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器皿是食物的载体,如同艺术作品,油画要有画布、照片要有相纸、电子艺术要有电脑或者电视等等,美味的饮食,需要与之搭配的器皿。

  • 标签: 食相 美器 艺术作品 器皿 食物 饮食
  • 简介:料位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工业生产中,通过物位测量确定容器内的原料、半成品或产品的数量,以保证生产过程物料平衡,为进行经济核算提供可靠依据。对维持正常生产,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料位测量仪表以测量方式大体上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测量有电容式、重锤式、

  • 标签: 电容式 传感器 介电常数 壁装式 顶装式
  • 简介:研究酶膜反应系统对酶活的影响,结果其对Alcalase具有很好的保留效果。其中蠕动泵运转过程对酶的破坏和超滤膜对酶的吸附是导致Alcalase酶活损失的主要原因。利用DesignExpert6.0.5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求得酶膜反应制备燕麦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含量3%、加酶量3.2%、料液流量45L/h、操作压力0.07MPa、温度55℃、pH7.3。在该条件下产物的DPPH清除率可达57.39%。

  • 标签: 燕麦蛋白 酶膜反应器 抗氧化肽 中空纤维膜
  • 简介:圣诞节在欧美等很多国家如同我们的春节一样,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分享一年来的辛苦与快乐。“圣诞夜”晚餐也会像我们的“除夕夜”那样,准备很多好吃好喝的,家人边聊天边品味硕果累累的晚宴。乐天陶社的创意器皿在生活里体现的最完美。承载火鸡的大盘子,是著名艺术家高艺峰的作品,直径达80公分。乐天陶社的感恩晚宴就是美食美的美妙交融。

  • 标签: 美器 美食 上海 圣诞节 艺术家 晚宴
  • 简介:对自主研制的一种翻盖式低压脉冲除尘的研究开发背景、设计、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在上箱体翻转结构、(布筒)骨架结构、喷吹三通、气包结构、进风箱体、集灰锥斗、脉冲控制仪、滤袋等方面的创新,TBLM(X)翻盖式低压脉冲除尘整体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 标签: 脉冲除尘器 翻盖 结构性能 使用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面粉中尿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样品用75%乙醇超声提取尿素,经过高速离心后,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与9-羟基吨反应产生具有荧光特性的吨基脈,米用AlltimaC18HP高纯度硅胶基质的色谱柱进行液相分离后,在激发波长为213nm、发射波长为308nm的条件下,用荧光检测进行定量检测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尿素 面粉 测定 超声提取
  • 简介:采用生物传感-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基于游离氨基酸含量对胶原蛋白胰酶酶解进程的预测模型,以实现对酶解进程的在线监控,获得最大量的目标活性肽。以大马哈鱼皮为原料制备胶原蛋白,对其酶解,建立不同条件下的酶解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胶原蛋白的水解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酶浓度、底物浓度、游离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为输入参数,水解度DH为输出参数,建立基于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以及谷氨酸赖氨酸含量的蛋白酶传感-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3个模型的水解度样本值与拟合值进行比较分析,R2分别为0.98,0.9805和0.981,对样本值拟合度很高。利用模型进行独立试验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相符合,水解度实验的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404%~6.45%,0.76%~2.27%和1.67%~2.72%。3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仿真监控,可用来在线预测水解反应的动态进程。

  • 标签: 大马哈鱼皮 胶原蛋白 酶解进程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 简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绿茶和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阻止有毒代谢物的形成,未来有望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疾病。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患者体内特定氨基酸等无法正常代谢造成毒性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严重低下。

  • 标签: 代谢疾病 遗传性 治疗 成分 红酒 绿茶
  • 简介:据新华社华盛顿电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BTG1的基因能够帮助小鼠预防脂肪肝,这为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郭非凡教授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

  • 标签: 中国科学家 脂肪肝 治疗 科学研究所 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实验中成功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或将应用于癌症治疗、食品生产及其他生物技术领域,将极大地减少相关研究与生产的费用和时间。

  • 标签: 生鸡蛋 治疗 癌症 科学家 美国加州大学 生物技术领域
  • 简介:目的:探讨牛初乳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大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模型大鼠一定剂量的IGF-Ⅰ,口服组连续30d,腹腔注射组连续15d;各组每隔5d测定血糖值,并于0d、15d、停药15d测定血清胰岛素、血清生长激素和血清游离IGF-I;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胰腺分别进行病理切片观察以及免疫组织的化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口服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显著下降(P<0.05,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游离IGF-Ⅰ显著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和血清游离IGF-Ⅰ均显著升高(P<0.05,P<0.01).胰腺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口服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的胰腺形态以及β-细胞数量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牛初乳IGF-Ⅰ对大鼠高血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为保护胰腺β-细胞免受STZ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增殖.

  • 标签: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高血糖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