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多菌灵和福美双为对照药剂,测定了嘧菌酯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活性,并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嘧菌酯对该病原菌引起的扁豆纹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及其生物动力学特性。嘧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724、1.1344和1.2026μg/mL。施药后立即接种,250μg/mL嘧菌酯、500μg/mL多菌灵和1000μg/mL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5.61%、99.88%和81.45%;施药3d后再接种,嘧菌酯、多茵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2.27%、100%和46.96%;接种36h后再施药,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40%、95.75%和61.94%。表明嘧菌酯对扁豆纹枯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持效性和治疗作用。在叶片基部施药后在顶部接种,嘧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1%、42.09%和7.24%;在叶片背面施药后在正面接种,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7.30%、37.00%和16.15%。表明嘧菌酯在扁豆叶片中具有很好的木质部输导和跨层转移活性。
简介: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苯肽胺酸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max)值为(141.48±27.87)mg/L;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苯肽胺酸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1/2z)为(7.77±1.44)h,约35h后95%以上的苯肽胺酸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苯肽胺酸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苯肽胺酸,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e)值大于1(4.77),提示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时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苯肽胺酸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苯肽胺酸。
简介:探讨了Fenton试剂对超高效除草剂溴嘧草醚(ZJ0777)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溴嘧草醚、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的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溴嘧草醚降解反应的影响,建立了Fenton试剂降解溴嘧草醚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溴嘧草醚初始浓度分别为0.12和0.24mmol/L时,达到其降解率90%以上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2和48h,而在溴嘧草醚为0.48mmol/L时,反应84h只有87%的溴嘧草醚降解;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在150~300mmol/L范围内,浓度增加有利于降解反应进行;溴嘧草醚降解反应随亚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5~20mmol/L),但过高的亚铁离子浓度对降解反应无效。温度在25~45℃范围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75.34kJ/mol。溴嘧草醚的氧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简介: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乙虫脒对水稻螟虫的内吸,触杀和杀卵活性以及田间效果,同时评价了其对天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乙虫脒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内吸活性很好,且对二化螟的活性高于三化螟,25mg/L乙虫脒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内吸杀虫效果分别为90.9%和50.0%,100mg/L乙虫脒对三化螟的杀虫效果为9.3%。2)触杀活性高,对三化螟和二化螟的接触LD50值分别为6.4×10^-5ug/头和2.13×10^-5ug/头,大大低于甲胺磷的LD50值(1.331×10^-3和1.781×10^-3ug/头)。3)综合活性好,对二化螟和三化螟分别只需20和25mg/L即可达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4)有一定的杀卵活性,200mg/L对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杀卵效果分别为83.4%和0.7%,500mg/L对三化螟的杀卵效果为93.4%。5)田间试验表明,112.5g/hm^2(a.i.,下同)乙虫脒可有效控制三化螟枯心,在江苏省高淳地区300g/hm^2可有效控制三化螟白穗,而在江苏省如东地区67.5%g/hm^2即对三化螟和大螟白穗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此外,112.5g/hm^2还对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6)对寄生蜂和蜘蛛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