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检测水平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并且经过各种检查及治疗已经明确诊断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52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98例,分成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发作时血清脑钠肽(BNP)的检测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1235pg/ml±938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BNP值为(64pg/ml±48pg/ml),两组BNP值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脑钠肽(BNP)检测水平对于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和/或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检查的142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对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影响病理阳性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率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率越高,EBUS-TBNA组较cTBNA组病理阳性率高。结论EBUS-TBNA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在肺和/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呼吸机力的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和2d时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和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和呼吸肌力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的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与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患者(P<0.01),且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且胸椎手术和肿瘤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影响较大。
简介:采用自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1Ik静脉滴注,同时将胸液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体外培养、扩增后联同。IL2注入胸腔治疗肺癌癌性胸腔积液30例。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6例(53%),部分缓解(PR)12例(40%),无效(NC)2例(7%)。治疗后多数患者闷喘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增强,外周血白细胞增加,PR、NC病例胸液中淋巴细胞增多,癌胚抗原(CEA)下降。除12例(40%)出现一过性发热,4例(13%)出现荨麻疹,未作处理好转。表明本疗法治疗肺癌癌性胸腔积液是有效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193例肺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研究193例肺癌病人胸部CT、纤支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本组193例肺癌有28例直径2cm以下早期肺癌,其胸部CT常见恶性征象出现率:分叶征57.1%、毛刺征39.3%、空泡征25%、胸膜牵拉征28.6%;2、193例肺癌纤支镜下形态特征共分四型:腔内增生型40.9%、管壁浸润型21.2%、管外压迫型33.6%、未见异常型13.5%。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主占50.7%;管外压迫型以腺癌为主占58.5%;3、管内增生型肺癌的钳检检出率高达97.2%,与刷检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部CT、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的影响.方法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治疗后分析效果,治疗前后测定患者FeNO和SC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FeNO和SCF均有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硫酸镁佐治重症哮喘可以减少FeNO和SCF,从而改善病情.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浆及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和胸水中的IL-6的浓度。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1,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P=0.0029);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IL-6显著高于相应血浆中IL-6水平(P〈0.0001)。结论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结核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组)和治疗后(B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健康体检者(C组)作比较,并分析动脉血气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组(P〈0.01),而PT、APTT、TT差异无显著性(P>0.05);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的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简介:鼻炎和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虽然它们的症状有些相似,但是它们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因此,正确地区分鼻炎和鼻窦炎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分不清楚鼻炎与鼻窦炎,本文将从不同方法对两种疾病加以分析。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呋辛联用炎琥宁的方案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影响。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选择我院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利巴韦林针剂、氯化钠溶液以及葡萄糖溶液,将这几种物质按照一定的配比均匀混合后为患者进行医治。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炎琥宁、氯化钠溶液及葡萄糖溶液,同样将这四者依照既定的配比均匀混合后卫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一段疗程后,根据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表现进行评析。结果:根据统计可知,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具有较大差距,研究组的数值水平居高(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治疗情况,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用时更短(P<0.05)。结论:联用头孢呋辛与炎琥宁医治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不仅可以加快治疗进程,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主病原微生物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6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rious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SCAP)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以了解病原微生物类型。结果35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嗜麦芽假单孢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支原体2例;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慢阻肺、有创机械通气、年龄≥65岁为独立危险因素,初始抗菌联合用药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患者病原学总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初始抗菌联合用药的患者预后较好,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慢阻肺、有创机械通气、年龄≥65岁的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