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碳源含量为1%、氮源含量为0.2%培养基上,采用PDA平板固体培养方法,研究了黄伞对碳源、氮源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宜氮源为蛋白胨、牛肉膏。黄伞菌丝营养对双糖、多糖利用比单糖差,黄伞菌丝营养对有机氮利用比无机氮强。

  • 标签: 黄伞 PDA平板培养 碳素营养 氮素营养
  • 简介: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植株幼苗染色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染色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加倍方法是用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秋水仙素处理24h四倍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植被研究方法之─针刺法简介陈建纲(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1简介针刺法是指采用固定在针刺架上刺针穿行植被层时触点数、触点内容及触点高度等指标来研究植被特征方法。支架上通常装有单只或按定距离排列多只刺针(5~10只),每只刺针可通过支...

  • 标签: 针刺法 植被研究 叶片角度 叶面积系数 叶片密度 引导槽
  • 简介:荒漠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过程,其防治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研究中应用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评价指标荒漠土地动态变化之间关系.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原理 荒漠化 理论分析
  • 简介: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雏蝗属褐色雏蝗(Chorthippusbrunneus(Thunb.)),异色雏蝗(C.biguttulus(D.)),小翅雏蝗(C.fallax(Zub.))染色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染色数目均为2n(♂)=17=16+XO;常染色类型为两类,近中着丝点染色(m,6条)和近端着丝点染色(T,10条),性染色类型为近端着丝点。褐色雏蝗和异色雏蝗核型公式和染色相对长度组成:K(2n,♂)=17=6m+11T=6L+6M+4S+XO,K(2n,♀)=18=6m+12T=6L+6M+4S+XX;小翅雏蝗为:K(2n,♂)=17=6m+11T=6L+4M+6S+XO,K(2n,♀)=18=6m+12T=6L+4M+6S+XX。褐色雏蝗性染色中部有次缢痕,染色臂数NF=23(♂)、24(♀)。

  • 标签: 雏蝗属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按照党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修复生态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防治并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鸟审旗为研究对象,利用乌审旗2000、2005、2007年三期LandsatTM遥感影像基础上获取土地荒漠现状矢量数据、动态变化矢量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分析2000年、2007年荒漠类型面积数据,得出其变化幅度、动态度,由此可看出在研究时间段内各个荒漠类型面积增减。通过分析2000—2005、2005—2007两个阶段荒漠类型转移情况数据,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得出各个类型荒漠土地面积在这两个阶段转移情况。再利用乌审旗气象站点1980至2006年气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选择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数据,对其进行了5年滑动变化分析得出乌审旗气候时空变化图等,得到其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荒漠影响。

  • 标签: 乌审旗 荒漠化动态 气候因子
  • 简介:户 建设草原张秉谦(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1)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草场承包责任制逐步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四配套”建设兴起,正在促进我省畜牧业由传统游牧、靠天养畜生产经营方式向定居轮牧、科学养畜方向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草原建设 畜牧业生产 承包责任制 生产经营方式 草场退化 草业
  • 简介:本文以最具代表性苏尼特左旗草原大范围草地生物量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荒漠草原生物量变化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生物量决定因素是降水、温度关系呈正相关,0~50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容重也有定关系,但总的来看对于荒漠草原而言,气象要素尤其是降水条件是草原生物量变化决定因素。

  • 标签: 荒漠化 生物量 气象因子
  • 简介:为了解高寒沙化草地土壤团聚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对若尔盖四种不同沙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团聚有机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川西北高寒草地中,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加剧,土壤中团聚组成变化明显。当高寒草地从中度沙化向重度沙化转变阶段,≤0.25mm粒级团聚增加及0.5-2mm粒级团聚减少都较为显著。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土壤团聚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发生在草地从中度沙化向重度沙化转变阶段。

  • 标签: 高寒草地 沙化土壤 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 简介:长江源区土地沙漠是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防治沙漠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综合防治土地沙漠技术措施,建立新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生态环境

  • 标签: 长江源区 沙漠化 防治技术
  • 简介: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种副产物,由于其难以利用,多以废物直接排放,不仅是生物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马铃薯渣含水量高、含有大量纤维素、果胶和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具有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渣目前综合利用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马铃薯渣 成分 加工利用
  • 简介:对三种不同处理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hm^2丸衣化处理苜蓿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两个处理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m^2)低于未丸衣但亩施复合肥10kg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亩施消毒鸡粪10kg处理(158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2.5倍.

  • 标签: 种子丸衣化 紫花苜蓿
  • 简介: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手段查清了正蓝旗干湖盆区域基本情况;通过培育和种植乡土植物碱蓬等物种试验,改善了干湖盆重度盐碱地恶劣环境;同时结合灌木移栽、柳条沙障、自然恢复等干湖盆盐渍治理方法对盐碱化土壤进行了有效治理恢复。通过试验研究获取了干湖盆区盐碱地生态治理科学方法和数据资料,确定了干湖盆裸露盐碱地重建技术集成模式,提高了区域干湖盆盐碱地生态系统治理和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干湖盆本身盐碱粉尘及周围草地退化趋势;从而带来巨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

  • 标签: 干湖盆 治理与恢复 技术方法
  • 简介:通过简述贵南县高寒干旱区草地类型、分布区域及荒漠特征,从气候变化、鼠害、盲目开垦及超载过牧等自然、人为因素方面,分析总结了草地荒漠引发机理,提出了防止草地荒漠对策及治理技术.

  • 标签: 草地荒漠化 引发机理 防止对策 治理技术
  • 简介:采用定点采集路线网捕法,研究了祁连山中段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共捕获蝶类2500余号,隶属于6科35属53种,其分布划规为5个生态群落:1)山缘农田群落23种,占43.4%;2)山地草原群落13种,占24.5%;3)森林草原群落13种,占24.5%,4)高寒灌丛草甸群落22种,占41.5%;5)裸岩群落6种,占11.3%。以山缘农田群落和高寒灌丛草甸群落中种数最多,裸岩群落中种数最少。

  • 标签: 祁连山中段 蝶类群落 资源分布 青海
  • 简介:草地是维护全球生态平衡重要屏障。如今,草地突出问题是草地畜牧业发展草地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地承载力家畜配置是改善草地生态和促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性研究,为从根本上扭转草地生态退化局面,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草地承栽力家畜配置国内外研究进展,概括了草地承载能力家畜配置研究核心,最后对载畜率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草地承载力 家畜配置 载畜量 草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