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有效沟通在产科自然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产科产妇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常规护理的基上采用有效沟通的模式,以帮助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8例产妇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医生、助产士等与产妇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产妇对分娩的信心和勇气,并改善产妇的身心状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了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
简介:19世纪末,对大多数医生来说“疾病的细菌理论”变得更为重要。最值得赞誉的是伟大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图1)。他对微生物的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进而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并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由一种微生物所导致,发现采用加热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令人烦恼的微生物。从而使“巴氏杀菌法”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由一种微生物在生物体内变化引起的;(3)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环境下可以减轻毒力,可使其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收治孕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施行持续质量改进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未提供持续质量改进,研究组30例,提供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43.33%)高于对照组(10.00%),剖宫产率(50.00%)及阴道助产率(6.67%)低于对照组(76.67%)和(13.33%),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利弊,探讨其对分娩过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1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接受椎管内麻醉镇痛,n=50)和对照组(未接受椎管内麻醉镇痛,n=50)。收集两组产妇的产程、疼痛评分、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等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缩短,但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观察组中个别产妇出现血压波动及腰背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椎管内麻醉镇痛可有效缓解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不影响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但需关注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临床应权衡利弊,个体化选择镇痛方式。
简介: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助产,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比较两组自然分娩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量、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为(176.5±9.5)ml、(6.7±1.6)分、(3.5±0.5)d,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的(208.5±11.5)ml、(7.8±1.8)分、(4.6±0.4)d,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降低自然分娩侧切率,更利于产妇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