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在血透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透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结构性营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从矿物质代谢、高钾血症发生情况和营养状态方面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血钾水平低于对照组,血钙、血磷水平、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钾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患者中,采用结构性营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矿物质代谢和营养状态,降低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应用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在血透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5例)采取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精神、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关系评分更高,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干预前两组患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应用于血透患者中,能够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实践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BD(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来探讨其与相关炎性指标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以此作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的范畴,根据病原菌类型将其划分为中UC组(40例,均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CD组(45例,均为克罗思病患者),同时将同期收集的40名健康志愿者作纳入对照组的范畴。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新鲜粪便标本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和分析,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微生态组成变化情况,微生态菌群数量与炎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志愿者组成的对照组来说,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成的UC组患者的ES数量明显下降;BL、BD、SB、EC、LC、PS、SC数量明显增加,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相对来说,由克罗思病患者组成的CD组患者的ES数量和SC数量明显减少;BL、BD、EC、LC、PS、SB的数量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微生态组成和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炎性指标以及血沉之间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结论真杆菌属数量减少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存在一定的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并观察其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取IBD患者65例,检测所有患者粪便标本中10种细菌的数量及WBC、PLT计数、ESR和血清CRP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肠杆菌(EMB)、肠球菌(EC)、酵母菌(SB)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UC组小梭菌(SC)显著升高(P<0.05);2组消化球菌(PS)、拟杆菌(BD)、双歧杆菌(BL)、乳杆菌(LC)和真杆菌(ES)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活动组EMB、ES、SB、SC、BD、BL、LC及WBC、PLT、ESR、CRP与缓解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WBC、PLT和CRP均与EC负相关,ESR与SB正相关(P<0.01)。结论IBD患者存在显著肠道菌群紊乱,炎性指标与部分菌种失衡相关。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睡眠结构和 OSAHS患者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查将 183例患者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对照组;计算各组快动眼睡眠( REM)、非快动眼睡眠( NREM)所占比例同时比较百分比;比较各组身体质量指数( BMI)、总微觉醒次数( 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之间差别;对 BMI与睡眠各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各组慢波睡眠( 3+4)期睡眠百分比、 AHI与 BMI、 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OSA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结构素乱, AMl与 AHI呈正相关,减轻体重能够使 OSA患者的 AHI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在成人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研究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结论: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作为治疗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新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构化皮肤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遵医依从性、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结构化皮肤护理,研究组加用激励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遵医依从性、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表现(P<0.05),且研究组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护后,两组DLQI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升高表现,P<0.05;且研究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神经性皮炎护理中应用结构化皮肤护理联合激励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某院182例患者行ICU手术,分为压力性损伤组(22例)和非压力性损伤(160例)。分析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h、存在术中体位移动、存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为ICU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因素均有一定的对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评估价值。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体位移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是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