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牙齿残根残冠修复中应用牙冠延长术的效果。方法80例(83颗)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2颗)和对照组(41颗),各40例。实验组行牙冠延长术,对照组行牙龈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残根残冠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龈沟出血指数为(2.1±0.6)、牙周袋深度为(2.8±0.5)mm,优于对照组的(3.4±0.5)、(4.8±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与其他修复术相比,具有修复时间短、牙齿损伤小、修复体稳定等优点,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恒牙残根残冠患者的治疗中,选择甲硝唑地塞米松合计对患者进行一次性充填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6例恒牙残根残冠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38)与实验组(n=38),对照组接受常规方式修复,而实验组对象则需接受甲硝唑地塞米松合剂一次性充填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残根残冠修复成功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修复后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恒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的患者,选择甲硝唑地塞米松合剂一次性充填修复的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该方式的可行性更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年轻恒牙外伤患者采取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5-2022.6我院合适的患者,选入7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修复,观察组使用片段弓固定,研究了解患者治疗成效,采用专业调查问卷分析患者满意度,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年轻恒牙脱位问题完全解决的为22例,占比57.89%,患者的年轻恒牙脱位症状有所改善的为15例,占比39.47%,整体上患者治疗后牙齿脱位问题有一定成效的为37例,占比97.37%,明显比对照组的76.32%高。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治疗存在不满态度的为2例,占比5.26%,合计患者基本满意的为36例,占比94.74%,明显比对照组的73.68%高(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年轻恒牙外伤患者采取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5-2022.6我院合适的患者,选入7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修复,观察组使用片段弓固定,研究了解患者治疗成效,采用专业调查问卷分析患者满意度,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年轻恒牙脱位问题完全解决的为22例,占比57.89%,患者的年轻恒牙脱位症状有所改善的为15例,占比39.47%,整体上患者治疗后牙齿脱位问题有一定成效的为37例,占比97.37%,明显比对照组的76.32%高。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治疗存在不满态度的为2例,占比5.26%,合计患者基本满意的为36例,占比94.74%,明显比对照组的73.68%高(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对不同牙位残根拔牙创凝血的影响。方法:参加此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单颗残根牙拔除治疗的患者,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入本院治疗,共60例。其中采取阿司匹林治疗为20例患者,设为A组,停药3天20例患者,设为B组,停药5天有20例患者,设为C组。分析阿司匹林对不同牙位牙创凝血影响。结果:A组前牙集中在Ⅰ、Ⅱ级。A组前磨牙、磨牙Ⅲ、Ⅳ级占比均分别为30%、10%。B、C组均集中在Ⅰ级、Ⅱ级,仅在B组磨牙出现Ⅲ级占比10%。结论:服用阿司匹林患者采取单颗上颌牙残根拔除期间,前牙术前可不采取停药;前磨牙以及磨牙术前可停止服药3天,若顾及患者停药后产生血管栓塞风险,术前可不进行停止服用药物,但需要对拔牙创止血措施进行完善。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治疗及疗效.结果残胃癌患者因胃溃疡行初次手术后至发病时间明显短于因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者(14.2年比20.9年,P<0.05).残胃癌好发于小弯缝合部(14/28,50%).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因初发手术不同而有差别,同时伴有较高的多脏器受累.随访23例,早期残胃癌6例,进展期残胃癌17例,其中4例剖腹探查.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18.4%,P<0.01.根治性切除14例与非根治性切除7例比较,两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7%和71.4%、0%.结论残胃癌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合理的根治手术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治疗中应用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患儿临床资料,均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术。结果:本组探究中,总有效率96.42%(54/56)。结论: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折断治疗中应用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效果理想。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3个月,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均实施同种异体腘绳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根据其有无保留残端分为两组,对照组(未保留,22例)和观察组(保留23例)。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包括ACL胫骨止点断裂4例,14例股骨起点断裂,27例体部断裂,随访6-15个月,均值8.5个月。患者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而两组在IKDC综合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等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实施保留残端的效果更为显著,即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稳定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