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9月份以来,一场空前的政治风波在乌克兰“橙色政府”上演。9月8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解散了“美女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政府。舆论分析.官员腐败、权力争斗是乌新政权危机四伏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颜色 政治风波 官员腐败 舆论分析 政权危机 乌克兰
  • 简介:巴基斯坦“救国政变”木子THECOUPFORTHENATIONINPAKISTAN¥MuZi1977年3月,巴基斯坦举行全国大选。以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为首的巴基斯坦人民党取得压倒的绝对多数的巨大胜利。巴基斯坦全国联盟以布托“对国家犯下选举欺骗罪行...

  • 标签: 巴基斯坦 人民党 哈克 领导人 反对派 拉合尔
  • 简介:史良(1900-1985),出身于江苏常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爱国情怀,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主义斗士,救国会领袖之一。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自由民主,她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本文主要通过对史良在救国会中为爱国救亡民主事业参与各项活动的归纳、整理,了解她为实现民主解放所做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她在爱国救亡民主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一个全面清晰地认识,对于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史良 救国会 爱国救亡 民主运动
  •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有所减弱,日本乘机推行“大陆政策”加紧对我国东北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渗透。中国民族资本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努力提倡实业救国,在对榨油、酿造、制粉、纺织等传统行业大部分实现变手工为机器生产的技术改造以后,也建立起火柴、牙粉、汽水、纺织、机械等行业,打破了外国列强在这些领域的传统垄断。张氏父子主政期间,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得到扶植,新兴大工业多集中在沈阳,沈阳成为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1923年冬天,留日归来的书生杜重远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在沈阳大东边门外小二台子创建了“肇新窑业公司”。就是这家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瓷器的奉天肇新窑业公司,竟然将日本的同类产品挤出了市场。一介书生创实业、凭实干,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赢得了“抵制日货”的胜利。

  • 标签: 实业救国 杜重远 世界大战期间 “大陆政策” 传统行业 欧美列强
  • 简介: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深切感受到了政府经费的捉襟见肘。因此,孙中山卸任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业事业上来。

  • 标签: 孙中山 实业救国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
  • 简介: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与黄炎培谈话时曾指出:“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有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卢作孚去世后不久,周恩来在政务院讨论民生公司公私合营问题的一次扩大会议上,对卢作孚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卢作孚先生不仅对祖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作出了贡献。1980年,中共四川省委为卢作孚作出政治结论:“卢作孚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卢作孚的名字为很多人熟识:他是一个企业家,是中国的船王,他从经营一艘小客轮起家,用了不到10年时间,缔造了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民生公司。1938年,在他的指挥下,几万名人员和代表当时国家工业精华的物资和设备从宜昌码头经长江水路抢运到重庆及四川后方,创造了“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撤退”,为抗战保留了重要命脉。其实,卢作孚一生当中,还做了许多值得称颂的业绩。他从l7岁参加辛亥革命,到59岁新中国成立后完成民生公司公私合营,终其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和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一生,就是为“中国梦”奉献的一生,2013年,是卢作孚诞辰120周年。在此,我们希望能通过部分片段式的记录,让更多人了解这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的一生,并以此纪念这位可敬的前辈。

  • 标签: 教育救国 卢作孚 交通运输事业 中共四川省委 中国民族 民生公司
  • 简介:  坐在我们面前的齐齐哈尔建华公司锻压厂热冲冷冲工段长孙国军是这样一个人:四十多岁,典型的东北汉子形象,中等个子,因为长年在机床前操作,背稍稍有点儿驼;一双善良温和的眼睛;脸色红润;说话声音不大;黑色棉衣;裤子有点儿臃肿;皮鞋是刚擦过的,好像用的不是鞋油而是水.……

  • 标签:
  • 简介:主要是军费结构调整促使军费增长。纵观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的国防预算,与以往相比,用于购买和研制武器装备的费用比例明显上升。如印度今年购买武器装备的费用占整个军费的42%,在1999年以前不到30%。目前由于武器装备技术含量高,导致研制和开发武器装备的成本大幅提高,从而使得军费“水涨船高”。

  • 标签: 军费增长 武器装备 结构调整 国防预算 技术含量 俄罗斯
  • 简介:中国对外军贸发展动向近日引发西方研究机构、媒体的新一轮关注和解读。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3月17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过法国,位居全球军火出口国第四位。报告称,2009年至2013年间与2004年至2008年间相比,中国主要武器装备出口增长212%,占全球武器出口比重从2%提升到6%。报告称,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武器出口增长的一大原因。有防务专家对记者说,中国军用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稳步提升,非量变而是质变。融入核心技术和独特设计的"中国军用制造",将与美欧、俄罗斯的同类产品展开激烈竞争。

  • 标签: 中国军工 出口比重 军事科技 军用装备 装备出口 军贸
  • 简介: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和《航空周刊》编辑比尔·斯卫特曼联合撰写的《评估中国军事能力》文章出炉,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该文无视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军事能力在过去基础上有所提高后在参与各国军队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打击海盗、展开国际救援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极度夸大中国军力,竭力渲染中国军事能力对地区乃至对美国形成威胁,宣称美国需针对中国军事能力在军事战略和军事投资项目上做出调整。文章引起的反响反映了美国人那种强烈危机感、民族优越感和以权力为中心的思维特点,或许也是美国政治斗争和军队利益的需要。

  • 标签: 美国 中国军力评估 “中国军事威胁论”
  • 简介: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 标签: 空战英雄 救国 航空 生命
  • 简介:1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当年冬天,庄河境内的抗日斗争风起云涌。东部,以刘同先为首组织的抗日救国,与大营子抗日便衣队、青堆子民团救国联合,搞起1000多人的抗日队伍;西部,刘大山、汤广福等人组织起40人的便衣队,刘希康、高子玉、王日轩等人组织了桂云花起义队伍;北部,刘震青为首组织起3000余人抗日保安队(又名“起大会”)得到绅士廖香南、孙清馨等人的响应和支持。县城近郊的刘振礼,花园口的颜景旭,荷花仙的张大礼等人,

  • 标签: 抗日救国 大刀会 庄河地区 抗日联军 抗日义勇军 庄河县
  • 简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国军事后勤部门为让士兵能“迅速而愉快地填饱肚子”.挖空心思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口粮.让士兵们不但能“吃饱”,更要能“吃好”。

  • 标签: 军粮 美国 味道 后勤部门 士兵 军事
  • 简介:2010年8月1日,台湾作家龙应台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了她有关“中国梦”的演讲,她说:“1975年,我23岁,到美国去读书,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除了功课之外,有机会就去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结果,龙应台“第一次读到国共内战的部分,第一次知道1927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杀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有很多都是……谎言,这是一个很大的震撼”。

  • 标签: 抗战 英勇 中共 2010年 1975年 中国近代史
  • 简介:作为国际体系中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是冷战后海外用兵最为频繁、进行军事干涉行动次数最多的国家.研究者们通常认为,美国的军事干涉在决策和实施上具有很强的单边主义色彩,其突出特征是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在决定使用武力时一意孤行,时常将自身意志凌驾于联合国和国际法之上.通过考察冷战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等重大军事干涉行动中的选择可以发现,尽管美国在使用武力的决策上较少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约束,但它在军事干涉行动中既不是纯粹依靠自身力量单干,也不是依靠其缔造的多边或双边军事同盟,而是经常性地采取联合阵线的方式执行军事打击和战后维稳行动.联合阵线的目标确定性及手段灵活性为美国主导军事干涉行动提供了便利,而规避集体行动的困境、让伙伴承担军事行动的负担、为干涉行动寻找合法性以及减少美国的投入和损失等考量,也使得美国具有招募多国参与其军事行动的强烈动机.由于当前国际体系结构的制约,不少国家倾向于加入美国的军事干涉联合阵线,以便在美国主导的等级体系中获取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

  • 标签: 联合阵线 联盟 军事干涉
  • 简介:为适应世界形势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韩国政府加紧制定国防发展战略,着手军事变革。特别是在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重新评估了安保威胁,修改完善了被国会否决的《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1—2030)》。2012年8月29日,韩国国防部公布《国防改革基本计划(2012--2030)》(以下简称基本计划),①其核心是突出积极遏制战略,调整部队上层结构,强化陆、海、空三军联动性,精简部队数量,提高国防运行效率。基本计划的宗旨是对韩国国防进行全方位调整改革,全面推动军事转型工作,为未来韩军建设确立方向。

  • 标签: 韩国军队 军事转型 国防发展战略 调整改革 朝鲜半岛局势 世界形势
  • 简介: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适应新的革命形势尤其是全面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亟需大量知识青年充实革命队伍。为此,抵达陕北后的中共中央,新创办了一所革命大学——陕北公学。为了将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培养成为适应战时需要的革命青年,陕北公学在“造就抗日救国先锋”这一干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政治素养、实干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集中短期锤炼。这种短促轮训性质的干部教育模式,不仅培养了大批抗日救国的先锋,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开辟和全面抗战的最终胜利准备了基干力量,而且造就了大批抗日救国的先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还对此后我国高等教育和党的干部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抗战时期 陕北公学 抗日救国 干部教育
  • 简介:1921年11月,随着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山东问题成为中日会谈的中心,其中关于胶济铁路的交涉更是中日双方谈判的一个中心议题。为了支持北京政府关于胶济铁路"赎回自办"的方针,全国上下展开了规模浩大的"筹款赎路"运动,其中北京地区各界人士开展的赎路运动尤为热烈。北京各界人士通过组织团体代表会,积极进行舆论宣传,设立筹款赎路基金会,为胶济铁路的收回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彰显了北京各界人士的强烈爱国热情。

  • 标签: 近代北京 救国赎路 胶济铁路
  • 简介:传播马列主义唤醒工农大众张世熙(1894—1929),又名张少西,1894年9月15日生于江西省万安县窑头镇中塘村。他家世代务农,家境清贫。幼时,张世熙在父亲执教的私塾里读书。辛亥革命后,他先后在县立高等小学和省立南昌第二中学读书。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他还时刻不忘关心国家大事。目睹灾难深重的中国百姓外受帝国列强欺凌,内遭官僚豪绅压迫,张世熙心急如焚。

  • 标签: 张世熙 高等小学 工农大众 革命先驱 窑头镇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