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组和双氯芬酸钠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金乌骨通胶囊,1次3粒,1日3次;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氯芬酸缓释片,75mg,1次1粒,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安全并且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口服普威片、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5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I型1例,Ⅱ型48例,Ⅲ型47例,Ⅳ型32例,V型16例,Ⅵ型9例。手术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探讨临床分型、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53例,平均随访17个月(6~2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04例,良29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86.9%。结论外科手术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术中骨折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软组织结构、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寻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与并发症的微创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方法我科2003年7月~2009年9月间对57人63例胫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其中51人为单侧胫骨骨折,6人为双侧胫骨骨折。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3年7个月,平均2年2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内固定牢固,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病例中13例术后患肢肿胀,出现张力性水疱,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最早术后半年断端骨性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胫骨髓内针。未见骨折不愈合病例。患肢膝、踝关节活动自如,功能良好。结论我们所采取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胫骨骨折,使整个手术仅采取1.0cm切口,骨折端闭合复位不切开,使手术创伤降到最低。骨折端不切开,减少了手术切口,不影响美观。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成人踝关节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踝关节损伤修复、关节置换等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国人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游标卡尺、量角器、求积仪等,对53具成人出土骨骼的完整踝关节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踝关节面积腓骨踝关节面面积(3.7±0.41)cm2,胫骨踝关节面面积(2.5±1.56)cm2,距骨滑车面积(10.6±1.87)cm2,距骨内踝关节面面积(2.2±1.86)cm2、外踝关节面面积(3.3±0.61)cm2;距骨滑车测量距骨滑车关节凹深度(0.3±0.18)cm、内、外侧唇的高度分别为(0.5±0.21)cm、(0.9±0.12)cm,前缘宽度(2.7±0.33)cm,后缘宽度(2.0±0.58)cm;踝关节各面间以及与下肢轴线的交角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平面交角分别为(109±1.58)°、(116±1.21)°,内外踝关节面与下肢轴线交角分别为(18±1.08)°、(26±1.36)°。结论踝关节损伤修复、关节置换等均应以踝关节的形态学为依据方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