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早期内镜下奥狄括约肌切开术(EST)实施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因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130例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65例病人,将两组分别命名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治疗A组所选用的治疗手段为传统常规治疗,治疗B组所选用的治疗手段为早期内镜下奥狄括约肌切开术。总结与探究两种治疗方案与实施效果。结果 治疗A组与治疗B组相比,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较长、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较长、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较长、腹痛缓解时间较长,组间对照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内镜 奥狄括约肌切开术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简介: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与EST并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与EST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99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52例,明显出血50例,其成功插入乳头时间经方差分析(F=3.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出血病例中,存在憩室21例,出血量与憩室的关系经卡方检验(x2=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术中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与钛夹止血处理,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提示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的止血有效率高于电凝止血治疗(P=0.464,P〈0.05),并发术后出血8例,其中3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有效,1例无效,3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1例行介入止血治疗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结论胆总管结石ERCP与EST并发出血与成功插入乳头时间,有无憩室等因素相关,内镜下干预治疗是防治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 标签: ERCP EST 出血 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治愈的296例ABP患者分为EST治疗组(n=119)和非EST对照组(n=177)。将两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胆囊切除组和非胆囊切除组。随访所有ABP患者,比较二组复发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两组ABP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2±14月;15例失访,随访率94.9%。EST治疗组(11/113)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非EST治疗组(75/168),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胆囊切除虽然能降低ABP的复发率,但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EST技术治疗ABP,可预防ABP的再次发作。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ERCP EST
  • 简介:目的:观察十二指肠切开术(EST)及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B超或CT提示均有胆总管高压或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2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并胆囊结石6例,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18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2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单纯胆囊结石8例,单纯胆总管扩张2例。所有患者于入院24h内均行EST,EPBD或行胆总管网篮取石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血生化,血常规及体温变化等生化指标。结果:28例于术后第3天腹痛消失,血淀粉酶于术后第7天基本降至正常。28例达到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并发切口处出血。治愈率高达93.3%,并发症出现率为6.7%。结论:EST及EPBD或网篮取石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高,简单安全,胆总管小结石(直径小于1.0cm)性胰腺炎患者免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降低手术并发症及风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对部分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患者,可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EST EPBD 胆源性胰腺炎 治疗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