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根据全国5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数(≥10℃日数)作为划分我国温度分布的指标,经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REOF)方法处理,找出时间演变过程中变化相似的区域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样本聚类法(K-means法)、分层聚类法(Ward法)、聚类统计检验法(CAST法)3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范围的温度变化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分区,结果分别将全国温度变化区划分为10个地区、9个地区、13个地区,且不同区域分界线与中国地形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K-means法运算简单快捷,结果会不断修正到最佳为止;Ward法聚类过程清晰明了,可以选取需要划分的类别数;CAST法使样本通过显著性检验,不但有助于气候变化的客观分区,而且在划分温度区时客观考虑气候变化对分区结果的影响也有很重要意义.
简介:2014年11月,由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栾川县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产学研基地正式揭牌,它将成为“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协同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合作开展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地质找矿与开发、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治理规划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地质勘查领域实现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培养地质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平台,其牵头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核心协同单位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主要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中国铝业集团公司等。
简介:摘要自从我国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拉开了全国高铁建设的序幕,随着高速铁路建设同步发展的是高速铁路车站的建设。高速铁路车站的新建,导致车站周边的土地利用及城市功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功能形态。同时,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向高速轨道交通转变也将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市民生活带来深刻影响。面对高铁时代的到来,如何对高铁站区进行合理规划,己经成为地方政府和规划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铁站区的用地功能,进而探讨了高铁站区的用地结构布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开发强度分区控制与用地开发时序安排,并对地下空间的适度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的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不同的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对于地面气温和地面相对湿度,ECMWF比JMA和GFS更接近实际观测,ECMWF和JMA的分析场数据质量要好于预报场;ECMWF和JMA地面气温在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GFS地面气温在夏季与观测差异最大;3种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相对湿度在秋季和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对于地面风速,在江淮流域和华南等东部区域JMA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小,在北部和西部区域ECMWF最好,JMA和GFS地面风速在冬季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大.
简介:以覆盖黄河三角洲和连云港区域的两景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1A级产品为例,利用现场采集的地面控制点和1∶50000的DEM产品,开展了影像自主定位和正射校正实验,制作了控制点偏移矢量图,并对影像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具有较好的自主定位精度,黄河三角洲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27.8m左右,连云港区域影像定位精度在53.8m左右;在单控制点的情况下,影像的定位精度在3m左右,最大偏移量约为6m;在多控制点下正射校正,影像的定位精度为1m左右,最大偏移量为1个像元;对比控制点偏移矢量图,检查点较影像同名点的偏移方向与大小基本一致,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内部刚性较好.
简介:摘要地理底图是专题地质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采用3S技术进行区域地质地理底图更新的方法,即在原有底图的基础上,结合现势性较强的遥感影像,采用GIS技术进行更新,对于遥感影像变化的区域,采用SDCORS进行更新。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以满足区域地质地理底图更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