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一、什么是起云剂?起云剂是台湾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产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质的作用。

  • 标签: 污染食品 台湾地区 塑化剂 事件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物
  • 简介:花生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8广为栽培,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花生又称长生果,每100g花生仁中蛋白质含量为25g;脂肪含量为44.3g;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6g;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钙、钾、镁、磷等。据研究,花生对人体有较多保健作用。以花生为原料制成的花生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这种花生蛋白饮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花生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得较低。从花生仁的营养成分看,花生仁的油脂含量几乎是蛋白质的2倍。因此花生乳的提取应特别注意油脂的提取。作者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影响花生的几个因素,希望据此对花生蛋白饮料生产企业提高花生乳得有所帮助。

  • 标签: 花生乳 加工技术 乳饮料
  • 简介:1998年12月25日,江西省定南县和龙南县发生进食工业猪油引起食物中毒的恶性事件。该起恶性食物中毒事件,暴露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总结该次食物中毒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

  • 标签: 食物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报告 食品卫生监督员 食品原料 食品生产 卫生防疫站
  • 简介:探讨了乳化稳定剂、均质条件、老化时间、凝冻工艺等对冰淇淋膨胀的影响,得出了合理复配的乳化稳定剂有利于提高冰淇淋产品的膨胀,弥补产品配方上的不足;得出了适宜的均质温度为65~70℃,均质压力15~18MPa,老化温度2~4℃,老化时间4h;同时在生产中应及时维护和保养均质设备、凝冻设备、搅拌器、空气泵等,确保它们正常工作,这样有利于得到具有较佳膨胀的冰淇淋产品.本研究为冷食生产企业获得理想的冰淇淋膨胀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冰淇淋 膨胀率 乳化稳定剂 均质条件 凝冻 均质压力
  • 简介:随着食品卫生事业的发展,准确、客观地评价食品卫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食品卫生监测合格是评价食品卫生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食品卫生监测报表是以样本合格(平均合格)统计的,由于各类食品合格差异很大,当增加或减少某类食品监测数量,试样构成发生变化时...

  • 标签: 加权合格率 食品监测 样本合格率 权重系数 合格水 食品卫生监测
  • 简介:膨胀与风味是冰淇淋重要的质量指标。对于普通冰淇淋,如膨胀低于80%即为不合格品,故冰淇淋膨胀最好接近100%。由于各种原辅料的性质不同,它们对冰淇淋膨胀与风味的影响亦不同。

  • 标签: 冰淇淋 膨胀率 原料 辅料 风味
  • 简介:对一起在面粉中随意使用添加剂事件的探讨蒋作虎周汉鄂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830002)1994年5月,乌鲁木齐市疆川挂面厂反映,该厂近期生产的挂面被连续退货,原因是挂面有较重的哈喇味。由于该厂历来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挂面,而面粉是从奇台县某面粉厂购进...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面粉增白剂 苯甲酰 随意使用 过氧化值 卫生学调查
  • 简介:2005年,我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56起,中毒9021A.,死亡235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8起。与2004年相比,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减少35.5%,中毒人数减少38.2%,死亡人数减少16.7%。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 标签: 食物中毒 事件报告 通报 卫生部 死亡人数
  • 简介:采用重铬酸钾和秋水仙素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物系统地研究了,给药次数和取样时间对昆明种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学物均能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诱导明显升高。一次给药时.重铬酸钾微核诱导的峰值时间是给药后第30小时.其阳性为7.73‰,显著高于第24小时(5.13‰)和第48小时(2.46‰)的微核。两次给药时.重铬酸钾第12小时的微核诱导

  • 标签: 微核率 细胞微核 小鼠骨髓 取样时间 峰值时间 给药次数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对策。方法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契机,改变监管模式,促进集体食堂的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宣传,开展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预警,提高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配送餐单位监管;在重点时期提前介入重点单位,采取干预措施等,是防控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有效对策。

  • 标签: 食物中毒 食品服务 农药 动物 有毒 植物 有毒
  • 简介:本文采用沉淀集菌的方法,改进常规检验程序,在增菌后加入适量4%Na2Co3和3.5%FeSO4。充分混匀,使其沉淀集菌,提高检验方法敏感性,从而提高沙门氏菌的检出,对192份生猪涂抹标本以常规法作对照进行二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沉淀集菌后95份生猪涂抹标本沙门氏菌检出率由常规法的10.52%提高到20%,97份乳猪涂抹

  • 标签: 常规检验 增菌 方法敏感性 菌型鉴定 斯坦利 检验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特点和规律,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对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4—2013年吉林省共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中毒1622人,死亡25人,病死1.54%,高发季节是第三季度,致病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植物类(31起)、不明原因(15起)、化学物质类(9起)、细菌类(5起)、动物类(1起)。植物性中毒事件中城市豆角中毒发生高于农村,而农村毒蘑菇中毒发生高于城市(P〈0.05)。结论吉林省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是食物中毒事件中引起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食物中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吉林
  • 简介:目的分析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一起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鉴定引起中毒的致病因素。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4份食物样品参照GB/T4789.29—2003进行微生物常规培养,对其中分离的疑似目标菌株进行VITEK2COMPACT生化鉴定和16SrRNA序列比对,并对样品进行动物中毒试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样品中的米酵菌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离的3株食源性致病菌的16SrRNA序列比对和VITEK2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均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gladioli),均可产毒使小鼠死亡,且样品中米酵菌酸含量超标,产毒量最高达9.67mg/kg。结论该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吊浆粑,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所致。从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该菌株应为我国命名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udomonascocovenenanssubsp.farinofermentans)。

  • 标签: 吊浆粑 食物中毒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毒素 米酵菌酸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 简介:目的建立采用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食用海藻中总砷的方法。方法样品加入5mlHNO3,190℃程序控温石墨预消解30min;加入灰化辅助剂硝酸镁,550℃微波灰化5min,用HCl溶解灰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总砷含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42μg/L,RSD〈5.0%,加标回收率为96%~109%。测定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后消解液中砷形态,确认食用海藻中99%以上的有机砷均消解为无机砷。本方法测定了海带(GBW08517)和紫菜(GBW10023)标准物质,分析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食用海藻中总砷的测定。

  • 标签: 程序控温石墨消解/微波灰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海藻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