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7月22日唐山市滨河路唐山发电厂附近陡河东岸边与滨河路之间人行道发生塌陷,同时塌陷处陡河河水以涡旋式下漏,根据现场调查及对塌陷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笔者认为,唐山市滨河路西陡河河床塌陷属岩溶地面塌陷,本文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建议。

  • 标签: 唐山 岩溶塌陷 调查分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13年遥感影像的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地面塌陷解译标志,解译出集中连片地面塌陷区7处,总面积165.26km2。分别为古冶区赵各庄塌陷区、开平区荆各庄塌陷区、古冶区海子沿塌陷区、开平区马家沟塌陷区、古冶区林西一丰南小王庄塌陷区、丰润区东欢沱塌陷区、路南塌陷区。塌陷区内部,有些区域耕地、房屋、交通等功能基本芷常,但塌陷核心区域这些功能基本或完全丧失。本次调查共提取塌陷核心区26处,总面积20.53km2。本次调查获得了客观详实数据,为开展后续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关键词:唐山市3s技术地面塌陷

  • 标签: 地面塌陷 唐山市 煤炭开采区 遥感技术 塌陷区 解译标志
  • 简介: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应用的一个拓展。雷达图像的差分干涉图可用于监测cm级或更微小的地面形变,具有全天候、大面积监测地面沉降和矿山塌陷的优势。本文以武安矿山塌陷和沧州市地面沉降监测为例,介绍了这一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 标签: 矿山塌陷 地面沉降 雷达图像 差分干涉测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insar工作原理,并在鄂尔多斯盆地煤田采集区选择典型工作区,选取RADARSAT-2数据作为雷达数据源,分别进行了差分干涉处理(D-InSAR,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ysyntheticapertureradar),与永久散射体(PS-InsAR,PersistentScattererInSAR)处理,两种方法获得的形变值比较一致,与实地调查结果比较吻合。利用InSAR技术对大范围采煤塌陷区进行筛查不失为一种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

  • 标签: D-INSAR PS-INSAR 采煤塌陷区 地表变形
  • 简介:煤矿矿区采煤地面塌陷随着时间日趋严重,面积不断扩大,兼有渐变和突变的特点,常规方法定点观测难以适应其发展,确定其边界分布非常困难。SPOT-5影像数据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本文应用该卫星影像数据,以新疆米泉县铁厂沟煤矿矿区为例,通过已知塌陷区的基本特点,建立塌陷区的遥感影像地物解译标志体系,通过人机交互遥感影像解译,固定地面塌陷的边界并获得塌陷区的有关数据,为该地区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

  • 标签: 地面塌陷 卫星影像 SPOT--5 边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