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相关类性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60例炎症性肠病为研究对象,其中 40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本文设定为 UC组, 20例患者被临床诊断为克罗恩病,本文设定为 CD组,另外可选择 30名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新鲜粪便进行检测,主要对比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外周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 结果:UC组和 CD组均与对照组相比 UC组除真杆菌下降较为明显外,其余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而 CD组除真杆菌和小梭菌下降外,其余菌群数量明显增加,, UC组中的高炎性指标中酵母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而 CD中高炎性指标中肠球菌数量最高,其余菌群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会增加肠道内部的通透性,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的能量代谢。
简介:【摘要】:目的对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和CRP(C反应蛋白)、ESR(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PLT)、WBC(白细胞)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IBD患者100例,对例患者的粪便便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10种细菌的数量和PLT计数、WBC计数,血清CRP水平,以及ES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和CD组的SB、EC、EMB、均明显较高(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肺阻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所与体系医院2022年至2023年期间收治老年慢肺阻稳定期患者,共计人数8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肺阻稳定期患者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对盐酸沙丙蝶呤的UV、IR、NMR(1HNMR、13CNMR、DEPT90/135、1H-1H COSY、HSQC、HMBC)、MS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UV和IR特征吸收峰对应的基团,通过MS谱图确定其精确的分子量,并对1HNMR和13CNMR的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确证了盐酸沙丙喋呤的结构。
简介:董协良197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留校任教。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同性科学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常委。陕西省科技界十大新闻人物,陕西省人大首届榜评十大风云人物。陕西协同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西安协同医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医药西北男性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性学会副会长兼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等职务,西安市碑林区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