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参与研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组,30例产妇为一组。对照组:常规止血手术;观察组: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后24h出血量方面均为观察组指标更为理想,少于对照组,两组剖宫产产妇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B-Lynch缝合方法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产妇术后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外用溃疡散与可降解高分子止血吸附器(主要成分为壳聚糖盐酸盐)对组织学确诊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后局部伤口愈合及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100例拟行LEEP的HSI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用溃疡散)52例和观察组(可降解高分子止血吸附器)48例,比较术后2组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和渗液量、渗液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后,可降解高分子止血吸附器治疗HSIL的疗效显著,促进创面愈合,组织相容性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直接采用剖宫产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采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术治疗的3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结局(转ICU率、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下肢血栓)。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转ICU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下肢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预植入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良好,且能显著降低子宫切除率。
简介: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SCs)促使肿瘤的生长和复发。CSCs对目前多种化疗和放射治疗耐受,这表明虽然许多抗肿瘤治疗能够杀死大量肿瘤细胞,但最终仍会失败,原因在于这些治疗不能根除引起肿瘤再生的CSCs。原则上,使用自动筛选技术能够鉴定出杀伤CSCs的因子。但由于CSCs在肿瘤细胞群中仅占少数,使用标准高通量细胞存活分析法无法检测出CSCs特异毒性的因子。所以,筛选专杀CSCs的因子需要在体外能稳定繁殖、富集CSCs的细胞群。然而,目前对于实体瘤中CSCs而言是不可能的。有研究表明,诱导正常或成瘤乳腺上皮细胞群发生上皮间质化(EMT)会导致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富集。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的羊水及绒毛细胞原位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对100例羊水和30例绒毛标本进行原位培养收获,制备好的玻片于GSL-120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进行克隆识别扫描。结果结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平台,建立了条件稳定、操作简单、分析过程简化的原位培养载玻片法。100例羊水标本均培养成功,其中异常4例,核型分别为2例46,XX,inv(9),1例47,XX,+21,1例45,XY,rob(13;14);30例绒毛标本中,10例为介入性产前诊断标本,均培养成功,核型均正常;余20例为流产绒毛,成功17例,其中5例异常,核型分别为2例47,(XX/XY),+16,1例47,XX,+14,1例45,X,1例47,XX,+3。结论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培养周期短,操作简便,染色体形态好,核型多且完整,配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大大缩短阅片时间,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得出产前诊断结果。
简介: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级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简介: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填塞法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3年重庆永川区中医院73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填塞法治疗产后出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如"8"字缝合术、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子宫填塞纱条等治疗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100%、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0.3min、34.5min)、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96.2mL、872.3mL)、术后产褥病率(分别为5.3%、25.7%)、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3.1h、60.5h)、住院时间(分别为6.8d、13.9d)等方面比较,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填塞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有效,能保留子宫等优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亚甲蓝作为示踪染料对乳腺癌开展SLNB,并且对术中冰冻检查前哨淋巴结(SLN)阴性的病例分组施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PALND)及常规全腋窝淋巴结清扫(TALND),观察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等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SLN检出率97.6%,假阴性率14.3%;接受PALN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TA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生存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区SLNB能准确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状态,为临床缩小乳腺癌手术范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