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痉止痛药联合活血化瘀药外用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合计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数字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加用解痉止痛药联合活血化瘀药外用治疗,比较患者疼痛评分、康复有效率、半年后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有所降低且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半年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痉止痛药联合活血化瘀药外用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确切。
简介:正常良好的胃肠运动对完成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的作用.胃肠运动极为复杂,是一种神经肌肉高度协调的活动,主要受到以肠道神经系统(ENS)为主的多级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调节,通过胃肠道自上而下的肌肉运动来完成.胃肠道动力药物能以适当的速度和方向推送胃肠内容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治疗作用.胃肠道动力紊乱性疾病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功能性便秘(FC)以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等,这些疾病可有多种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嗳气、早饱、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等临床表现.胃肠道动力剂的广泛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简介:目的对我院5年来药物引起的47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集的47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引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涉及201个品种,抗感染药居首位(218例,占46.28%),其次是中药制剂(88例,占18.68%);55岁以上的患者居多(占36.94%);口服给药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为257例(占54.57%)。结论临床应重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报告和致病原因,从而加强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监测,以减少和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南,随机抽取2009年3—12月某院胃肠外科手术病例300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物占14.7%,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占8.0%;术后用药时间超过规定者占58.3%;单一用药者占15.0%,二联用药者占56.7%。调查涉及抗菌药物23个品种,列前7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甲硝唑、头孢美唑钠、奥硝唑、头孢西丁钠、头孢唑肟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硫咪。结论该院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是存在用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临床应用中胃肠不良反应差异与对症用药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男性患者按照用药种类分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组(15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组(15例),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用组(15例)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统计以及分析比较产生不良反应的用药情况。结果三组药物,以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组的胃肠不良反应多见。阿司匹林肠溶片组①发生率26.67%,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组②发生率0.00%,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用组③发生率26.67%三组两两比较比较,①②对比与②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出现胃肠不良反应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相比较多。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胃肠镜检查,观察普通模式与无痛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6月,纳入80名胃肠镜检查患者观察对象,采用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展开不同胃肠镜检查方案:无痛胃肠镜检查(观察组,n=40),普通胃肠镜检查(对照组,n=40),比较不同胃肠镜检查方案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产生的影响。结果: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5.00%)低于对照组患者(22.50%),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而言,疼痛度较轻,患者由此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度高,检查舒适度好,效果显著,应用价值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分组对照理论探讨胃肠术后穴位贴敷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样本均为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患者,研究开展时间在2021.4——2022.4之间,随机性的将样本划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术后干预措施,采用分组对照理论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穴位敷贴)。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时间更快,康复效果更佳,组间相较显示(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相较P>0.05,说明穴位敷贴并不会严重降低患者治疗安全性。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能有效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