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白癜风是以黑素细胞丢失和白斑形成为特征的常见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黑素细胞的破坏在白癜风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现将白癜风与遗传免疫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白癜风 免疫
  • 简介:衰老是生命体的自然规律,皮肤衰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随着对皮肤衰老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抗衰老的各种方式也应运而生。肌肽(β-丙氨酸和L-组氨酸)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及脑部,其抗衰老机制如抗氧化、抑制端粒缩短、减少线粒体损伤、抗糖基化、抗肿瘤等逐渐被发掘,参与对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及去乙酰化酶的调节作用也在不断研究中。该文针对肌肽抗衰老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肌肽 抗衰老 抗肿瘤 抗氧化 端粒
  • 简介:反常性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顶泌汗腺丰富及皱褶部位特殊的化脓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疼痛性皮下结节、脓肿、溃疡、窦道及瘢痕增生为特征的皮肤疾病,临床上将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及头皮穿掘性蜂窝组织炎共同归结为毛囊闭锁三联症。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因其病因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痤疮 反常性 发病机制 病因
  • 简介:瘙痒是皮肤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007年国际瘙痒研究论坛将慢性瘙痒分类,分类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瘙痒的起源及临床表现分为3组,第二部分根据引起瘙痒潜在疾病分类根据不同分类。并将近几年有关各类瘙痒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瘙痒 分类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系统性疾病 精神源性瘙痒
  • 简介:维甲酸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个子受体,包括两类子受体家族即RARs和RXRs。维甲酸受体与维甲酸结合后被激活,通过维甲酸信号通路作用于特异性靶基因而发挥不同效应,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维甲酸、维甲酸受体及其分类、维甲酸信号通路、维甲酸受体在皮肤中的表达和功能,以及维甲酸受体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维甲酸 维甲酸受体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 简介: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发现,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马拉色菌、脂质、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以上因素的认识及研究,有助于脂溢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马拉色菌 皮肤屏障
  • 简介: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难治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分别阐述了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与辨证治疗,具体如下。

  • 标签: 黄褐斑 发病 机制 中医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在黄褐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门诊收集黄褐斑患者皮损及健康志愿者皮损各10例,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并比较黄褐斑皮损及正常对照组皮肤K6,K10,K14,Filaggrin,Involucrin,Loricrin和ASAHl的分布及表达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褐斑患者皮损处K6表达较强,K10及K14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Filaggrin,Loricrin,Involucrin及ASHl的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存在表皮渗透屏障受损,其机制与角蛋白、角化套膜蛋白及ASHl表达异常相关;临床治疗黄褐斑应注意修复表皮渗透屏障。

  • 标签: 黄褐斑 表皮渗透屏障 角蛋白 中间丝相关蛋白 酸性神经酰胺酶1
  • 简介: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难治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理尚不明确。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与肝、情志、脾、肾、血瘀等有关,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紫外线、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现将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黄褐斑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用传统软膏剂紫色消肿膏的主要成分、药理机制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紫色消肿膏的有效化学成分、制药基质、剂型、质量标准、药理作用进行探讨。为中医外用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经过临床使用,紫色消肿膏确实为有效、安全的传统外用软膏剂。

  • 标签: 紫色消肿膏 药理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阳痿合并牙宣是我们常见的兼病,而对于这种兼症却没有系统的论述,临床医者治疗时易忽视整体辨证,治疗上没有整体把握,本文从肾、脾、胃等脏腑论述了阳痿合并牙宣的辨证论治,阳痿合并牙宣常见肾阴不足、肾精亏虚,脾胃失司,气血不足,胃火炽盛、灼伤脉络等证型,治疗上应重视滋阴补肾、健运脾胃、清胃泻火等治法。

  • 标签: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牙周病 治法治则
  • 简介: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判断愈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发病机制及分类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发病机制 分类
  • 简介: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致病机制不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受多种内外源因素影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且发病呈上升趋势,从而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D的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发病机制
  • 简介: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主要侵犯全身毛细血管的疾病,多发生儿童及成人。病因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发现可能与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相关。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内皮素-1、Toll-like受体2、Toll-like受体4、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三烯和脂氧素A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因学 发病机制
  • 简介:该文介绍了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及其评判,说明其发病机制除以往研究所述的屏障功能下降以外,神经敏感性增高以及遗传的作用不容忽视。新兴的neurometer(CPT测试仪)系非创仪器,在检测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的神经敏感性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皮肤 敏感性 自我感知性 分类 机制 评判
  • 简介:尽管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然而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还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该病是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环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线、药物、饮食等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打破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细胞凋亡频率增加和凋亡物质清除效率降低、免疫细胞异常分化活化等,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最终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因此,本文对现有的发病机制在基因学、表观遗传学、免疫学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SLE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并为SLE的诊治提供新的途径和靶点。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学 表观遗传学 免疫学 环境因素
  • 简介:男性不育症的病因极其复杂,且多数患者不能找出确切病因,目前临床中的治疗手段虽有不少进步,但疗效未尽如人意。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男性不育症以肾虚为本,脾肾两虚是其常见证型,以健脾补肾法治疗男性不育症取得了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在于上调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增强精浆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生殖系统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精子质量。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健脾补肾法 抗氧化机制
  • 简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流行广泛的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全球广大的妇女,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宿主对念珠菌的识别和免疫应答是其免疫系统与念珠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防御机制仍然不明,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先天性抗念珠菌活性及局部免疫在抗念珠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仍有争议。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免疫机制 念珠菌
  • 简介:目的观察白疕胶囊(土鳖虫,穿心莲,珍珠母,乌梢蛇)对银屑病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及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雌激素灌胃刺激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增生的方法制作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直接利用小鼠尾部鳞片模型,给予白疕胶囊不同剂量(0.72g/kg,0.36g/kg),甲氨蝶呤(MTX)2mg/kg及生理盐水(NS)进行干预,14d后计数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和小鼠尾部颗粒层鳞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疕胶囊的各剂量组及MTX组对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且均能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P〈0.05),从而促进表皮的正常分化.结论白疕胶囊可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白疕胶囊 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 尾部颗粒层鳞片数
  • 简介:目的观察祛疣洗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祛疣洗剂及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各30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祛疣洗剂治疗前后基底细胞和棘细胞的Ki-67表达及表皮bax、bcl-2的表达,同时采用TUNEL法检测治疗前后表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7.67%、8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6.25%、42.86%,差异有显著性(P=0.031)。祛疣洗剂治疗后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bax、bcl-2在祛疣洗剂治疗前后表皮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TUNEL检测的细胞凋亡指数在治疗后略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祛疣洗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增殖而发挥作用的。

  • 标签: 祛疣洗剂 尖锐湿疣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