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患者超滤量可受到腹膜功能、尿量、营养状态、透析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无残肾功能患者的超滤量显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故分析这些因素在超滤中发挥的作用可为控制PD患者体液平衡和改善其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78例,以UF的四位数将入选患者分成四组(UF1、UF2、UF3、UF4),再将所有患者按有无残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分为2组,有RRF组和无RRF组。收集各项临床资料,并计算残肾Kt/V、残肾肌酐清除率(Ccr)等值。最后将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因素与总UF、有RRF组UF、无RRF组UF做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各因素在UF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无RRF患者组与UF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P〈0.01)和留腹时间(P〈0.05);有RRF患者组与uF呈正相关的因素有2.5%葡萄糖透析液(P〈0.01)、腹膜运转功能(D/P值)(P〈0.05),呈负相关的因素为残肾Kt/V(P〈0.01)和SGA评分(P〈0.05)。D/P值随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影响总UF的因素,D/P的影响更大;残肾Kt/V、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有RRF者UF的影响因素,残肾Kt/V的影响最大;BMI是无RRF患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P是影响PD患者UF的主要因素,RRF是有RRF者UF的主要影响因素,BMI是无RRF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因而保护PD患者的腹膜功能和RRF,监测无RRF患者的体质量,避免其增长或减少过快是合理控制PD患者UF的重要方式。
简介:病例患者王某,女,64岁,以“牙龈出血半月,肉眼血尿1周,加重伴左下腹疼痛1d”为主诉于2014年1月12日入院。自述半月前无名原因出现牙龈出血伴纳差,1周前出现肉眼血尿,并伴有小血块,均未诊治。1d前突发左下腹疼痛难忍,尿色深红,左眼球结膜充血,方至我院就诊。门诊急查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678.3/μl,红细胞43546.4/μl;血常规示:白细胞12.20×10^9/L,红细胞4.36×10^12/L,血红蛋白130×10^9g/L,中性比79.7%;彩超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膀胱内凝血块。患者发病以来无腰腹绞痛,尿急尿痛、低热盗汗等。否认肾脏、血液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既往有冬季抑郁症病史。
简介: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肾内科腹膜透析患者69例,运用KDQOL-SFTMl.3(包括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OutcomesStudyHealthStatusShortForm,SF-36和Kidneydiseasetargetarea,KDTA)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根据Hays方法进行评分。结果(1)男性PD患者与女性PD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每天透析剂量6000ml以上PD患者与每天透析剂量在6000ml以下的PD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透析时间的长短明显相关。(4)40岁以下患者在KDTA和SF-36的总分方面与4(J岁以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5)透析费用支付方式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医疗保险的PD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KDTA及SF-36总分方面明显高于新农合的PD患者。结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除医学因素外,非医学因素亦占重要地位。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跟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透析相关的临床因素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MHD患者459例。记录MHD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治疗方式、使用肝素类型、心血管疾病、主动脉钙化情况。同期检测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碳酸氢根(HCO3^2-)水平,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情况。使用美国Sahara超声骨密度仪进行跟骨BMD测量。结果低通量透析患者较高通量透析患者BMD降低(P〈0.05),有主动脉钙化患者较无主动脉钙化患者BMD降低(P〈0.01);不同透析时间之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之间BMD无明显差异。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BMD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心血管疾病组与无心血管疾病组之间BMD无统计学差异。血磷及Alb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136,P〈0.01;r=0.148,P〈0.01)。女性、年龄≥60岁、低通量透析、有主动脉钙化的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92,95%C10.892—0.949)、女性(OR=0.376,95%C10.203—0.697)、主动脉钙化(OR=0.01,95%CI:0.000—0.213)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治疗方式、血管钙化可能是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血磷和白蛋白水平在骨的生物学功能和骨的矿化过程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龄、女性、主动脉钙化可能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结果,旨在寻求血透患者感染的依据,减少医源性感染。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2006年12月份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51例患者HBsAg与抗-HCV,并对透析1年以上的149例患者的肝炎标志物阳性率与透析年限、输血史、手术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透析1年以上的149例患者中,HBsAg阳性者19例,阳性率为12.8%;抗-HCV阳性者29例,阳性率19.5%。HB—sAg、抗-HCV同时为阳性者仅1例(0.4%)。抗-HCV阳性率随透析年限、输血次数、手术次数增加而增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年限是抗-HCV阳性率最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OR〉I);而HBsAg阳性率与透析年限、输血、手术、性别的相关性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年限、输血、手术与抗-HCV阳性率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透析年限的增加抗-HCV阳性率上升,而与HBsAg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目的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ofnutrition,SGA)评价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2~4期患者营养状态并分析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KD患者进行分组:①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分为CKD2期组、3期组、4期组;②根据SGA评估分为营养正常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③根据病程进展分为进展1组、进展2组、进展3组。于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钙(Ca),血清磷(P),分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病程进展的关系。结果在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CKD4期组与2期组H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期组与3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期组与3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KD2期组第1天与12个月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KD4期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P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天、12个月,营养正常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Al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P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患者不同营养状况与病程进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进展3组发生率为92.6%。结论Alb可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CKD患者PA随着肾功能下降及病程的延长而升高。重度营养不良对CKD患者病程进展影响较大,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肾小球疾病伴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以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肾内科病理确诊为肾小球疾病伴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和预后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共收集病例18例,其中13例存在感染或使用药物等明确诱发因素;(2)临床表现:高血压15例,无尿或少尿11例,肉眼血尿7例,17例血肌酐〉353.6μmol/L,均存在尿蛋白;(3)病理类型:新月体肾炎5例、IgA肾病4例、其他肾小球疾病9例;小管问质重度病变12例,中、轻度6例;(4)常规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2例,行肾脏替代治疗15例。3个月内血肌酐降至正常14例,1例降至200μmol/L。结论肾小球疾病伴发急性肾损伤常可能存在诱发因素;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及时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适时行肾脏替代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