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以来,农地非农化过程为湖北省及各城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但随着农地非农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造成农用地资源大量流失,这无疑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如何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宏观配置效率已迫在眉睫。基于宏观视角,在界定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相应的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及各城市的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及效率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年由于审批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指标的无效投入大幅变动致使湖北省及各城市的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值成波动趋势,结合数据包络分析的“投影”方法,针对土地资源要素投入指标给出了湖北省总体及各城市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优化路径.指出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非农化宏观配置效率优化需减少审批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指标数量。
简介:本文对环境规制引致劳动力再配置的主要路径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了理论梳理,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面板VAR模型估计了环境规制带来的劳动力再配置并分析了其宏观含义。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引致的劳动力再配置反映为污染部门的就业萎缩和清洁部门的就业扩张,其宏观福利含义表现为潜在的失业风险和社会转换成本。(2)企业进入、退出和在位企业的就业变动是劳动力再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进入引致的就业创造被显著抑制,在位企业的就业损失明显提升,被规制部门的潜在劳动力需求下降,宏观上存在着因解雇而产生的失业加剧风险。(3)环境规制导致高污染行业再配置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更多的劳动力再配置将在高、低污染行业间发生,宏观上更容易带来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错配及产生结构性失业。因此,促进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匹配是降低环境规制社会成本,同时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所亟需考虑的。
简介:现有关于基金资金流的研究多聚焦于基金业绩与资金流的关系,缺乏以基金作为代理中介将资金流与基金资产流动性特征联系起来的分析。本文利用我国开放式基金2005~2015年的数据,考察了基金是否会调整资产组合的流动性以应对资金流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当基金资金流波动较大时,基金倾向于持有更多现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赎回,并且规模大的基金持有现金的比例更大;同时,基金会减少高流动性股票的比例并提升低流动性股票的比例。该结果表明当投资者急需流动性时,基金会选择卖出流动性较高的股票以获取现金,保留流动性较差的股票以获取更高的流动性溢价,进而弥补因增持现金产生的机会成本。实证分析还显示,上述资产配置策略并未有效改善基金绩效,当基金资金流波动增大时基金业绩会显著变差,大规模基金尤其如此。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