染之外,实验操作中密切接触血源的输血科人员也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1]。据报道,由于输血感染的HIV和HBV都来自于“感染窗口期”的供血人群的血液[1];张雪花等[2]报道,某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6%。因此,输血科员工和医院受血患者都面临着血源病毒感染的严重威胁[3]。为了达到安全输血的目标,笔者对医院输血科亟待改进的工作环节和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进行了调查与归纳。

  • 标签: 输血科 生物安全 隐患 干预控制
  • 简介:中央电视台《新闻1+1》以《血荒,心慌》为题报道我国昆明等部分城市临床血液供应得不到保障,出现“血荒”问题。随后一段时间,“血荒”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发生“血荒”的原因。作者作为一名血液管理工作者,结合我市采供血工作实情,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提出的无偿献血工作“四个转移一个延伸”[1](即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一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移;一次献血量200ml向400ml转移;临床用全血向成分血、自体输血转移;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较有效地保障了临床安全、充足用血。

  • 标签: 无偿献血 安全 充足
  • 简介:疟疾是一种有疟原虫寄生人体、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人与人之间接触不感染,但可通过输血或受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传播。疟疾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疟疾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成果 输入性疟疾病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评估一种改良的血浆置换术在治疗成人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确诊的116例重型ITP患者随机分组进入A、B、C组,A组为改良的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43例患者,B组为传统的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37例患者,C组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治疗36例患者。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浆蛋白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提升及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比较,A组在提升血小板速度及幅度方面更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清除血小板相关抗体能力更强,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凝血时间、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浆球蛋白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置换后24h内浮肿、头晕、乏力症状发生率较B组有所升高,但A组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结论:改良的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成人重型ITP中疗效明确,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及传统的血浆置换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较传统血浆置换降低,不受血浆供给限制,随时可以开展,可节约大量血浆。但有可能发生低血浆蛋白血症,尤其是低球蛋白血症,需要积极预防。

  • 标签: 血浆置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