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P^53、Fas、FasL在原发型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8例肺癌组织中Fas、FasL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Fas表达显著下调、P^53及FasL表达显著增加;P653与Fas低表达。FasL高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P^53与Fas、FasL相互作用且可能与肺癌发生、发展、转移有关。

  • 标签: 肺癌 凋亡 癌基因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宣威与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P63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中,P63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P6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在相同病理类型、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宣威组与非宣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63的表达在宣威并无地区特异性,并不是宣威肺癌高发的原因。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P63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患者与正常人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肺结核(FFB)患者39例,结核性胸膜炎(TP)患者22例为研究组,3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4+T细胞和静息CD4+T中及健康者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健康者和结核病人中的TLR2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在活化的CD4+T细胞中rrLR2阳性cDfCDsT细胞,较静息CD4+T细胞表达较高,TLR2在结核病人中的活化的CD4+T细胞和静息CD4+T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健康者(P〈0.001,P〈0.05);在结核病人中TLR2mRNA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结论对TLR2的测定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于结核的诊断的辅助手段。

  • 标签: TOLL样受体 结核 流式细胞仪 实时定量PCR
  • 简介:儿童在门诊输液时,由于环境比较嘈杂、患儿哭闹,家长和患儿情绪都比较焦虑,特别是以往治疗中对“打针”有着痛苦体验的,更增加了恐惧心理而害怕。因此我们改变了宣教方式,把门诊输液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有医生、护士,还有患者及家属,让患者与家属来参与,而不是单纯的接受,因为参与者有积极性,有主动权,而接受者则是被动的,这样就利于沟通,

  • 标签: 门诊输液 门诊儿童 恐惧心理 认知调整 咨询技巧 共情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70例NSCLC中Survivin的表达,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Survivin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而癌旁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8);Survivin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回归显示Survivin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P=0.001)。结论Survivin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转移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46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肺癌中nm2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中nm23表达水平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起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它们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肺癌 NM23 转移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CD+4CD+29辅助性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及肺炎患者各30例,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9辅助性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的频率。哮喘患者使用氨茶碱片进行治疗,4周后复测CD+4CD+29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结果哮喘患者患者CD+4CD+29T细胞及IL-4均明显高于肺炎组及健康志愿者组(P〈0.05),但后两者无组间统计学差异;哮喘组与肺炎组IFN-γ无组间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哮喘组患者CD+4CD+29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IFN-γ明显回升,IL-4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CD+4CD+29辅助性T细胞含量升高是哮喘的一个免疫机制,该细胞分泌的IL-4诱发Th2类免疫反应,可介导哮喘的体液免疫从而加重病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CD+4CD+29辅助性T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WhlB7,drrA,drrB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设计并合成结核分枝杆菌的WhiB7,drrA,drrB基因引物,对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用逆转录得到三个基因的eDNA。并对eDNA进行PCR扩增,通过优化PCR参数,使PCR方法达到检测cDNA拷贝数的准确性。分析WhlB7,drrA,drrB基因表达在不同类型耐药菌株的表达程度。使用药物刺激观察耐药菌株WhiB7,drrA,drrB基因的变化。结果逆转录荧光定量PCR可以对WhIB7,drrA,drrB基因很好的定量。对不同种耐药菌株进行WhIB7,drrA,drrB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单利福平耐药菌株85.0%(17/20)、35.0%(7/20)、30.0%(6/20),单异烟肼耐药菌株37。5%(12/32)、87。5%(28/32)、81.3%(26/32),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的菌株87.5%(14/16)、75.0%(12/16)、81.3%(13/16),含利福平异烟肼的多重耐药菌株88.2%(30/34)、82.4%(28/34)、85.3%(29/34),药物敏感菌株12.4%(12/97)、8.2%(8/97)、9.3%(9/97)。耐药菌株WhIB7,drrA,drrB基因阳性率高于药物敏感菌株。WhIB7基因与利福平耐药关系紧密,drrA和drrB基因与异烟肼耐药关系紧密。但不同的药物对耐药菌基因表达的诱导能力不同。结论WhiB7,drrA,drrB基因的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作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筛查的重要参考,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日后基因表达与耐药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利福平 异烟肼 WhIB7 drrA dr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