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根据44年(1954—1997)的资料统计,发现浙江梅雨期间降水量与影响台风频数为反相关关系。梅雨量及台风数还存在位相相反的变化特点,它们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变化有较好关系。从亚欧地区500hPa的环流背景出发,对上述统计事实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 标签: 梅雨 台风 环流 太阳黑子
  • 简介: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必须紧跟时代,及时掌握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而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在分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 标签: 建筑 机械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新时代的发展条件下,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飞速,并且建筑工程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如今大部分建筑企业依旧存在管理工作理念落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就对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措施进行论述,旨在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推进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创新思维 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
  • 简介:摘要热冲压成形具有成形能力高,零件回弹小,成形零件强度级别高的优点。然而,热冲压技术与冷冲压成形技术相比,不仅包含了板料塑性成形相关内容,更包含传热及热处理的相关知识,零件成形温度的不均匀将导致零件各部位强度的不均,从而影响零件质量。因此,热冲压成形零件的最终质量将直接受到冲压模具设计、冲压过程工艺及其参数的影响。基于热冲压零件的质量控制形式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其引起重视,掌握热冲压零件的形状及尺寸精度高。热冲压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适应质量控制的要求。

  • 标签: 热冲压技术 零部件 质量控制
  • 简介:基于《广州市统计年鉴》2001~2012年数据估算了广州2000~2011年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以及年变化,计算中考虑了人类新陈代谢、工业、交通以及生活排放人为热。计算结果显示:4种排放源中工业12年平均达到了55%,交通达到36%,其次依次为生活排放和新陈代谢排放。总的人为热在这12年时间里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2.7×10^17J增加到2011年的4.4×10^17J,但在2006年后有小幅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释放是人为热释放的主要部分,在2006年后工业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以致能源消耗排放率下降造成的。日变化在10:00(北京时间,下同)和14:00达到最大,并且12年间随时间的推移日变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远远快于能源消耗、人口和车辆保有量增加的速度。对比WRF模式中城市模块中的人为热释放的日变化系数,这些原始系数在广州使用的误差主要与广州地区和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作息时间有关。

  • 标签: 人为热估算 年变化 日变化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显著发展的背景下,高层房屋建筑获得迅速发展。本文在阐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基础施工、灌注桩施工、模板施工和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有利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高层房屋 建筑施工 技术
  • 简介:摘要: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园林工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化面积和空气质量的提升,更有助于为大众营造更为舒适自然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文章就对当下景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种植技术和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进一步促进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的提升。

  • 标签: 景观园林绿化 种植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市政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设难度也逐渐提升。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渐完善管理理念与方法,是避免安全事故的主要途径。由于市政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加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匮乏,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遇到较大阻碍,人员安全与工程质量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市政工程 安全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利用太平洋区域近300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观测资料,初步揭示了赤道带(10°N-10°S)和高纬带(30°N-50°N,30°S-50°S)的两个纬度带内平均海平面的年变化与地球自转变化之间的关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年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加速时,太平注赤道带平均海平面上升,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下降;地球自转减速时,太平洋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上升,赤道带平均海平面则下降,据此,我们指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年际变化 验潮站 纬向变化
  • 简介:摘要在经济的推动下,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对策来提高工程质量。从施工的角度看,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结构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楼,都需要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预应力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可以使建筑结构在功能、结构性能和施工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下面本文就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 标签: 预应力技术 城建高层 建筑结构 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建筑智能化和电气节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深刻的认识智能化过程中电气节能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和分析智能化建筑中节能技术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发展的新措施,为建筑智能化建设指明方向。

  • 标签: 智能建筑 电气设计 节能理念 融入与实现
  • 简介:储层问题是制约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深部优质储层孔隙成因和保存机理、次生孔隙发育带研究很薄弱,储集性质控制因素研究程度不够,难于进行有利储层分布的预测。研究以储层地质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储层宏观研究和盆地沉积史及热史研究成果,对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下白垩统登库组的砂岩储层中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储集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碎屑岩 储层 孔隙 下白垩统 松辽盆地
  • 简介:本文于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对罗源湾海区表层海水中的粪大肠菌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罗源湾表层海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数量在〈2~540个/100mL之间,3年中月平均高值出现在8到10月份,低值出现在1到4月份,且年平均值呈逐年递增。原因分析发现,影响湾内海水中FCB的月平均值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另外通过多点采样结果比较,发现罗源湾表层海水中FCB的空间分布呈现为:湾内腹海区〉湾中间海区〉湾口海区。通过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对本次的调查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从2003年到2005年罗源湾海区海水中粪大肠菌群的达标率分别为100%,98.0%和97.9%,表明罗源湾海区表层海水的FCB污染相对较轻。

  • 标签: 罗源湾 粪大肠菌群 空间分布 时间变化
  • 简介:基于NOAA的全球陆地降水资料(PREC/L)1948-2003年56年的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海温(SeaSurfaceTemperature,SST)资料,并根据多年降水平均图选定了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对该区域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EOF)。EOF第一模态呈现出全区一致的变化类型,第二模态则呈现出以100°E为界东西相反的分布类型。通过分析干旱/半干旱区以及以100°E为界的东西两部分降水异常年的环流形势和海温并加以对比,结果表明:在环流场上,对应于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偏多年,对流层中下层环流异常在中高纬度呈现为一个东西向波列,乌拉尔山东侧为正的高度异常,贝加尔湖附近乃至以东地区为低压槽所控制;不同的是,对应于100°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年,波列有所东移,并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显著北抬;而对应于100°E以东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年,环流形势异常基本与整个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偏多年一致,只是在里海附近有一高度负异常。在200hPa纬向风场上可以看到,当西亚副热带急流偏南加强时,对应于1000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偏多;而当东亚、西亚风急流都有显著北抬且加强时,对应于100°E以东干旱/半干旱区的夏季降水偏多,这可能与急流所激发的次级环流有关。进一步对SST的分析表明,海温与100°E以东或以西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异常的关系也不一样。当前冬、前春赤道中东太平洋都有正的海温异常,而到夏季转换为负的海温异常,且南太平洋在前冬和前春呈现显著负海温异常时,整个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前冬、前春有正的海温异常并一直减弱,但能维持到夏

  • 标签: 干旱/半干旱区 夏季降水 西风急流 波列 海温异常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我国的油田开采企业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企业之间竞争也愈发显得激烈。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如何降低油田开采企业成本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此,从油田开采企业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出发,对如何有效地确定与控制油田开采建设项目工程成本做出了探析。

  • 标签:
  • 简介:沙四下红层作为BN地区勘探的新层系,勘探程度较低。结合已钻井的实际情况,对本区红层藏条件及藏规律综合研究后发现,其主要受储集层、烃源岩、输导层、盖层等要素的影响,其中储层和生油岩是红层藏的基础条件,油气运移通道是红层藏的关键条件,地层压力、油源断层与储层和烃源岩的配置关系是红层油气藏藏的主控因素。

  • 标签: 沙四下红层 成藏条件 成藏规律 BN地区
  • 简介: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冬季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的天气流型分为4种不同的流型。研究了不同阶段8种不同位相的热带季节内振荡(MJO)与这4种流型的年变化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发现,K均值聚类法划分得到的不同位相的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天数能很好地反映NAO指数;无论是在1978~1990年(简称为P1阶段)还是在1991~2010年(简称为P2阶段),MJO第3(6)位相影响NAO正(负)位相;但在P1阶段存在NAO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弱的负位相转换为正位相,当MJO处于第6位相时,NAO由正位相转换为负位相;而在P2阶段NAO并没有明显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偶极子结构转换为波列结构。

  • 标签: 北大西洋涛动(NAO)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 K均值聚类 年际变化
  • 简介:利用1964-1993年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与E1Nin^~o有关的年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与Nin^~o3区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年变化关系,发现在E1Nin^~o事件之前,暖池的次表层海温都有明显正异常出现,它的东传导致了E1Nin^~o的发生,并且SOTA的传播随纬度变化,沿赤道东传,在赤道外西传。然后,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最强的E1Nin^~o事件讨论了引起这种机制的可能原因——西风异常的作用。最后,对1964-1993所有的E1Nin^~o年的风场、次表层海温和海表温度的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海表温度异常 次表层海温异常 E1 Nin^~o 风应力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变化的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的江淮、黄淮、华北、四川盆地北部至河套等地降水的变化,两降水模态的变化都以年尺度为主,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就环流形势而言,第一模态的年变化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及相应的对流层低层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异常气旋/反气旋联系紧密,第二模态的年变化则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和相应的日本岛附近的异常气旋/反气旋的影响。同时,两模态及相应的异常环流还分别与热带东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附近的异常垂直运动关系密切,热带地区的异常垂直运动可能通过经圈方向的异常环流影响到东亚地区。此外,两降水模态不仅与热带地区的异常环流关系密切,而且与热带海温异常也存在紧密的联系。与两模态相关联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显示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当热带东太平洋偏暖/冷,西太平洋偏冷/暖时,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而当热带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一致偏暖/冷时,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易偏少/多。两降水模态与热带海温及热带地区异常环流之间的密切关系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不同分布可能通过激发不同的热带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形势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 标签: 秋季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热带垂直环流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
  • 简介:通过对贵阳花溪垄头剖面的野外地质和室内薄片观察,对发育在中三叠统垄头组中部的云贵大堤滩沉积岩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垄头组主要经历了:渗流环境的准同生岩溶、胶结、充填和白云岩化;潜流环境的胶结、充填与白云岩化;埋藏环境的溶蚀及白云岩化;表生环境的区域地下水去白云岩化及近地表岩溶等岩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垄头组成岩序列。图4表2参8

  • 标签: 中三叠统 垄头组 成岩作用 云贵大堤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