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进行车辆的经济性计算时需要提前得到准确的阻力和动力传动效率,耗时较长且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对采集的谱进行提取、分析,利用驾驶循环中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计算得到仿真所需要的不同时间和车速下的整车的阻力,提高了计算精度,为整车匹配和优化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 标签: 动力传动 路谱分析 匹配优化 驾驶循环
  • 简介:为了解决传统蒸发器结垢需要频繁的停车清洗和强制循环泵高电耗两大难题,研究的新型蒸发器结构特点主要是加热室比较短、采用具有高效传热强化和较低流速下自转清洗功能的平,沸腾室是大横截面的中心循环管,而且出口段截面为渐扩形。试验研究表明:这种平的对流传热强化幅度可以达到92.3%,并且能够在传热管内流速大于0.35m/s时开始自转;这种蒸发器能够为可靠自动清洗要求的自然循环设计流速0.70m/s提供所需的推动力,并且对各种蒸发工艺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标签: 蒸发器 平带 传热强化 自转力矩 自然循环推动力 流体阻力
  • 简介:针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管壳式换热器,应用空气-水两相混合物实验研究了壳侧旁路,泄漏流对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以Ishihara两相流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以横掠管束的主流为基础的错流区通用两相压降计算关联式,通过错流区,泄漏流的分相流动模型,分析计算了主流,旁路,泄漏流中气液分布,也分析了泄漏流对壳侧单相,两相总流量在各个分流的流量分配影响,研究表明,主流和旁路中气液各自占相应总流量的比例在不同的流型下明显不同,且比例值的波动范围较大,气液流量的分布在壳侧是不均匀的,折流板/换热管之间的泄漏流对壳侧的两相流动特性影响较小,而折流板/壳体之间的泄漏流影响较大。

  • 标签: 换热器 气液两相流 泄漏流 流动特性 管壳式换热器 横掠管束流动
  • 简介:基于能源和环境原因,燃气内燃机开始普及应用。在原柴油机或汽油机的基础上改制而来的居多,大部分是采用燃气与空气缸外预混合方式进气。这种燃气内燃机易发生缸内回火,烧损进气系统中的相关零部件,给燃气内燃机的使用带来诸多麻烦。基于火焰“冷壁淬熄”现象的理论研究成果,试验、开发了金属波纹管道阻火器,应用于燃气内燃机混合气进气系统,解决了燃气内燃机进气总管回火造成的中冷器等零部件损坏问题,使用燃气内燃机运行安全可靠。一

  • 标签: 燃气内燃机 回火 中冷器 冷壁淬熄 金属波纹带 管道阻火器
  • 简介:对于给定结构的蒸发器,其换热效率是由蒸发器的再循环量决定的,再循环量则与制冷剂种类、蒸发温度、供液压头以及制冷剂管传入热量(热虹吸动力)等有关。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出一种翅片管蒸发器,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在不同工况温度及其相应循环倍率下,蒸发器内管路流程布置方式对制冷系统各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流程重新布置后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比原蒸发器提高15.57%~22.77%,比原蒸发器在直接膨胀供液系统中的传热系数提高了86.59%~138.22%,制冷量和COP分别最高提高了21.24%和55.49%。

  • 标签: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 蒸发器流路 循环倍率 制热能效比
  • 简介: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建立了喷射回热器的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regenerativesupercriticalor-ganicRankinecycle,RORC)和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supercriticalorganicRankinecycle,SORC)的热力循环模型。在膨胀机入口温度为340~550K时,对8种工质在两个系统下的净输出功、泵功和热效率等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喷射器后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净功和热效率并减少总炯损。此外,研究还发现湿工质在RORC中能有效提高净输出功和热效率,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超临界 有机朗肯循环 喷射器
  • 简介:针对平行流换热器中设置的多孔隔板气液分离联箱,研究制冷剂R134a气液两相流在联箱中的气液分离特性,讨论多孔隔板对气液分离效率和多支管中气相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无孔隔板、3孔隔板的多支管联箱中气液两相流在进口气相质量流量0.75-1.00g/s、液相质量流量1.00g/s下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当气相质量流量0.75-0.90g/s时,3孔隔板联箱可进行有效气液分离,与无孔隔板的多支管联箱相比,平均出口干度最大可提高35%,多支管中气相的分配均匀性最大可提高81%。但当气相质量流量增大到1.00g/s时,气液分离失效。表明在一定工况下多孔隔板可实现多支管联箱内的气液分离,且有助于提高联箱出口气体的分配均匀性。

  • 标签: 两相流 气液分离 多支管联箱 干度 流量分配
  • 简介:为了应对美国EPA第Ⅲ阶段非道路用点燃式发动机排放法规,本文通过AVLBOOST软件建立起168F通用小型汽油机的工作模型,对排气压力波动和补气量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了二次补气的工作机理和补气量随工况的变化规律。经计算表明,采用二次补气能够较好的降低排放,为通用小型汽油机使用二次补气降低排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普遍应用价值。同时经试验验证:单独采用二次补气的汽油机在劣化后整机排放完全达到美国EPA2011年的排放法规限值。

  • 标签: 通用小型汽油机 二次补气 排气压力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SF493ZQC型柴油机的同步正时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标签: 柴油机 同步带 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