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1994年以来,报刊上就不断报道国外医学家研究认为“50岁以上男子阳痿,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或心脏病的早期信号之一,对某些人来说,可能预示着严重心血管病或可能发生中风。”

  • 标签: 老年性 阳瘘 心脑血管疾病 痰浊壅滞 中医药疗法
  • 简介:近来,慢性肾脏疾病(CKD)的脑血管问题开始受到比较普遍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将目光投向尿毒症接受透析的患者和糖尿病肾病(DN)患者,而对于CKD本身存在和引起的脑血管问题的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鲜有阐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 发病机制 DN 尿毒症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CKD的发病人数达260万,占总人口的8%。在中国,CKD发病率为13%,而在日本,约有20%的成人患有3~5期的CKD。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控制了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影响后,仍发现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着肾衰竭的进展而增高。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 患者 铁代谢 疾病危险因素 CKD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肾小球疾病伴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以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肾内科病理确诊为肾小球疾病伴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和预后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共收集病例18例,其中13例存在感染或使用药物等明确诱发因素;(2)临床表现:高血压15例,无尿或少尿11例,肉眼血尿7例,17例血肌酐〉353.6μmol/L,均存在尿蛋白;(3)病理类型:新月体肾炎5例、IgA肾病4例、其他肾小球疾病9例;小管问质重度病变12例,中、轻度6例;(4)常规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2例,行肾脏替代治疗15例。3个月内血肌酐降至正常14例,1例降至200μmol/L。结论肾小球疾病伴发急性肾损伤常可能存在诱发因素;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及时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适时行肾脏替代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治疗 感染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eritonealdialysiscombinedwithhemodialysis,PHD)后与联合治疗前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联合治疗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心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14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不充分的ESRD患者,改用PHD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表现、营养状态,收集其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甲状旁腺素、陆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进行分析。结果经过PHD治疗后患者饮食好转,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消失,曾反复心力衰竭的3例患者行PHD治疗后未再出现,皮肤瘙痒及不宁腿症状明显减轻。PHD前与PHD治疗后比较,血磷:(1.76±0.41)mmol/L与(1.48±0.28)mmol/L,P〉0.05;甲状旁腺素:(367.93±166.66)ng/L与(237.07±76.21)ng/L,P〈0.05;BNP:(1521.7±701.0)μg/L与(712.1±535.0)μg/L,P〈0.01;左室射血分数:(49.7±3.1)%与(52.2±1.8)%,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65±0.36)mm与(1.72±0.33)m,P〉0.05,PHD治疗后较PHD前无明显改变。结论PHD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血磷,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可作为一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当Scribner和他的同事研究出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技术和一整套制备透析液的装置后,血液透析才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在世界范围开始应用。作为血液透析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和维护血管通路的效能是血液透析医护过程十分重要的,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当能够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时间长,而且并发症少。除了选择合适的时机建立血管通路,并且能够选择最佳的方法和理想的部位制作血管通路,及时地评估血管通路的功能,必要时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血管通路并发症,才能更好维护血管通路的功能。

  • 标签: 长期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通路并发症 世界范围 替代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P1rC)密度的影响,探讨AngⅡ在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A组给予AngⅡ(400ng·k^-1·min^-1)持续输注28d;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3mg·kg^-1·d^-1);C组为对照组,由生理盐水代替AngⅡ。每周末测量尾动脉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于第28天处死动物。心脏采血后,测血肌酐(SCr),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留取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D31和HIF-1α分布及表达。结果A组血压和尿蛋白较C组高(P〈0.01),B组血压和尿蛋白较A组低(P〈0.05)。各组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1、C密度较C组低(P〈0.05),B组较A组高(PG0.05)。A组HIF-1α表达较C组高(P〈0.05),B组较A组低(P〈0.01)。结论缺氧可能是AngⅡ引起肾小管损伤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低氧诱导因子1Α 毛细血管
  • 简介:肾脏损害是以多发性骨髓瘤为代表的浆细胞疾病常见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轻链过量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仅有23×10^3的轻链自肾小球滤过,被肾小管重吸收,过多的轻链重吸收造成肾小管损害。此外,恶性浆细胞疾病常伴发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均可造成肾脏损害。患者可有蛋白尿、本周(Bence-Jones)蛋白尿、

  • 标签: 恶性浆细胞疾病 肾脏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 肾小管重吸收 相对分子质量 高黏滞综合征
  • 简介:1病例报告女,8岁,无明显诱因突然排尿困难,留置导尿之后,出现尿道不适,肉眼血尿,伴有凝血块,血尿持续4天.

  • 标签: 膀胱颈 血管瘤 CT表现 诊断
  • 简介:精液中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液,前列腺疾病是由夫妻生活不和谐,前列腺液分泌无规律不能正常新陈代谢,使前列腺液储积在前列腺组织体内而造的。定期的、规律的、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帮助清除这些液体,从而保护了前列腺,故不要突然改变性l活的频率。性欲过度,性事稀少、性生活不知谐,无规律、不洁性生活,甚或停止性生活等均可导致前列腺疾病。其前列腺病与非病,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保健 夫妻生活 前列腺液 前列腺组织 主要成分
  • 简介:蜂蜜常用作液体饮料的营养滋补佳品,除食用外,还可以入药,具有润燥补虚解毒、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一般体虚体弱,或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者,可长期饮用。服食蜂蜜需忌吃香葱、火葱、洋葱,虽然蜂蜜和葱子均能防治前列腺疾病,但二者不能同时服用。笔者常常结合运用,蜂蜜防治前列腺疾病效果良好,其原理有三: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蜂蜜 防治 增强免疫力 肺燥咳嗽 长期饮用
  • 简介: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症,其次包括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核、前列腺囊肿、前列腺痛、前列腺癌等。针对其致病因素,以炎变为主者应以消炎、疼痛为主者予以止痛、痉挛为主者予以解痉,或以尿道灌注,或以前列腺局部注射,或微波理疗,或手术摘除,一方一法一药都不是治本之策,需对症处理,综合施治。其三大原则: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综合治疗 急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局部注射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结石
  • 简介:《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百病生焉。”此言对男女而言,非女人专有、只不过女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多疑思虑、散似杨花无定形,故曰:“女人阴类也……(李时珍)。七情致病者女人多于男性、非男子无有,实则男子郁症可导致各种疾病,”穷极必肾“就是经验的总结,七情致病、郁症多见,”百病皆生于气”,气郁则滞、思久则郁、郁则受阻、滞者不通,滞而不通、结而久则郁、久之可波及于肾、甚或导致肾病、如所想不随,所求不得,积久则郁、郁积则滞、滞则不通时久可损伤及肾。临证可遇见此类病患者、久而久之、无习惯也就不成自然、淡而无性欲者有之。郁者、抑郁、情思、气结、不舒、

  • 标签: 男性疾病 郁症 《丹溪心法》 七情致病 女人 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在5/6肾切除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复制5/6肾切除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模型组,在1、2、4、8和12周,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肾脏Ang-1和CD31表达变化以及RT-PCR观察肾脏Ang-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2、4和8周时肾脏Ang-1mRNA表达显著上调,12周时低于假手术组;模型组2周~8周免疫组化显示肾小球Ang-1阳性着染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峰值在4周~8周,12周后逐渐下调;模型组2周~12周肾小球CD31表达逐渐减少。结论:5/6肾切除大鼠肾脏存在Ang-1和CD31表达的改变,此改变参与了残肾微血管结构的变化。

  • 标签: 5/6肾切除 促血管生成素-1 CD31 微血管病变
  • 简介:患者:女,19岁,2005年6月时无明显诱因下四肢及躯干出现红色块状皮疹,当地小诊所予以多种抗生素及抗过敏药物3d,皮疹消退。7月中旬出现颜面及双下肢红色皮疹,无水疱,无溃烂,不痒,后自行消退,留下色素沉着。8月1日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酱油色尿,当地医院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1-3。肾功能:尿素氮(默州)9.21mmol/L,血肌酐(SCr)96μmol/L,血清白蛋白20.4g/L,

  • 标签: 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双下肢浮肿 mol/L 红色皮疹 自行消退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药物性急性肾损伤脾阳虚证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过程中经排除脱落、终止病例等,实际纳入研究病例78例,其中研究组4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立即停用肾损害的药物,卧床休息,给予低盐、低脂及优质蛋白质饮食,预防感染,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醋酸泼尼松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理中汤,2组疗程均为4周。另设健康体检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予抽血行T淋巴细胞亚群、vWF检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vWF因子的变化,同时将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vWF水平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肾功能均改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Cys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研究组治疗后肾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而vWF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上升,vWF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vWF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能改善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下调血清CysC水平,且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下调vWF水平。

  • 标签: 药物性肾损害 加味附子理中汤 胱抑素C T淋巴细胞亚群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 简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影响软组织和皮肤,特别是血管和心瓣膜,透析患者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CKD5期患者冠状动脉和血管钙化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且随年龄和透析时间增加而增高。透析20年和50岁以上透析的患者,100%有血管钙化。年轻透析患者比正常人早几十年发生血管钙化,用电子束CT(EBCT)检查,20岁~30岁透析患者16例中14例有血管钙化,而同龄正常人60例中仅有3例。

  • 标签: 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紊乱 透析患者 病患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与性传播疾病(ST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4521例男性ST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ED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ED成因。结果治疗前3259例(72.1%)STD患者发生ED,STD高发年龄段在20-40岁,ED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病史、精神压力、并发症有密切关系(P〈0.01)。有357例ED患者的疗效不佳。结论STD患者长期未接受规范治疗,可能由于临床症状加重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引起ED;STD痊愈后,绝大多数患者的ED症状消失,但有部分患者由于心理或器质性原因,ED未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