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21年7月开始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实施前(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病区各类药品管理达标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高,P<0.05。结论: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提高各类药品管理达标率,保证药品管理规范性,值得借鉴。
简介:目的观察干预不良喂养方式对2~6岁厌食症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科门诊确诊为厌食症伴不良喂养方式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55例和非干预组145例。干预组给予不良喂养方式的纠正,非干预组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身高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6.75%,高于非干预组的76.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幅大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身高、体质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体质量增幅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增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的喂养方式是引起小儿厌食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识别和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尤其是纠正过度喂养,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一个重要措施。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0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3)。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7d后,评价2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II(APACHEII)评分变化、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APACHEII评分、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脓毒症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炎症反应,并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
简介: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对雌性性早熟大鼠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日龄同窝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N-甲基-DL-天冬氨酸(NMA)诱发建立性早熟动物模型,分别测定血清LH,E2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可降低性早熟大鼠血清中LH,E2水平;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血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调节性早熟大鼠血LH,E2水平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知柏地黄丸可以抑制NMA诱发雌性大鼠性早熟的发生及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LH,E2水平的表达。
简介:目的:探讨热喘平口服液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清洁级封闭群幼龄雄性豚鼠随机分成5组,即哮喘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腹腔注射10%卵白蛋白(OVA)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按要求给药,用药7d后取血清,检测血清中神经源性气道炎性介质P物质(SP)、血栓素B2(TXB2)、白三烯B4(LTB4)、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小剂量组均能降低哮喘豚鼠血清中SP,TXB2,LTB4含量(P〈0.05或P〈0.01),升高6-keto-PGF1α水平(P〈0.05或P〈0.01),并且中药大、小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P〈0.05)。中药大剂量组SP,TXB2,LTB4及6-keto-PGF1α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大剂量热喘平口服液与地塞米松疗效相当。结论:热喘平口服液能降低血清中SP,TXB2,LTB4含量,升高6-keto-PGF1α水平,提示该药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炎性介质有关,从而发挥解痉、平喘的药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