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飞机在飞行一段时间后,输油管卡箍上的螺栓发生断裂。通过宏观检查、基体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宏观微观分析、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断裂螺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性质为应力腐蚀;环境介质和工作应力的共同作用,使螺栓在应力集中的T型连接处产生应力腐蚀断裂;未按要求状态进行最终热处理导致螺栓组织异常、硬度偏高,从而增加了螺栓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对断裂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螺栓 不锈钢 热处理 应力腐蚀
  • 简介:某导管在服役期间发生泄漏,管内壁附着大量黄褐色多余物,采用ICP(等离子光谱仪)对导管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金相组织进行检查,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导管泄漏部位、过滤器滤芯和气瓶内壁进行微观观察,采用X射线能谱仪对多余物及气瓶内壁各种污染物进行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导管内壁多余物为腐蚀产物,泄漏部位为腐蚀形成的穿透性点蚀孔,发生点腐蚀原因为气瓶中残留有气瓶制造过程中残余的盐类和外界进入的水分共同作用形成的Cl-。

  • 标签: 泄漏 奥氏体不锈钢 点腐蚀 沿晶腐蚀 Cl-
  • 简介:在试车过程中,发动机调温器焊接接头靠近SUS430壳体一侧开裂。通过对调温器壳体化学成分分析,焊接接头断口扫描观察、金相组织观察并结合调温器失效前的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了调温器不锈焊接接头开裂的模式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调温器壳体一侧焊接接头为晶间腐蚀导致的沿晶开裂;焊接接头热影响细晶区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以及试机采用的自来水提供的腐蚀环境是导致调温器在壳体热影响细晶区腐蚀开裂的主因。针对调温器在焊接接头开裂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调温器 焊接接头 SUS430 开裂 晶间腐蚀 热影响区
  • 简介:3Cr13马氏体不锈所制弹片在工作306min后返厂复试,复试试验中发生断裂。利用微距照相机和扫描电镜对失效弹片断口和侧面、失效弹片人工断口、未失效弹片的人工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观察,并用能谱仪对个别区域进行成分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对两种弹片进行了硬度检测。结果表明:弹片受到应力腐蚀作用,萌生沿晶裂纹,之后发生疲劳扩展,导致弹片断裂失效;建议加强弹片使用前的存放管理,避免受到腐蚀介质的侵蚀。

  • 标签: 3Cr13 弹片 应力腐蚀 沿晶裂纹
  • 简介:以某型发动机上的不锈导管高温钎焊管接头断裂故障为例,从失效导管钎焊接头的外部形态、金相组织以及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提高不锈导管高温钎焊质量。结果表明:导管高温钎焊接头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引起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溶蚀缺陷导致的沿晶开裂和装配应力。通过焊前清理、钎料的更换、钎焊方法的改变、增加焊接工装及控制装配应力等几个方面,对不锈导管钎焊接头进行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有效避免了不锈导管高温钎焊管接头断裂故障的发生。

  • 标签: 导管 高温钎焊 溶蚀 装配应力 沿晶开裂
  • 简介:小直径不锈薄壁管广泛应用于电站机组的冷凝器中,常规涡流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纵向贯通的条状缺陷。在Ф25mm×1mm和Ф38mm×2mm不锈管壁上,沿轴向和周向加工深度分别为0.1mm、0.2mm和0.5mm的人工切槽,并进行检测试验研究,确定了兰姆波检测技术对小直径不锈薄壁管上人工缺陷的可检性,探讨了对不锈薄壁管材进行兰姆波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以兰姆波检测技术对小直径不锈薄壁管进行检测的建议。

  • 标签: 兰姆波检测 冷凝器 不锈钢管
  • 简介:本文利用电化学噪声技术检测了304不锈在6.0%(质量分数)FeCl3溶液中的点蚀行为。通过电化学噪声的时、频域分析和电化学噪声信号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应的腐蚀形貌,研究了蚀点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浸泡初期噪声电阻Rn在较高水平波动,试样处于钝化状态;浸泡4~14h为点蚀诱导期,Rn开始降低,峭度和不对称度增大,出现明显的噪声峰,试样表面业稳态点蚀形核,生成的亚稳态点再钝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蚀点;浸泡14~32h为亚稳态点蚀向稳态点蚀过渡期;浸泡22h后,观察到电位噪声突然下降后不再恢复,功率密度(PSD)图低频区出现白噪声水平,亚稳态蚀点发展成为稳态的蚀点,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小而浅的蚀点;浸泡32~48h后材料处于稳定的点蚀阶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口径较大且较深的蚀点。

  • 标签: 304不锈钢 点蚀 电化学噪声
  • 简介:304奥氏体不锈由于其本身组织特性,在制造和在役过程中会产生部分铁素体和马氏体并析出,使其具有一定的磁性,即相对磁导率肼大于1,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当不锈件形变量在20%以内,随着形变量的增加,试件的磁导率增加,并逐渐开始具有铁磁材料的磁特性,导致不锈涡流检测集肤深度降低,也改变了检测的最佳激励频率。此外,通过比较2种不同激励频率的选取方法可得,在不锈形变量20%以内,不锈形变量增大,其最佳检测频率倾向于降低,且小于100kHz。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304不锈压力容器最佳检测频率范围为40—100kHz。

  • 标签: 304奥氏体不锈钢 磁导率 形变 涡流检测 频率
  • 简介: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对预制了夹杂和气孔缺陷的奥氏体不锈焊缝进行检测,分析了缺陷的相控阵图像与A扫描信号特征。试验采用的是超声相控阵扇型扫查方式,同时用深度定标方法对仪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对缺陷的位置及尺寸进行测量并获得了能够判断缺陷类型的图像特征和A信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相控阵方法不但适用于不锈焊缝的检测,且具备更大的检测范围及更丰富的检测信息;通过检测图像特征及相关的A信号特征能够对这2类缺陷的位置及类型进行有效评价。

  • 标签: 超声相控阵 不锈钢焊缝 缺陷 图像特征
  • 简介:1Cr18Ni9Ti不锈球头在焊接后经酸洗,表面存在粗糙的腐蚀凹坑。通过采用S-3700N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等对表面粗糙的腐蚀凹坑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球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局部敏化现象,球头的晶粒组织细于与之配合的外套螺母组织,使得球头的耐腐蚀性低于外套螺母,在酸洗去氧化皮的过程中,外套螺母与球头的焊缝区、接管嘴的焊缝区之间形成缝隙,酸洗液中的正负离子移动受到了阻滞,导致缝隙处发生严重腐蚀,最终表现为球头表面的点状腐蚀形貌。定期更换酸洗槽液,降低Cl-浓度,以及在酸洗过程中活动零件,可以减少该类腐蚀的产生。

  • 标签: 1CR18NI9TI 酸洗 缝隙腐蚀 敏化
  • 简介:0Cr18Ni9不锈薄壁产品在酸洗过程中易发生过腐蚀。本研究采用0.1mm厚度0Cr18Ni9不锈带,对酸洗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状态不同,耐腐蚀能力不同,退火态更易出现过腐蚀;液温度、浓度及酸洗的时间均对不锈带腐蚀程度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含HF的腐蚀剂中酸洗容易使薄壁不锈带力学性能降低,造成材料脆化,且HF含量越高对薄壁不锈力学性能影响越大。

  • 标签: 0Cr18Ni9不锈钢 材料状态 腐蚀 力学性能
  • 简介:本文研究了马氏体不锈磨削加工产生的剩余磁场对其短时干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剩余磁场对摩擦行为的影响与外加载荷有关,当外加载荷较低时,摩擦系数随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随外加载荷的升高,剩余磁场强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作用增大;当外加载荷较高时,摩擦系数随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短时摩擦过程中.随着剩余磁场强度的升高,摩擦界面吸附磨损颗粒的能力增强,加速了摩擦界面的磨粒磨损。使摩擦系数升高。

  • 标签: 剩余磁场 短时干摩擦 摩擦系数 马氏体不锈钢 磨粒磨损
  • 简介:利用XRD、SEM、TEM、EDS、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15-5PH不锈经400℃长期时效后组织及力学性能。随着时效时间延长,板条状马氏体逐渐变得细小,发生Spinodal分解,分解为富Cr相及富Fe相;大量ε-Cu相呈弥散析出;逆变奥氏体的量逐渐增多;粗大的析出相沿板条马氏体晶界分布;未溶解的NbC颗粒逐渐长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1000h时达到最大值1554MPa;伸长率先下降后上升,在1000h时下降到最小值4.8%;断面收缩率逐渐减小,试样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

  • 标签: 15-5PH不锈钢 时效 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表面粗糙度304不锈电极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随着不锈电极表面粗糙度的下降,304不锈自腐蚀电位与点蚀电位均有所上升;电荷转移电阻噪声电阻明显升高,而电位标准偏差与电流标准偏差则有所降低;粗糙度0.25μm的电极在阻抗谱低频区出现45°扩散尾,表明钝化膜表面开始发生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粗糙的不锈表面相比,在光滑的不锈表面上亚稳态蚀点的产生与生长更加难以进行。

  • 标签: 304不锈钢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谱 点腐蚀 动电位极化
  • 简介:1Cr15Ni4Mo3N沉淀硬化不锈螺栓零件在制造工序磁粉检测时,发现螺栓表面有一条疑似裂纹状线性磁痕显示,后采用荧光渗透检测方法进行辅助检测,原磁痕显示处未见异常荧光显示。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发现,螺栓原材料内呈带状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破坏了基体组织和材料磁性的连续性导致出现磁痕显示。研究为该材料在零件制造中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沉淀硬化不锈钢 磁粉检测 残余奥氏体 偏聚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在pH=1的酸性NaCl溶液介质中浸泡最初期,噪声电流曲线无噪声峰,噪声电阻大,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容抗弧,阻抗模值大,电极表面处于稳定状态。浸泡24h噪声电流曲线出现尖峰波动,但波动峰值只有几个微安,噪声电阻直线下降,阻抗谱高频部分为一容抗弧,低频下出现感抗特征,阻抗模值大幅度下降表面处于点蚀诱导期的亚稳状态。浸泡48h后,噪声电流波动峰值突然增大至100μA,噪声峰也增多,噪声电阻基本稳定,阻抗谱低频下的感抗成分消失,点蚀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动电位极化曲线与电化学噪声测试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在pH=1的酸性NaCl溶液介质中的耐点蚀性能随浸泡时问延长而降低。

  • 标签: 1Cr18Ni9Ti不锈钢 点腐蚀 电化学噪声 电化学阻抗谱
  • 简介:采用宏观观察、金相观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换热器制造时,液压胀管工艺导致2205不锈管破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相不锈管的裂纹源处于钢管外表面单相奥氏体带状组织区域,且该区域内部晶粒粗大并存在局部的成分偏析,于胀管前已存在微裂纹。胀管时由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导致裂纹向管壁内侧扩展,最终贯穿破裂。

  • 标签: 换热器 双相不锈钢 液压胀管 破裂 应力集中
  • 简介:2016年12月29日,由佛山金海辉煌不锈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0万吨冷轧不锈板带项目落户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梧州市再生不锈产业由原材料加工向下游精深加_T延伸将增添新的带动力。

  • 标签: 不锈钢板带 梧州市 再生 园区 冷轧 不锈钢产业
  • 简介:7/8″(22.225mm)高温轴承球在精研工序检查中发现,有若干球表面有微小的黑点和麻点。采用碳硫分析仪、等离子光谱仪、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能谱仪对球的原材料、显微组织、硬度等进行检验分析,以确定其表面缺陷性质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球表面点状或麻点状小黑点缺陷为腐蚀斑点,并非球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加工缺陷。黑点缺陷是由于球存放的库房环境比较潮湿而腐蚀的,是球疲劳剥落的疲劳源,必须预防和控制。

  • 标签: 钢球 缺陷 黑点 腐蚀斑点 机理
  • 简介:新春伊始,全国"两会"召开,频频传来钢材市场春天好声音。尽管如此,钢材市场近期压力也在显现,需要予以警惕。经济增速确定合理区间,极大提振钢材市场信心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GDP增速为6.9%,低于年初目标,致使钢材需求疲弱,成为钢材及铁矿石市场行情最大压力来源。

  • 标签: 钢材消费 铁矿石市场 经济增长目标 需求疲弱 政府工作报告 最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