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食品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从10个省市市场抽检326件婴幼儿乳粉、米粉,记录营养成分标示方法;采用GB/T5413—1997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钙、铁、锌进行测定,根据GB10767—1997和GB13432—2004对每种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计算不合格率。采用行x列表χ2检验分析不同标示方法间—平均值、范围值、最高(低)值检测不合格率的差异。结果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方法因食品类型、营养成分特性及含量而异,在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结果中,有65%为不符合标签标示但符合GB10767—1997规定的技术要求;其中以平均值标示的不合格率最高,以最高(低)值标示的不合格率最低,主要原因为GB对以范围值、最高(低)值标示的营养成分检测值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宽于平均值。结论食品标签上营养成分以平均值方式标示最为客观,管理规定也最为严格,应鼓励企业优先采用。建议有关部门在组织调研基础上针对食品种类和特性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判断标准。
简介:目的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自2013年发布以来的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价,为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修订提供建议性意见。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在全国部分省区开展标准实施情况意见反馈工作,参与者包括地方标准管理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人员等,所有反馈意见上报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平台。数据采用Excel20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者对标准的知晓率较高,科研机构对标准的科学性评价较高。对标准文本内容提出修改意见203条,有关标准实施意见的28条,提出新增技术要求的91条。主要涉及厂区环境、设备设施、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主要意见包括明确标准适用范围、设置具体限值、作业区划分、供水水质检验等。结论标准使用者食品安全法规意识增强,但危害分析和控制能力仍较弱,应加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和监管人员全面认识和运用标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