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瓷沉积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作镍铬合金烤瓷冠、高金合金烤瓷冠、铸瓷冠及瓷沉积冠各30件。用Easyshade电脑比色仪检测4种烤瓷冠的颜色,临床检查烤瓷冠的边缘密合度,冠的颜色以及瓷崩瓷裂情况,观察时间为18个月。结果:瓷沉积冠、铸瓷冠及高金合金烤瓷冠的边缘密合度一致,均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瓷沉积冠、铸瓷冠的颜色基本一致,比高金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瓷沉积冠、铸瓷冠及高金合金烤瓷冠的颜色均较镍铬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者在瓷崩瓷裂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瓷沉积冠颜色美观,边缘密合性良好,抗折力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在体内使用2种不同的浓度过氧化尿素后牙齿颜色改变的程度、反跳情况和牙齿敏感程度。材料和方法对25名受试者使用10%和15%漂白剂,口内个别托盘给药,共14天,上颌牙弓两侧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漂白剂。患者治疗后分别于3天、1周、2周、3周和6周复诊,评价颜色改变和反跳情况。用比色板、照相术和比色计评价结果。受试者自述牙龈和牙齿敏感分级为1度(不敏感)至5度(非常敏感)。结果10%漂白剂组和15%漂白剂组的比色结果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二组间牙龈敏感均数和牙齿敏感均数经统计学分析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评价方法显示,使用漂白剂2周时,10%漂白剂组和15%漂白剂组对牙齿漂白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而在6周时二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牙龈敏感或牙齿敏感二组间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简介: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包括:(1)阐明有经验的修复医师对于无牙颌患者的义齿支持组织的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2)发展一种方法对支持组织予以定量评价。材料和方法采用7个因素对31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每个因素分为三到四个等级,对于支持组织的总体评价采用10分制。7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对总体评价的作用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结果基于7个因素的作用,产生了定量评价支持组织的方法,计算这些因素的分类分数,而分类分数的总和又被转换成0~100之间的整数。定量分析的分数的结果与有经验的修复医师对支持组织的总体评价紧密相关。结论阐明了临床上影响有经验的修复医师评价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的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所采用的定量研究的方法简单而且可以应用于操作前诊断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简介:目的评价用2种成型片(钢和聚酯纤维)和2种修复技术(分层固化法和预聚树脂块填人法)在Ⅱ类洞修复中邻面衔接的效果。方法和材料用Prodigy复合树脂修复88个Ⅱ类洞:44个洞用分层固化法修复(其中22个用钢成形片,22个用聚酯纤维成形片),另44个洞采用预聚树脂块进行修复(其中22个用钢成形片,22个用聚酯纤维成形片)。分别在修复后即刻、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在所有修复体的修复操作满意后,即刻获得了各自的邻接关系。结果在18个月的评估中.各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如不考虑复合树脂自身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及成形片种类对邻接关系的影响没有差别。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的主观疗效.方法对89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追踪患者的长期耐受性、主观疗效及副作用情况,对长期使用口腔矫治器患者的感觉和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0%以上患者单纯使用口腔矫治器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并能每天戴用.其中12.4%的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达到10年以上.口腔矫治器能够长期有效地改善患者鼾声和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相关症状.其不适副作用较轻,86%副作用能够在患者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消退,不会对患者造成长期影响.经过治疗,OSAHS患者的日常生活、情感、社会交往的影响以及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其他症状,得到一定改善.结论使用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耐受性高,长期疗效良好,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简介:目的:研究生物膜内变异链球菌及其欺骗株密度感应社会欺骗行为的规避模式。方法:通过接种不同比例的欺骗株与野生株进行共同培养构成生物膜,以及将不同细胞量的欺骗株接种入由野生株结成的生物膜中,在混合群体中观察欺骗株定植情况,从而了解欺骗株对整个群体的影响程度。结果:按1∶1000、1∶100、1∶10、1∶1的比例接种欺骗株与野生株菌液,共同培养构成的生物膜中各菌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10477、1∶36、1∶28、1∶11;选择细菌密度约为2×106、2×107、2×108、2×109CFU/ml的欺骗株,接种80μl菌液至野生株已形成的生物膜中,共培养24h后欺骗株与野生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29878、1∶15、1∶13、1∶8。结论:变异链球菌的欺骗株未能在自然生态中获得定植,该菌形成的生物膜种群可有效规避社会欺骗行为。
简介: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12例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病变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83例,邻近皮瓣转移修复19例,中厚皮片移植修复10例。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进一步证实,静脉畸形67例、微静脉畸形8例、淋巴管畸形4例、淋巴-静脉畸形24例、动静脉畸形9例。术后1例患者发生皮片感染,化脓部分坏死,患区给予湿敷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5年,治愈105例,其余7例于术后3~10个月复发,其中1例淋巴-静脉畸形、4例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畸形。复发的静脉畸形患者,病变内注射平阳霉素后均治愈;其他复发患者均再次手术切除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在外形和功能上均可获得满意疗效,而且安全。
简介:目的评价传统纤维支架设计和改良纤维支架设计的嵌体固定桥(Inlayfixedpartialdentures,IFPD)12~48个月期间的临床情况。材料与方法41个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嵌体固定桥共分为2组:第一组仅以单向纤维制作支架,共19例;第二组在单向纤维支架的基础上以网状纤维对桥体区进行了改良制作。对修复体作如下评价:颜色匹配性、边缘变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和术后敏感等情况。结果第一组中有3例分别于3个月、4个月和8个月的时候出现桥体区表层树脂与纤维支架部分分层形式的折裂,折裂率为16%;第二组中有一例在46个月后出现基牙固位体表层树脂的折裂,折裂率为5%。但两组的折裂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嵌体固定桥在颜色匹配、边缘染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术后敏感指标中达到理想的比例很高。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基线检查与最后复查的颜色匹配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别。结论改良设计的嵌体固定桥较传统设计折裂率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颌面部良性肿瘤切除的可靠性.方法:18例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男7例,女11例;年龄5-34岁,平均16.8岁.前额部纤维瘤3例、脂肪瘤4例;颧部脂肪瘤2例、肌内静脉畸形3例、皮样囊肿6例.肿物大小1.7cm×2.2cm-2.0cm×3.2cm.全部病例在内镜辅助下耳屏前或发际切口切除.结果:全部肿瘤完整切除,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54min.术中出血量6-15mL,平均8.5mL.手术过程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随访2-8个月,肿瘤无复发,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结论:内镜辅助下耳屏前或额部单通道小切口切除颌面部良性肿瘤安全、可靠,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