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人体腓动脉穿支解剖为腓动脉穿支皮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方式 使用20例新鲜的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借助红色乳胶灌注方式,分别观察、记录腓动脉的穿支数目、分布及其走行和类型。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所用的20例成人尸体小腿标本共计出现72个穿支,每侧分布有4.5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近端穿支呈现出多源性特征。小腿外侧近段、中远段的穿支类型分别以比目鱼鱼肌肌穿支、长屈肌及肌间隙穿支为主。研究结论 腓动脉因其穿支较为恒定,外径较粗,适合腓动脉穿支皮游离移植的设计、切取。

  • 标签: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解剖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肾动脉狭窄(RAS)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临床需重视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介绍肾动脉超声造影(CEUS)检查,通过规范检查思路,改良操作方法,显著提高RAS诊断准确率、副肾动脉检出率等,并同步进行肾皮质血流灌注研究,建立了超声造影一站式评估RAS和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造影 肾动脉狭窄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游离移植和供区的动脉重建术式。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作供区,以胫后动脉为蒂,切取游离皮修复创面,皮供区利用胫后静脉,用“胫后静脉移植”的简单方法重建胫后动脉。结果43位病人采用了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游离移植和这种动脉重建术式,全部皮成活。无1例出现术后血管危象而再次手术,皮外观及感觉良好,供侧肢体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胫后动脉游离皮的血管粗大,吻合通畅成活质量可靠;“胫后静脉移植”技术重建动脉降低了供区损失,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胫后动脉 小腿内侧皮瓣 胫后静脉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像融合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植入(TAV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应用第Ⅰ代VENUS-A瓣膜经股动脉途径行TAVI治疗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4~81(71.37±5.66)岁。根据术是否采用影像融合技术分为常规组(22例)和融合组(1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资料(X线吸收剂量、对比剂使用量、造影次数以及快速起搏时间等)以及术后肾功能、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的差异,观察术后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心电图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为主动脉重度狭窄,其中有10例合并重度关闭不全。与常规组相比,术融合组的造影次数[M(Q1,Q3)][3.0(3.0,4.0)比5.0(5.0,6.0)次]、X线吸收剂量[342.0(44.5)比388.4(71.0)mGy]、对比剂使用量[(73.5±10.5)比(90.3±10.3)ml]少,快速起搏时间[(14.0±1.6)比(16.5±2.0)s]短(均P<0.05);两组X线照射时间、手术用时、预扩球囊大小、瓣膜植入深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超声提示主动脉功能良好,常规组2例、融合组1例出现少量周漏;常规组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结论影像融合技术简化了TAVI手术流程,缩短了心室起搏时间,减少了X线吸收剂量和对比剂的使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影像融合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 横断面研究
  • 作者: 郑烜 胡卫民 胡吉波 陈仁彪 李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3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肾内科,杭州 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肾内科,杭州 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杭州 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透析相关窃血综合征是血管通路建立后因血液分流导致肢体远端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同侧肢体出现缺血等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病例为启用左上臂肱动脉-头静脉相吻合的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左侧肢体疼痛,影像检查发现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合并左腋动脉狭窄,腔内介入治疗开通了流入道动脉的病变后,患者症状缓解。

  • 标签: 肾透析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分叉水平及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行颈动脉DSA和彩超检查的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检查数据,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36~84(66±8)岁。分析颈动脉分叉位置对应颈椎水平、颈动脉分叉位置至下颌角距离,以及分叉高低与颈长的相关性,统计颈动脉扭曲的发生率。结果DSA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水平最常位于C3水平,占37.3%(56/150),右侧最常位于C3~C4水平,占33.6%(42/125)。最高位于左侧C2、右侧C2~C3水平;双侧最低均位于C5水平。左侧颈动脉高分叉(C3及以上)发生率为46%(69/150),高于右侧的21.6%(27/125)(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高分叉发生率分别为33.2%(76/229)、43.5%(2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为(3.0±1.3)cm,小于右侧的(3.4±1.2)cm(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分别为(3.2±1. 2)、(3.3±1.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颈动脉分叉水平与颈长无相关性(右侧:r=0.02,P=0.091;左侧:r=0.01,P=0.927)。女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28.1%(9/32),男性为15.6%(24/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高分叉组右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59.3%(16/27),高于非高分叉组的3.1%(3/98)(P<0.001);高分叉组左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30.4%(21/69),高于非高分叉组的2.5%(2/81)(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左侧颈动脉分叉位置高于右侧,颈动脉高分叉患者更容易合并颈动脉扭曲。术前彩超结合DSA检查能够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的扭曲程度,以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颈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分叉 颈椎水平 扭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分叶皮游离移植和供区的动脉重建术式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作供区,以胫后动脉为蒂,切取游离分叶皮修复创面,皮供区利用大隐静脉,用“半对半”的简单方法重建胫后动脉。结果107位病人采用了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分叶皮游离移植和这种动脉重建术式,全部皮成活。无1例出现术后血管危象而再次手术,皮外观及感觉良好,供侧肢体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胫后动脉游离分叶皮的血管粗大,吻合通畅成活质量可靠;重建动脉降低了供区损失,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胫后动脉 小腿内侧分叶皮瓣 血管危象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的重要病因,Willis环作为一级侧支在发生脑动脉狭窄时会导致脑血流的重新分配,完整的Willis环可起到代偿作用,从而维持脑灌注,减少梗死体积,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既往关于Willis环与脑动脉狭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颅外颈动脉狭窄,关于Willis环变异与颅内动脉血流的关系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Willis环解剖变异及生理功能进行回顾,重点对Willis环变异对颅内动脉狭窄血流分布的影响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评估方法。

  • 标签: Willis环 颅内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随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卒病因评估的广泛应用,对于非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高危斑块的识别越来越多。非狭窄高危斑块在影像和病理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与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在既往研究也多次被证实。目前对于非狭窄高危斑块的评估手段主要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CT和PET。然而,关于非狭窄高危斑块的评估操作规范及如何判定检出斑块是否为本次卒的责任斑块仍然缺乏统一标准,关于高危斑块相关卒的最佳治疗方案也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关于非狭窄高危斑块与临床卒事件的相关性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同时需要进一步借助影像明确高危斑块动态演变规律,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比较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优劣及最佳时机,寻找简易评估标准辅助早期治疗。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高危斑块 非狭窄 卒中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虎口瘢痕挛缩病例,应用带皮桥的改良骨间背皮移植进行虎口开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全部存活,皮血运好,无肿胀,无一例桡神经分支损伤;有2例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个3月~1年,皮外观满意,质地良好。结论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确保了皮血供,降低了神经损伤风险,是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瘢痕挛缩 骨间背侧动脉 皮瓣 虎口开大
  • 简介:摘要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有关aCAS筛查的获益与风险意见不一。为进一步明确相关问题,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展开讨论,结合了国内外研究进展、aCAS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制定本科学声明。本声明提出对于普通人群不推荐常规开展颈动脉筛查,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及相关人员开展aCAS人群评估及管理的理论性及可操作性,同时也提出了需要开展深入研究的临床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脑梗死 颅内动脉硬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尖及主动脉置换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左心室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实施二尖置换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是否保留瓣膜下结构分为保留组45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全切组52例(术中二尖下腱索全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随访3和6个月的一般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功能定量指标;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心尖长轴整体纵向应变及左室短轴整体圆周应变参数,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保留组与全切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1.8±11.3)和(43.3±10.6)岁,男性分别占58.0%(26例)和44.0%(2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留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57.8±4.5)和(78.6±6.7)min,均长于全切组[分别为(48.1±4.4)和(48.1±4.4)min](均P<0.05);保留组患者停机时左心房压为(8.4±1.8)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全切组的(11.3±2.5)mmHg(P<0.001);保留组与全切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测定值、二尖环室间隔侧应变率、二尖环左室壁侧应变率均存在组间×时间的交互效应(均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和6个月的LVEDD、LVEF分别为(44.7±4.0)mm和(45.5±4.2)mm,(56.5±4.9)%和(58.8±5.0)%,均大于全切组的(42.7±3.6)mm和(42.7±3.6)mm,(54.5±4.6)%和(56.3±4.8)%(均P<0.05);保留组术后3个月的LVESD为(32.6±3.2)mm,大于全切组的(31.2±3.4)mm(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和6个月的Tei指数分别为1.0±0.2和0.8±0.2,均低于全切组的1.2±0.3和0.9±0.2(均P<0.05)。结论二尖置换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高左心收缩能力。

  • 标签: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保留瓣膜下结构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主动脉阻断时间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经数字血管减影术(DSA)证实存在双侧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侧支循环代偿特点。其中男41例,女6例,年龄(62±7)岁。颅内外共存在8种代偿途径,颅内以后交通动脉为主(21例)、颅外以颈深动脉侧支为主(16例)。不同部位病变启动的代偿途径不同,对于此类患者进行DSA评估,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 标签: 侧支循环 动脉闭塞性疾病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307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口服阿司匹林分为治疗组(124例,移植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对照组(183例,移植后未服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初诊及确诊TRAS发生率、肾动脉吻合血管、狭窄时间、狭窄位置及并发疾病等指标;同时将治疗组根据阿司匹林应用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92例)和延迟组(32例),并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的307例患者,男241例,女66例,年龄19~64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动脉血管数量、移植类型及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TRAS的46例(15.0%),治疗组13例(10.5%),对照组33例(18.0%),两组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TRAS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0.8%)和24例(13.1%),两组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出血性疾病患者比例略高于对照组(13.7% 比 8.7%),梗死性疾病略低于对照组(1.6% 比 4.9%),但两组并发疾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治疗组行亚组分析,发现早期组和延迟组初诊TRAS、确诊TRAS及并发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TRAS发生率,且并未增加阿司匹林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阿司匹林 肾移植 移植肾动脉狭窄 预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应用新型可再扩张支架治疗肺动脉分叉开口狭窄的技术要点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探讨其可行性及优势。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应用新型可再扩张支架治疗肺动脉分叉开口狭窄患儿资料共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为(7±3)岁,体重M(Q1,Q3)为18.75(13.35,23.05)kg,其中法乐四联征术后5例,肺动脉闭锁术后4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矫治术后1例,所有患儿均行可再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第1天、3、6和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及心电图常规检查,术后6或12个月增加肺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支架情况,包括有无再次狭窄、移位、断裂等。10例患儿共植入支架16枚,5例患儿为肺动脉分叉开口同时狭窄,左右肺动脉开口各植入1枚支架,术后即刻右室压、跨狭窄压差明显降低,由术前压差(38~80)mmHg(1 mmHg=0.133 kPa)变为术后压差(0~22)mmHg,其中1例患者残存压差22 mmHg,均顺利出院。随访均未见支架再次狭窄、支架移位、支架断裂等异常。肺动脉分叉开口狭窄支架植入术具有较大难度,良好的策略可以保证手术安全、有效,既避免了反复外科开胸手术的风险,又取得良好的近中期效果。

  • 标签: 肺动脉 随访研究 新型可扩张支架 肺动脉分支开口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后迟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DHAVB)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2014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自展TAVR的176例患者,其中男101例,女75例,年龄54~92(73±7)岁。收集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随访期的资料。根据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HAVB)的发生情况,除外16例HAVB发生于TAVR后2 d内的患者,剩余160例患者分为无HAVB组(145例)和DHAVB组(15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术数据、术后即刻心电特征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AVR后DHAVB发生的相关因素。同时,以动态心电图数据为标准评价术后常规心电图对DHAVB的诊断能力。结果DHAVB的发生率为8.5%(15/176),发生时间[M(Q1,Q3)]为5(4,6)d。相比无HAVB组,DHAVB组术后即刻心电图无新发传导阻滞的占比更低[6/15比66.2%(96/145),P=0.044],而术后即刻心电图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比更高[4/15比3.4%(5/145),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OR值(95%CI)为6.60(1.26~34.47),P=0.025]是TAVR后DHAVB发生的相关因素。术后常规心电图诊断DHAVB的特异度为100%(145/145),但灵敏度仅为73.3%(11/15)。结论TAVR患者术后DHAVB发生率也较高,术后即刻心电特征与DHAVB事件相关,应用该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可优化DHAVB管理。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动态心电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阻滞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