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时光荏苒,这已经是我主编的第三辑《人大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了,而此时,也是我即将毕业离开人大法学院、离开《评论》主编岗位的时候了。在《评论》编辑部的日子是紧张而充实的,不但让我通过稿件的审阅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也让我结交了编辑部一批志同道合的挚友。目前各大高校的法学院纷纷出版自己的评论文集,一时间让法律评论这一领域的竞争压力陡增,尤其是对于《评论》这种由学生主办的出版物而言更是如此。为此,我时常思考,《评论》如何在这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品质和活力,如

  • 标签: 编后小记
  • 简介:<正>上一期的刊物出版之后,作为编辑,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问题便是:“怎么薄了这么多?”虽然言者无心,言下之意未必是说《评论》的分量就随着厚度的下降而下降;但听者有意,如果说《评论》编辑的身份从一开始就已经给了我们沉甸甸的压力的话,现在则更加有如履薄冰之感。

  • 标签: 评论 学术理想 反思精神 危机意识 编辑 老师
  • 简介:今年我们过得比较“折腾”,因为做了许多新的尝试。某些尝试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目前进人正式运营的包括如下三个:第一个尝试是本期的主题研讨。这期的主题研讨看起来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是与《康奈尔国际法期刊》合办的。文章的中文版本发表于此,而英文版会发表在同期的《康奈尔国际法期刊》上。我们之所以想做这种“国际化”的尝试,一方面是希望海外的读者也能了解《北大法律评论》这个刊物,另一方面,也希望为我们的主题研讨增加更多看问题的视角。

  • 标签: 编后 中文版本 国际法 英文版 国际化 期刊
  • 简介:<正>连续两期,我们都组织了关注程序法的主题研讨。对于《评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的特色,这两期既不是开始更并非结束,我们还将在今后继续关注着讨论着并努力回答这些发生在转型中国的问题。这自然是基于对中国法

  • 标签: 法律评论 程序正义 编辑程序 中国法学 匿名审稿制 挑战者
  • 简介:<正>2000年是一个世纪的结束,也是一个世纪的开始。在这一年,《人大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创刊。现在是2014年。14年时光的淘洗,使《评论》告别了初生时的小巧稚嫩,锻炼出大气厚重的风格。评判一份刊物水平,无非两点:质量和宣传。质量为本,宣传为辅。2013年12月,《评论》成功入选CSSCI来源集刊,来稿量骤增。这使之前几乎靠约稿来维持"生计"的状态一去不复返,巧妇无米的日子宣告终结。如何

  • 标签: 来稿量 初生时 稿件质量 新书发布会 学术沙龙 匿名评审
  • 简介:<正>何为你的风格?本来应该是,成书需要笔墨和书桌。然而通常是,笔墨和书桌要求成书。因此,现在的书都那么空洞无物。——尼采写编后小记是件痛苦而快乐的事情。提笔之时,妄想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但写着写着便有词穷之感,智识炫技终究难逃搜肠刮肚码字凑数的结局。不过,想到新一辑的评论即将面世,难免有些兴奋。《评论》的历史不算长,但其意义不同凡响。如果牵连起创刊、停刊、复刊、入选C刊等一系列事件,说是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毫不夸张。如果把《评论》当

  • 标签: 炫技 智识 在路上 如梦 原理性 实务性
  • 简介:档案馆窗前的银杏叶绿了又黄,金灿灿的落叶在阳光映照下散发着耀眼光芒,不知不觉我们在荣县已走过了三个季节。虽然我在荣县待的时间不算长,但每次都是在季节交替的时节,所以总能感受到园中的变化。其实初来荣县,对它并无好感。那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泥泞的小路上随处布满水坑,一不小心就会溅起污水,我拖着行李箱,有种无从下脚的感觉。但经过两个月的生活,我渐渐体会到了这座小县城的温馨,便利的生活环境与交通,以及怎么也不会迷路的道路。每日固定的工作也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 标签: 荣县 生活环境 银杏叶 档案馆 行李箱 小县城
  • 简介:哪个期刊,或者我们这种“山寨版”的期刊,会每期都安排编后小记呢?因为在现代学术工业生产环节中,期刊不过是一个小小抽象团体,而编后小记却最体现这个抽象团体的人身特征。翻看过往的编后小记,你就可以看到《北大法律评论》走过的这十几年的“编辑部的故事”。简直就是心情小记

  • 标签: 编后 生产环节 现代学术 期刊 山寨版 编辑部
  • 简介:<正>在我们编辑这辑《北大法律评论》的时候,许多的事情都涌上了心头,包括在"中国乡村社会的法律"研讨会上的热烈讨论。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邀请了许多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参加,他们不少人还提交了论文或者有精彩的发言。与法律学者相比,社会学和人类学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关注有着更为悠久的传统,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手段。我们邀请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加盟,是希望能学习他们对中国现实的研究,来加强我们对问题

  • 标签: 人类学 社会学者 法律评论 中国乡村社会 研究手段 中国现实
  • 简介:<正>最近有机会在台湾大学做访学,与当地一些学者交流的时候,也自然为《北大法律评论》(下称"《评论》")作了一些推介。因为近年跨境学术交流的增多,以及《评论》本身也较早就包含境外学者的作品(如创刊号上冯象先生的文章),所以他们对《评论》也有所了解。而且,即使像台湾这样中文法学研究与教育水平较为先进的地区,也没有类似《评论》这样完全由学生独立编辑的法律学术刊物,所以他们对《评论》也颇有一些赞许。

  • 标签: 法律评论 编辑程序 法律学术 文章 北大 论文作者
  • 简介:<正>最近这些年,法学界普遍流行一种对法释义学或法教义学的贬抑情绪。作为一门适用法律、解释法律的传统技艺,法教义学一面被贬为呆板、机械、闭关自守的代名词,另一面又被认为过于随意,容易沦为解释者任意摆弄的玩偶,乃至无良知者予取予求、上下其手的遮羞布。抛开种种误解不论,假定前述批评者眼中的法教义学是失真的、不准确的,那要问的是,真正正统或完备的法教义

  • 标签: 学术界 法学界 教义 个案研究 实务 德国
  • 简介:<正>1997年方流芳教授访问哈佛大学法学院以后,总结、介绍了《哈佛法律评论》的发展历程和引起的相关争议,终于问道:"中国法律界能够接受学生主办的法律刊物吗?"答案是:扭曲的国情否定这种可能性。多年后回首再看这篇文章,方教授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上预先道出学生办刊物的种种困难,仍然能够激荡出学生编辑的满眼热泪——只因他们爱得如此深沉,又走得如此艰辛!仅仅是靠学生自己编辑的《北大法律评论》,走过了6个年头。或许正如很多老师所说的那样,存在就是一种胜利。但我们对于《北大法律评论》的期望,其实远不止于"存在"。我们一直坚信,《北大法律评论》会走很多很多年头,直到我们不再

  • 标签: 法律评论 发展历程 中国法律 哈佛大学 北大 编辑
  • 简介:<正>博雅塔旁杨絮不复纷飞,未名湖边睡莲新蕊初绽,6月的燕园已是夏意盎然。11年前《北大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创刊之时,那时的燕园是否也是此番景象,我不得而知,但依稀记得11年前的10月,刚刚进入南方一所大学学习法学的自己,闲逛书店时初睹《评论》创刊号的情景。那时的我完全没有料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与这份刊物发生紧密联系。从2006年开始担任《北大法律评论》编辑至今,不知觉间已近三年。如今再次端详手边的《评论》创刊号之时,自己为时1年的主编任期也将结束。

  • 标签: 法律评论 中国法学界 北大 作者身份 编辑部 文章
  • 简介:<正>自《人大法律评论》2010年卷出版以来已逾半年,2011年卷第1辑的编辑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每位编辑都为文章作最后的校对。紧张之余,或许每位编辑都会欣慰,我们不仅接过了前辈们传递给我们的"接力棒",也带着它顺利地跑完了全程,并将《人大法律评论》继续传承下去。为了顺利实现《人大法律评论》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编辑始终牢记前辈们"学术为根"的理念,小心行使着手中并不显赫的权力,唯恐因为我们的一时疏

  • 标签: 法律评论 人大 传承与发展 编辑工作 法学院 老师
  • 简介:<正>《北大法律评论》成立迄今,得到学术界持久的关注与支持,冯象先生也是其中之一。本辑刊发了冯先生致《评论》的第二封信,我们将它视作对《评论》的激励而心怀感激。值得一提的是来信中一个颇有震撼力的建议——永不核心期刊。如果没有误解冯象先生的本意,我们可以将"永不核心期刊"解读为:对权力意欲束缚自由的反抗,也即追求真理和正义。如果说"核心期刊"作为一种学术行政管理体制的代名词,或有终结之日;"永不核心期刊"所象征的理念则将经时不衰。而《评论》历任编辑委员会长久以来为之殚精竭虑者,正是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勇气与决心背后,需要怎样的智慧?

  • 标签: 法律评论 核心期刊 行政管理体制 追求真理 正义 编辑委员会
  • 简介:<正>《人大法律评论》2012年卷第1辑终于即将付梓,作为本卷的编辑,我们无法形容这满心欢喜。回想起这半年来的编审工作,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近半年来,我们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篇投给我们的稿件,从收稿到审稿,从审稿到采稿,再从采稿到校对,我们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我们如履薄冰

  • 标签: 法律评论 编辑工作者 人大 编辑队伍 稿件 风格
  • 简介:2017年,《人大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再次入选CSSCI来源集刊目录,这是每一位人大法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更得益于各位作者、读者的悉心关照和大力支持。入选CSSCI目录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勉励与鞭策,未来《评论》将继续以稿件质量为第一要求,严格

  • 标签: 编后小记
  • 简介:<正>按照我们的章程,在任编辑是不能在《评论》上发表署名文章的。而且,老编辑在退任后两年内也不得发表。不过主编却享有一个特权,就是撰写编后小记。翻开以前各辑《评论》就会发现,编后小记都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成了《评论》的一种象征。在其中,我们直抒胸臆,尽数学生办刊的经验和曲折;我们点评时事,发表自己独立的意见;我们发表宣言,不断塑造一个不同于其他刊物的"我们"……自1998年《评论》创刊以来,尽管有一些好的成绩,在学界

  • 标签: 法律评论 核心期刊 引证 中国法学 文章 审判委员会制度
  • 简介:<正>1998年,《北大法律评论》的缔造者们试图构造出两种相异相承的学术载体,即"自觉地对理论建构的研究对象和日常经验的社会现实有所区分,使学术语言与日常语言得以区分,并使两者形成有机的互动",于是,"论文"与"评论"成为《北大法律评论》两个最主要且分别承载了不同内容与使命的栏目。"论文的贡献在于理论的点滴积累,它要求我们将所研究的问题建立在此前已有的学术成果与学术脉络上,通过概念或范式的演进逐步形成学术研究的传统。评论的贡献在于思想上的突破与创新,它的灵感可能直接来源于生活现实,它的论证也许不够严密,概念使用也许不够规范,但它的深刻、它的洞见、它的文采足以展现思想的魅力。""因此,论文与评论的区分不在于研究的对象而在于表达的风格,论文正是对评论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和概念加以形式化,将

  • 标签: 法律评论 学术成果 学术脉络 突破与创新 学术研究 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