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与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的患者共237个周期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内膜准备方式、移植胚胎质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质量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受精方式、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移植胚胎质量是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质量是妊娠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复苏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个卵裂期胚胎(卵裂组)和102个囊胚解冻周期(囊胚组)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复苏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囊胚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3.73%(65/102)和45.79%(87/190),卵裂组分别为42.82%(185/432)和24.17%(241/9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胚组患者的复苏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98.45%(190/193)、12.31%(8/65)和0(0/65),卵裂组分别为97.55%(997/1022)、13.51%(25/185)和2.16%(4/1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裂组中,卵裂球完全存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4.62%(170/381)和25.57%(224/876),非完全存活者分别为29.41%(15/51)和14.05%(17/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囊胚解冻移植的妊娠结局优于卵裂期胚胎,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影响胚胎种植。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形态学低评分胚胎体外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正常受精的D3低形态学评分胚胎并将其移入囊胚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直至囊胚形成同时给予分级,随后分析囊胚形成与年龄、卵裂球数量、碎片率、受精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卵裂球数≥6个组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卵裂球数〈6个组;碎片率〈25%组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形成、优质囊胚形成情况均显著优于碎片率≥25%组。结论形态学低评分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胚胎碎片率以及卵裂球数会影响其囊胚形成、可移植囊胚、优质囊胚形成。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包括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后821例临床妊娠中38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VF-ET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4.6%,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HP)的发生率0.6%.异位妊娠组取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性疾病(PID)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胚胎移植后妇女激素水平可能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但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和微创性治疗,减少异位妊娠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简介:目的探讨胚胎培养箱换水间隔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11月在广西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治疗的不育夫妇共331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质控记录的数据中将换水间隔时间分为3组:1~2周,2—4周,4~5周。比较不同培养箱中不同时段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各培养箱不同换水间隔时间中,其患者年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换水间隔时间相同、不同培养箱间上述各监测指标差异亦不显著(P〉0.05)。结论1—2周,2~4周,4—5周为间隔时段的换水间隔时间对IVF的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后起床排尿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观察273个胚胎移植周期,根据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n=173例)为术后0.5h排尿,对照组(n=100例)为术后1h排尿,观察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卵等一般情况及临床妊娠、胚胎种植率,术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不孕症病因、年龄、不孕年限、接受IVF的次数、hCG日E2及P的水平、Gn的剂量、获卵数、受精率、ICSI率、优胚数及移植胚胎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50.289%(87/173),在对照组为43.000%(43/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简介:目的研究胚胎移植后14~16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β-HCG)值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iques,ART)治疗后患者早期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ART治疗胚胎移植后14~16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阳性患者203例的妊娠结局(包括生化妊娠,宫外孕,临床妊娠早期流产,临床单胎妊娠及临床多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生化妊娠35例(17.24%);宫外孕12例(5.91%);临床妊娠早期流产13例(6.40%);临床单胎妊娠92例(45.32%);临床多胎妊娠51例(25.12%)。②早期妊娠不同结局分组间血清β-HCG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β-HCG值比较如下:临床妊娠双胎组〉临床妊娠单胎组〉临床妊娠流产组及宫外孕组〉生化妊娠组;宫外孕组与临床妊娠组血清β-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移植后14~16日血清β-HCG值能较好的预测ART治疗后早期妊娠结局。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动脉、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66例和未妊娠组99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监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ET日子宫动脉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diastolicratio,S/D)、阻力指数(resisitance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有血流所占比例[45.45%(30/66)]高于非妊娠组[25.25%(25/99)](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下血流RI(0.30±0.05)低于非妊娠组(0.69±0.07)(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血流及子宫内膜下血流RI对IVF-ET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合并宫外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IVF-ET术后5例宫内合并宫外妊娠患者的受孕方式、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IVF-ET术后第12~14天测尿或血β-hCG及阴道超声确定宫内合并宫外妊娠,其中腹痛4例,阴道出血4例,晕厥、休克1例。1例合并宫角妊娠,4例合并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5例,部分宫角切除1例。术后阴道出血或腹痛明显改善后定期产前检查,现2例已足月分娩,2例继续妊娠中,1例术后第1天宫内妊娠自然流产。结论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宫内合并宫外妊娠,手术为其首选,早诊断、早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简介:高龄妇女(≥35岁)的生育力下降,卵母细胞和胚胎的非整倍体发生率高,流产风险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一直是生殖领域的难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preimplantationgeneticscreening,PGS)是指在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过程中,对卵母细胞的第一、第二极体及早期胚胎行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检测,选择染色体整倍体的胚胎移植入宫腔,以期改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新的活检方法及遗传学分析技术不断出现,如囊胚期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微阵列技术、二代测序技术等,使得胚胎植入前PGS的诊断效率和精确度不断提高。本文就胚胎植入前PGS在高龄妇女助孕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改善高龄妇女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在自然流产胚胎组织中染色体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FISH技术对临床102例自然流产胚胎组织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4例标本同时进行细胞培养和核型分析。结果FISH检测共发现46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45.09%(46/102);异常类型有:单体型、三体型、三倍体型及其嵌合体、性染色体异常嵌合型。2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中,17例(70.83%)与FISH结果相符,另外检出FISH方法所不能覆盖的染色体异常7例(29.17%),分别为三体型5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结论大部分的自然流产胚胎组织异常染色体结果可通过FISH技术检出,该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实验成功率高等优点。但基于FISH技术探针检测区域的局限,研究中仍有部分流产胚胎组织异常染色体结果需通过核型分析检出,提示核型分析在有关研究中仍具重要作用。
简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growthfactors-2,FGF-2)是一种多功能、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成。FGF-2参与正常的妊娠过程,调节胎盘的血管形成和舒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关于FGF-2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主要从FGF-2在胚胎形成及胎儿生长发育方面的机制作一综述。
简介:目的评估经阴道胚胎绞杀局部MTX注射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未破裂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7例未破裂CSP患者在超声介导下采用经阴道双腔取卵针直接绞杀灭活胚胎并MTX孕囊内注射,1周后行宫腔镜下胚胎电切术治疗,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结果孕龄47~96d,3个患者曾有2次剖宫产(42.86%)。治疗前β-hCG水平3644~91086IU/L,MTX用量49~70mg,β-hCG降至正常时间(16.86±3.24)d。住院日平均(10±2.83)d。手术期间估计失血量〈50ml,不需要输血,无子宫破裂,无术后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肝功能损害。结论该方法能采用物理方法即刻灭活胚胎,MTX用量少,效果确切,是治疗未破裂CSP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妇女的生育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