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浙江地方中药的文献复习,初步系统整理了浙江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的中药文献。浙江地处亚热带,属浙闽丘陵区,但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多种地貌,使之药用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更包括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部分中药并未在临床上获得良好应用。本文通过对浙江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的文献研究,希望对地方中医临床应用浙江地产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浙江省 中药 睡眠 文献综述
  • 简介:目的在尸头解剖基础上构建颈静脉孔区计算机维解剖模型。方法先对5例尸头标本行头颅CTMR/扫描,动脉和静脉依次灌注混合造影剂乳胶后再次行头颅CT扫描,解剖显露脑干脑神经后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Vitrea虚拟现实系统,进行维重建和图像融合,构建颈静脉孔区维解剖模型。对照尸头解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Vitrea虚拟现实系统模拟颈静脉孔区维解剖可视化效果良好,相关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与尸头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计算机颈静脉孔区维解剖模型有助于无创直观地观察理解相关解剖结构的整体空间关系,节约时间标本,为指导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 标签: 颈静脉孔区域 颅窝 虚拟现实 解剖 三维
  • 简介:运用观察,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的原因后,对其采取:(1)家园配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体验更多的快乐和成功;(3)鼓励孩子与人交流合作,分享成功(4)引导孩子设置合理目标,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归因等矫正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 标签: 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自信心 培养 个案研究 家园配合 教育效果
  • 简介: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继发性(症状性)两种,原发性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认识也不一致.本文根据近年来一些学者临床观察、手术所见、病理解剖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成果,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神经压迫学说.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病因 发病机制 中枢病因学说 神经压迫学说 生化免疫学说
  • 简介:世间所有生物都是在地球形成稳定的自转绕日公转之后进化出来的.由于地球自转每天日出日落,形成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周期性环境变化.几乎所有的动物都适应并利用了这个自然界的24h周期节律来调节其进食活动休息.在动物的脑内也进化出相应的生物钟结构以协调全身生理过程.人类清醒睡眠的交替被整合到自然界的24h节律中,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图1)

  • 标签: 神经结构 生物钟 脑内 睡眠 大脑 周期节律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奥卡西平与拉莫嗪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期84例在延边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卡西平与拉莫嗪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原发性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药物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原发性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9.1%,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奥卡西平与拉莫嗪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改善睡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拉莫三嗪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叉神经责任血管的部位微血管减压手术(MVD)短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典型叉神经痛患者MVD手术中责任血管的部位手术后短期疗效。结果40例单纯背侧血管压迫患者MVD手术后全部缓解。6例单纯腹侧血管压迫患者MVD手术后,1例缓解。4例需服药1w左右缓解。1例出院后需继续服药。结论叉神经痛责任血管部位不同(背侧腹侧),缓解率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部位 微血管减压手术 短期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针刺足里穴后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功能磁共振(fMRI)信号的变化,探索针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13名,分为真穴组13名假穴组8名(同时参与了真穴组的实验).真穴组针刺受试者右侧足里穴,假穴组针刺受试者右侧足里穴同一水平向外2~3cm处.针刺前5min及出针后30min分别采集受试者外周血,检测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NK细胞).针刺时进行fMRI扫描,用SPM2软件分析tMRI数据.结果出针后真穴组外周血中CD4、CD4/CD8、NK细胞数量较针刺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穴组外周血中CD4、CD4/CD8、NK细胞数量针刺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足里穴激活了左侧下丘脑、双侧尾状核头部、前后扣带回、旁中央小叶、颞中回、额中回、小脑半球;假穴组只激活了旁中央小叶及小脑半球.结论针刺足里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能需要通过中枢特定脑区的介导作用于靶器官.

  • 标签: 针刺 免疫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了解64所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的成效,为全面推进级医院的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护理管理调查的标准要求进行调研,对64所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各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成绩与问题并存。结论: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仍需继续完善推广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三级医院
  • 简介:造口手术的早期,外科医生多着重手术技术的改进,很少关注造口的长期管理;而当时护士又缺乏相关专业护理知识,所以现代造口手术早期,虽然医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但是由于造口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常使患者又陷入痛苦之中。

  • 标签: 造口 管理 手术技术 外科医生 护理知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单中心伽玛刀射频热凝术治疗难治性叉神经痛的疗效,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难治性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伽玛刀治疗285例(伽玛刀组),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127例(射频热凝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术后3个月,射频热凝组的治愈率、良好率有效率均高于伽玛刀组(P<0.05)。在超过3个月的随访中,射频热凝组的良好率均高于伽玛刀组(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01)。生存分析提示在长期随访阶段,射频热凝组的良好率高于伽玛刀组(P=0.001)。回归分析显示:伽玛刀组病人术后面部麻木(OR=4.43,P=0.01,95%CI:1.45~13.53)、病程≤3年(OR=2.18,P=0.04,95%CI:1.03~4.60)以及既往无手术治疗史(OR=0.55,P=0.03,95%CI:0.31~0.95)是疗效良好的正性预测因子。结论伽玛刀治疗难治性叉神经痛安全无创,并发症少,而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更佳,但并发症多,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难治性 伽玛刀 射频热凝术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远期并发症疗效.方法对伽玛刀治疗的33例原发性叉神经痛病人进行长期随访(5~8年,平均75.7个月),记录其并发症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率15.1%;短期随访有效率90.9%,远期有效率75.7%.结论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远期疗效可靠,并发症较少而且较轻微,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并发症 远期疗效 伽玛刀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保护素(OPG)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以及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PAS)联疗法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50例)颈动脉易损斑块组(100例)。将稳定斑块组作为对照组,易损斑块组抽血检查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P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0.25/次,2次/d,口服)。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血清HMGBl、OPGMIF水平。结果治疗前,易损斑块组中两亚组血清HMGBl、OPGMIF含量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亚组中血清HMGBl、OPGMI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PAS组中血清HMGBl,OPGMIF含量均明显低于AS组,且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A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HMGBl、OPGMIF均参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因子,PAS联疗法可有效降低其血清浓度,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易损斑块的稳定性。

  • 标签: 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骨保护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
  • 简介:在1—3岁的幼儿中,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4%~8%。一些病例报告表明,健康儿童缺铁性贫血与缺血性卒中存在某种联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系的Maguire等进行的研究旨在探讨缺铁性贫血是否有与幼儿卒中有关。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缺血性卒中 幼儿 病例报告表 健康儿童 患病率
  • 简介: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疼痛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每10万人中就有100~200例叉神经痛患者,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儿童少见,女性的患病率约高于男性两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伽马射线 射频热凝 副反应
  • 简介:例1:女,47岁。因“突发意识丧失8h”人院。患者于8h前在玩耍时突然感觉乏力,站立不稳。随即卧床休息,继之出现呼之不应。无四肢抽搐、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就诊,行颅脑CT未见异常。给予“丹红、奥扎格雷钠及桂利嗪”等治疗,于8h后苏醒。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 标签: 双侧丘脑梗塞 大小便失禁 奥扎格雷钠 意识丧失 卧床休息 四肢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