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采用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辅助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扫描获取数据经Mimics10.0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理想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规划,并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表面数据设计个性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在3D打印机上制作“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高温消毒后应用于临床手术辅助置钉。术后根据颈椎X线和CT检查结果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颈椎稳定性。采用颈部和/或枕骨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应用数字化双导航模板为24例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22例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2例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并椎板螺钉固定。共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48枚,枢椎椎弓根螺钉46枚,枢椎椎板螺钉2枚。术后CT检查示所有螺钉均未穿破钉道骨皮质。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大部分患者颈部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7.78±1.12)分降至术后(2.48±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肌力下降者术后均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置钉相关并发症。结论数字化“定点-定向”双导航模板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寰枢椎不稳提供更合理的置钉方式。

  • 标签: 寰椎 枢椎 关节不稳定性 内固定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 三维
  • 简介:胸腰椎由于椎间盘的存在,在屈伸、侧曲时,椎间盘受力一侧高度减少,对侧高度增加,成楔形,介导脊柱的形变,同时髓核向对侧移位,压迫纤维环增加其张力,通过髓核-纤维环的协同作用防止过度牵拉,但是这一结构也限制了胸腰椎的旋转运动。寰枢椎之间没有椎间盘协助运动,以旋转功能为主,头颈部约47°的旋转功能及10°的屈伸功能均由寰枢关节完成[1],与胸腰椎区别较大,脊柱三柱理论对其不适用。且寰枢关节骨结构相对纤细,前、后纵韧带和节段性韧带均较胸腰段薄弱,稳定性较差,在儿童头部旋转时寰枢关节分离度可达85%[2],是脊柱中较脆弱和易损伤的部位[3]。

  • 标签: 寰椎 枢椎 生物力学 综述文献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什么运动方式可有效提高绝经后妇女BMD"、"多大的运动剂量可有效提高绝经后妇女BMD"、"运动提高绝经后妇女BMD的部位差异"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认为各种形式的抗体重运动、休闲运动、抗阻运动都可有效维持绝经后妇女BMD,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方式对改善绝经后妇女BMD更有效果。不同运动方式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所需要的剂量有所不同,持续时间高于7个月、频率大于2次/周是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BMD的最低剂量,持续运动对绝经后妇女BMD的保持作用会随着运动的停止而消失。绝经后妇女腰椎是受运动影响最敏感的部位。不同运动方式所需要的精确剂量,以及如何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腰椎以外的其他部位BMD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休闲运动 运动剂量 腰椎
  • 简介:在力学的刺激下骨骼会发生适应性变化,对骨的重塑和构建产生影响.回顾近年来有关力学刺激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的分化和细胞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充分揭示力学刺激可以使骨产生适应性改变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证实力学刺激能使MSC向OB分化和OB信号通路产生适应性变化.本文主要综述力学刺激可能影响骨量和骨细胞形态适应性变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提出运动产生的力学刺激可能使MSC向OB分化和OB产生适应性变化,为运动健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骼 力学刺激 运动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 简介:本研究目的在于对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后邻近节段运动力学变化进行前瞻性研究。目前邻椎病越来越被临床医师重视。现在的争论在于邻椎病是融合手术以后发生的加速退变,还是邻椎病就是易感人群本身自然发展的结果。因此,目前对颈椎手术后保留颈部运动节段的动机就在于保护患者免受邻椎病的困扰。

  • 标签: 颈椎前路融合术 节段运动 动力学变化 邻近节段 临床医师 加速退变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加强踝泵运动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138例髋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的59例患者作为预防组,术后未进行踝泵运动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DVT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3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对照组发生DVT23例,发生率为29.11%,预防组发生DVT9例,发生率为15.3%。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加强踝泵运动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更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同级别不同运动等级女子举重运动员骨密度(BMD)的差异,探讨相同训练方案不同力量负荷强度对运动员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测试48kg级别健将组(n=15)和一级组(n=16)下肢链等速蹬伸肌力,腰椎L2-4和下肢主要部位BMD,分析下肢等速肌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健将组的腰椎L2-4、股骨远端、髌骨BMD和下肢链收缩力峰力矩、拉长力峰力矩均显著大于一级组(P〈0.05);下肢收缩力矩和拉长力矩与腰椎L2-4(r=0.507,r=0.519)、髌骨(r=0.482,r=0.456)和胫骨近端(r=0.613,r=0.580)BM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对女子运动员BMD有促进作用,随着力量负荷强度增加,BMD也呈增加趋势。

  • 标签: 举重 训练负荷 肌力 骨密度
  • 简介:本文通过体外生物力学研究,定量的研究钩椎关节切除对颈椎全椎间盘置换(TDR)后颈椎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人颈椎标本(C3-7)(年龄为63.4±6.9岁),先对完整标本进行测试,然后在C5/C6问隙植入金属/聚乙烯球臼型半限制型假体,然后按下面的顺序逐渐增加切除钩椎关节的范围:

  • 标签: 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运动 钩椎关节 颈椎标本 生物力学 聚乙烯球
  • 简介:本文对河北省农村7~19岁青少年人群5485人用单光子骨矿仪测量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男、女性别间7~14岁身高、7~15岁体重与骨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后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两性骨密度与年龄、身高、体重均呈明显正相关(均为P<0.001).性别间相关系数比较.男性大于女性,差别显著(p<0.01):两性在青春前期和青春中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增长率均高于学龄期和青春后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男、女性骨密度比较.沿海区高于平原区,平原区高于山区,差别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01)。由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较快,特别在青春前期和青春中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增长率最快.因此应对此期青少年注意补充足蟛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尤其对经济、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应加以关照,保障健康发育防止骨畸形和骨折发生。本调查对青少年医疗保健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身高 人群 体重 女性 青春前期
  • 简介:糖尿病主要是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以高血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动物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易紊乱,多发骨质疏松等疾病。胰岛素分泌对骨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高血糖环境、胰岛素及高血脂环境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进行详细综述,探讨其影响骨代谢、造成骨质疏松的相关机制。此外,通过分析运动改善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为体育锻炼防治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等疾病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高血糖 胰岛素 瘦素 脂联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腰背肌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对POP的综合康复方案进行优化奠定基础。方法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太极拳组)进行每次1h,每日1次,每周6次,周期为6个月的“陈式太极拳运动”训练,另外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健步走组)进行每次1h,每日1次,每周6次,周期为6个月的普通健步走运动,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的腰屈伸等速肌力测试,对腰屈伸的AROM、PT、PT/BW、TW、TPT及F/E等数值进行分析。结果太极拳组干预后的AROM、60&#176;角速度时腰屈曲及腰伸展的PT、PT/BW均明显高于健步走组,90&#176;角速度时腰伸展的TW高于健步走组、TPT及F/E低于健步走组;而健步走组在90&#176;角速度时腰屈曲的TPT略低于太极拳组(P<0.05);结论与健步走运动相比,使用太极拳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可以使患者的腰背屈伸肌力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 标签: 太极拳 健步走 骨质疏松 腰屈伸 等速肌力
  • 简介:骨质疏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迄今为止,尚无有效安全的骨质疏松治疗措施,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骨质疏松防治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尽管我国已经逐步推进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开展,但是其规范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探讨。为促进我国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全面阐述了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意义、现状、内容、方法,并强调骨质疏松健康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以期通过有效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知信行,促使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或消除可控危险因素,降低骨质疏松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内容 方法 评价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农村中老年妇女不明原因腰背疼痛与骨密度的关系,阐明本地区农村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特点,为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地区50岁以上农村女性不明原因腰背疼痛患者433例,测量腰椎(lumbarspine,LB)正位(b—k)、髋部股骨颈(Neck)、三角区(ward)、大转子(Troch)的骨密度值,统计各部位的T值(T—Score),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的T值。结果骨密度下降最显著在50~59岁之间,以T值≤-2为骨质疏松患者,腰部316例(75.0%);髋部Neck251例(58.0%);Ward273例(63.0%);Troch187例(43.2%);有354例(81.6%)有1处或多处骨质疏松。年龄越大,骨质疏松发生率越高,超过80岁患者,100%有1处或多处骨质疏松。结论不明原因腰背疼痛的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丢失率均较高,对这一群体的中老年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对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50~59岁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时机。

  • 标签: 农村中老年妇女 腰背疼痛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 简介:以往文献已经报道了腰椎间盘置换术能保留腰椎活动节段以及尽可能减少手术后腰椎邻近节段的过度负荷。虽然尸体实验已经提供了这方面宝贵的资料,但这些体外实验无法揭示在躯干肌肉收缩开始并维持稳定的作用下腰椎的生理活动范围。本文将研究病例分为3组,其中腰椎间盘置换术8例,

  • 标签: 腰椎间盘置换术 运动力学 融合术 环形 透视 X线
  • 简介:目的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醋酸戈舍瑞林(goserelinacetate,GA)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以及跑台运动对DOX联合GA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64只,被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安静对照组(SED)、DOX干预组(SED+DOX)、GA干预组(SED+GA)、DOX和GA联合干预组(SED+DOX+GA)、跑台运动对照组(EX)、跑台运动结合DOX干预组(EX+DOX)、跑台运动结合GA干预组(EX+GA)、跑台运动结合DOX和GA联合干预组(EX+DOX+GA)。药物和跑台运动干预周期均为8周,8周后测试所有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其相对应的非药物干预各组相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DOX单独干预组及GA单独干预组相比较,DOX和GA联合干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其相对应的安静组相比较,跑台运动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升高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降低。结论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导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且DOX和GA联合作用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显著大于DOX或GA单独作用的结果;跑台运动可以有效降低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

  • 标签: 跑台运动 阿霉素 醋酸戈舍瑞林 骨质疏松
  • 简介:由于经颅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应用已经日益增多,尤其是在颈椎病手术中更是被推荐使用,但关于假阳性警报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还不明确,本文研究了颈椎病手术中经颅运动诱发电位(TcMEP)监测假阳性警报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对52例相继进行颈椎手术患者的术中神经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TcMEP报警进行鉴别分析。

  • 标签: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型颈椎病 潜在危险因素 监测预警 外科手术 假阳性
  • 简介:作者提到年龄、创伤或退变能改变椎体间的运动模式。虽然体内研究能确定运动的存在,但是却不易对运动进行量化。以前体内研究的对象大多数是老年患者,伴有不同节段的退变,在侧屈状态下旋转运动方式在不同的脊柱节段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本次体内生物力学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侧屈状态下未退变的、正常的、完整的人类尸体颈胸段脊柱在冠状面和轴向上的旋转运动模式。

  • 标签: 运动轨迹 脊柱节段 冠状面 退变 状态 轴向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门诊健康教育模式对骨质疏松患者知识认知和骨密度的影响,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应用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建立骨质疏松门诊、成立骨质疏松教育小组、建立骨质疏松健康管理数据库、随访患者等。教育的内容包括骨质疏松一般知识、预防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知识、骨折等并发症防治知识、自我监测与管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等。教育方式应用理论授课和操作演示及患者现身说法;教育形式采用一对一教育、小组教育、健康教育俱乐部。12个月后对3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知识掌握程度及骨密度等方面的评价,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差异性。结果患者在疾病知晓、疾病预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预防骨折等知识、自我监测与管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等方面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60~69岁L1、男性60~69岁及70~79岁Neck和L1骨密度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知识和腰椎及髋部骨密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骨密度
  • 简介:目前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以下简称OP)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不仅是医疗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被公认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策略,全球范围内应广泛重视对OP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不要让OP造成人类广泛流行和疾病灾难.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OP 健康教育 早期预防 治疗 严重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laminectomy,FL)对腰椎手术节段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行PTED或FL患者82例,并获得完整随访,测量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活动度变化情况及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小关节角度差的变化情况,评估2种术式对脊柱运动单位的影响。结果PTED组和FL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24.5个月。2组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降低,PTED组的丢失量均小于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增加,FL组活动度增加大于PT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D组关节突关节间隙差和小关节角度差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组则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PTED对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手术节段运动功能的影响程度较FL小;FL对关节突关节间隙和小关节角度的影响程度较PTED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