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使用连续调幅声信号记录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方法,测定了豚鼠耳蜗水平的调谐曲线。调幅声的频率特性优于滤波短声及短纯音。调幅声作测试声测定的CAP调谐曲线,均呈锲形,有锐利的尖顶。相隔3天测的CAP调谐曲线形状基本相同,曲线的Q10dB值、CF阀值和CF两边曲线的斜率在两次测试之间十分接近。作者认为:用调幅声作为刺激信号,可记录耳蜗水平的听神经动作电位,由此测得的耳蜗CAP调谐曲线,可为临床听力学进行听觉辨别功能评价提供新的手段。

  • 标签: 调幅声 耳蜗调谐曲线 复合动作电位
  • 简介:目的比较近视性弱视儿童与同龄矫正视力正常的儿童屈光状态变化的差别。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诊为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96例(174眼),按初诊时屈光状态分为低、中、高度近视。分别比较近视性弱视眼组与同期矫正视力正常的非弱视近视眼组年均屈光度改变情况。结果非弱视组和弱视组近视屈光度每年加深(-0.67±0.74)D和(-1.09±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的弱视眼近视屈光度年均加深(-0.97±0.88)D,(-1.48±1.29)D和(-1.89±1.06)D,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的非弱视眼分别为(-0.57±0.61)D,(-0.68±0.49)D和(-0.78±0.29)D;低、中、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近视屈光度年均加深幅度均显著高于非弱视眼(P〈0.05)。结论近视性弱视儿童与单纯近视儿童一样,近视屈光度随年龄增长逐年增加,近视程度愈高,增加的幅度愈大。且初诊为不同程度近视性弱视眼的近视屈光度逐年加深幅度均大于非弱视眼。

  • 标签: 屈光不正 近视 弱视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有效性,分析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下不同形态表现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Ⅰ和Ⅱ)的疗效差异,进一步为雷珠单抗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提供±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3-10/2014-06的31例(Ⅰ9例,Ⅱ22例)诊断为"ICNV冶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和OCT测量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的变化趋势有无不同。结果:患者31例(其中Ⅰ9例,Ⅱ22例)经统计学分析,在术前与术后1,3moBCVA和病灶视网膜最大厚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ICNV类型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的变化趋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和ⅡICNV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和ⅡICNV本组研究中尚未发现存在疗效差异。其安全性和远期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OCT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1例(91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46例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d、5d、7d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角膜上皮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d、5d、7d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5,P1=0.000;t2=6.842,P3=0.000;t3=5.135,P3=0.000);观察组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22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观察组复发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32)。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锁边缝合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程度,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连续锁边缝合 配戴 角膜绷带镜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连续锁边缝合的两种不同结膜瓣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双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6例,双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左眼组: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组26例26眼;右眼组: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组26例26眼,两组中结膜瓣均采用连续缝合密闭切口,并检测术前1d、术后1d、7d、14d、30d、60d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uorescenceintegral,FI)。结果两组间BUT、SchirmerI试验于术后1d、7d、14d、30d及6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锁边缝合的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的小梁切除术显著降低了泪膜的稳定性,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我们主张以角膜缘为基底作为手术切口。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连续锁边缝合 结膜瓣 泪膜
  • 简介: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扭曲基因(Twist)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通过对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作用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9例喉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Twist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2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5%)(P〈0.01);Twist在喉癌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0.93±0.3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7±0.24)(P〈0.01);Twist在喉癌中蛋白及mRNA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而与肿瘤病理学分级、临床分及年龄无关。在mRNA及蛋白水平,Twist与E-cadherin,N-cadherin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负相关;Twist与N-cadherin均呈正相关。结论Twist在喉鳞癌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分别上调N-cadherin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进而在喉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喉鳞癌 扭曲基因 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神经型钙黏附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正>眼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少见的眼病,而累及诸眼外肌引致眼球固定者则未见报道。我们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4岁,未婚。因双眼球固定、上睑下垂于1997年4月3日来诊。患者于21年前(约3岁时),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眼球各向运动困难,双上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上睑下垂 眼型 眼外肌 眼球活动 新斯的明
  • 简介:近年来国外在开角青光眼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已确定了许多染色体位点与开角青光眼发病有关,并且进行了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其突变位点的分析,本文就开角青光眼相关基因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开角型青光眼相关基因 遗传学 染色体位点 基因克隆 病理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闭角青光眼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02例青光眼患者行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内容。结果102例闭角青光眼患者治疗方法准确,护理措施恰当,出院指导科学全面。治疗后症状消失,眼压控制良好,无医疗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闭角青光眼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准确使用各种药物,正确实施眼部护理,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非侵袭鼻窦霉菌病近年来报道有增多趋势,且不同年龄均可发生[1].以往文献多侧重于其症状、体征分析,而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论及较少.为探讨非侵袭鼻窦霉菌病的合理术式,我们对本科1995年1月~1998年1月期间所遇22例(26侧)鼻窦霉菌病施行鼻内窥镜下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内窥镜鼻窦手术 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手术方法
  • 简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致盲率高且不可逆转.其中,我国的原发性青光眼类型以原发性闭角青光眼为主.近年来随着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发性闭角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就其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跟部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及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 简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致盲率高且不可逆转,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POAG危险因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就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眼内压、血压、吸烟、饮酒、近视、糖尿病等)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及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青光眼 开角型 危险因素
  • 简介: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3%,占头颈部肿瘤的5.1%。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腺癌(60%~80%)、滤泡状腺癌(20%)、髓样癌(3%-10%)及未分化癌(15%)。分化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发病率高,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由于基层医院在术前诊断方面的欠缺,术中往往没有冷冻病理检查,造成手术不规范,需要再次手术修正。现对我院52例需再次手术的分化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次手术 乳头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 头颈部肿瘤 恶性肿瘤
  • 简介:在欧美国家中,由于新药的不断问世和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药物治疗已被视为针对早中期开角青光眼的首选措施。在设计与制定新药时,不但应考虑更有效的降压效果,同时应考虑如何有效地保护视神经节细胞和增强眼内及视盘循环血流量。

  • 标签: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药物 评估 临床科研水平 神经节细胞 欧美国家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意义的早期筛查指标,指导早期临床预防性治疗。方法收集60例PACG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力、眼压、眼睑、晶状体、眼底、前房深度、房角镜、视野等基本眼科检查及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有无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ACG具有较显著联系的有高血压病和前房深度、角膜横径、睫状体晶状体距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前房深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OR为2.687,95%可信区间为1.078~4.000。结论高血压病、浅前房、角膜横径小、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小是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浅前房是PAC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4-226)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深度
  • 简介:目的评价B超声对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眼内异物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照B超与X线、CT的检查结果,根据术中所见异物的位置分析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的判断准确性达80%,对于异物与球壁关系的判断准确性达81.5%,高于X线,与CT接近.结论B超对眼内异物尤其是球壁异物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应用B超和其它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眼内异物诊断率.

  • 标签: 眼内异物 B超检查 诊断价值 眼内异物位置 球壁异物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l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粱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抗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结果:改良术组远期眼压控制与传统术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筹异。结论:改良抗青光眼手术是常刷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较易掌握,且远期疗效较理想。

  • 标签: 传统型抗青光眼手术 改良犁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14例患者16眼,均采用后房入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3月。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0.15,视力在0.5以上者9只眼(占56.2%),视力偏低者中术前继发青光眼2只眼,玻璃体混浊2只眼,所有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晶状体前囊膜口不完整,后囊膜破广较大或无囊膜,不能支撑后房人工晶体患者的理想手术方法。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缝线固定术 睫状沟
  • 简介:我们归纳、分析、整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简述2糖尿病患者眼表改变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性眼表病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