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主编常义教授因病于2013年1月20日上午10时12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1岁。
简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虞正权教授: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sinuscavernoushemangioma,CSCH)是一种少见的颅内硬膜外富血管良性病变,实质是毛细血管等级的血管畸形。学者们根据CSCH的组织学特点,将其分为A型(即海绵状型:由大量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腔及血窦组成,肉眼见有完整假包膜,质地较软,张力高)和B型(即桑椹状型:由大量实质成分及发育较好的血管组成,管腔较小,内有血栓,管腔间有较多结缔组织,假包膜不完整或缺如)。
简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各个医院的检查程序和诊断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际专家组织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开始规范TCD的操作方法,统一诊断标准,确定使用范围.第一部分介绍脑血管疾病的频谱TCD检查.颞窗常用于观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C1段(ICA)及前交通动脉(AComA)、后交通动脉(PComA)的侧支循环;眼窗用于观察眼动脉(OA)和ICA虹吸部;枕窗用于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尽管Willis环的构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但完整的诊断性TCD检查还是应该评价双侧的脑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M2段(深度范围30~40mm),M1段(深度范围40~65mm)[大脑中动脉M1段中点的深度位于50mm处(范围45~55mm),平均长度约16mm(范围5~24mm)],大脑前动脉A1段(深度范围60~75mm),颈内动脉C1段(60~70mm),大脑后动脉P1~P2段(平均深度63mm,范围55~75mm),前交通动脉(70~80mm),后交通动脉(58~65mm),眼动脉(40~50mm),颈内动脉虹吸部(55~65mm),椎动脉(40~75mm),以及基底动脉近端(75~80mm)、中段(80~90mm)、远段(90~110mm).经下颌下窗检测颈段ICA远端(40~60mm)可以计算VMCR/VICA比值或Lindegaard指数,用于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程度.诊断性TCD检查的目的是探查上述动脉节段的特征性频谱,确定动脉血液流动方向,计算脑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对于频谱多普勒和具有M-模的超声装置来说,建立标准化的检查程序,诸如选择探头的位置、角度和深度及血管的区分等,将有助于该项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我国神经外科学奠基人之一朱祯卿教授于1959年由上海华山医院来渝创建,是西南地区最早形成的神经外科之一。在历任科主任朱祯卿教授、蒋万书教授、唐文渊教授、孙晓川教授的带领下,本学科历经50多年的成长,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不断发展壮大,被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市神经外科诊疗中心、重庆市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现已发展出脑脊髓血管疾病、神经肿瘤、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颅脑损伤6个亚专业,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整体实力和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名列西南前茅。
简介: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定于2010年10月22-2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粲业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及等多家机构协办。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将于2009年4月16-21日在北京举办第八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学习班》。本期TCD学习班特点:(1)分析血流速度增快和减慢的真正病理生理意义,以每一条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为主线,通过对多个病例完整的TCD频谱群详细的讲解,使学者能掌握正确的脑动脉狭窄诊断方法;(2)从临床神经科医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和各位讲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学员如何理解缺血性卒中TCD的应用;(3)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缺血性卒中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
简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主办的'2017睡眠科学与技术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于2017年10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论坛期间将同时举办'中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师资高级培训班'。本次'论坛'将聚焦睡眠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针对睡眠健康与公共卫生政策、职业安全、睡眠科学普及工作、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功能食品、音乐、美术、冥想、生物反馈、自然疗法、吸入气体、磁疗、电疗、以及光学干预等医疗保健领域的内容)、睡眠环境科学(包括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原、潜水、航海、航天与航空,功能寝具,智能卧室等)、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技术(包括可穿戴监测设备等)以及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居家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