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调查本园幼儿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3-6岁幼儿口腔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并对家长及幼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结果显示我园患龋率为49.74%,其中一颗龋齿的比例为8.84%,两颗龋齿占比为11.87%,三颗及三颗以上的比例为18.94%。显然我园幼儿患龋且龋齿数比例较高。其龋齿充填率为24.75%。幼儿饮食习惯与幼儿患龋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幼儿口腔卫生习惯中食用食物后马上漱口与患龋率成正向相关。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比较淡薄,需要进一步引导家长提升口腔保健的意识与知识。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波关节腔内击碎尿酸盐结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2只兔子分为两组,分别为西药组和应用超声波关节腔内碎石技术组(以下简称治疗仪组),西药组和治疗仪组造模后,西药组采取秋水仙碱药物,治疗仪组采取超声波关节腔内击碎尿酸盐结晶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采用超声波关节腔内碎石技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比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腹主动脉瘤的患病人数也明显增多。目前对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仍比较单一,还是以手术干预为主。对于一些比较早期的、无症状的动脉瘤的治疗是我们现阶段比较关注的方向。炎性小体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有许多研究证明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炎性小体与腹主动脉瘤发病之间的关系,有望为其未来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AIM)-2等炎性小体的基本结构、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口腔肿物的诊疗经过。患儿母亲于孕中期超声发现胎儿口腔肿物,羊水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孕晚期复查肿物较前长大。足月后患儿经剖宫产娩出,因口腔肿物影响喂养,行口腔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术后4个月随访,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患处无复发。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蓬勃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将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高校内的教育理念,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因此对于学校而言,要想获得更高的教育成果,就要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分析高职业院校内口腔修复学当中应用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虽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口腔修复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无论从着力点上还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必须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基于此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口腔修复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提高口腔修复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效能给予相应途径,以供读者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继发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KOA继发中重度膝关节疼痛的患者17例(23侧膝关节),年龄(68±7)岁,男6例,女11例。术前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情况,使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KOA严重程度,使用磁共振膝骨关节炎评分(MOAKS)评估患膝MR成像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GAE)。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使用VAS、WOMAC量表评估临床结局,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3侧患膝均超选并栓塞3~7支膝动脉分支,其中7例K-L分级4级患者栓塞4~7支膝动脉分支。术后1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5.6%(22/23),术后3个月临床改善率为86.9%(20/23),术后6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1.3%(21/23)。23侧患膝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1、3、6个月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及WOMAC总评分分别为(2.5±1.3)、(3.4±2.4)、(19.7±9.8)分,(3.0±1.8)、(4.5±3.4)、(22.3±11.3)分,(2.8±1.5)、(4.1±3.0)、(20.5±11.0)分,均低于术前的(6.6±0.9)、(11.4±2.6)、(47.0±12.0)分(均P<0.001)。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股动脉穿刺区皮肤瘀斑,4例术后1 d膝关节僵痛感,均在1周内自行缓解;6例患者术后存在伸屈活动时关节弹响,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内自行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重大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GAE治疗KOA继发性疼痛临床改善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保守治疗无效的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对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22例EGPA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急性发作(AE)次数、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呼气峰值流速(PEF)变异率、PEF占预估值百分比(PEFpred%)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估值百分比(FEV1pred%)、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OCS)维持用量等指标[M(Q1,Q3)]的变化,观察奥马珠单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2例EGPA患者中位年龄42(22~70)岁,男11例。经奥马珠单抗治疗4个月后,EGPA患者的总体应答率为68.2%(15/22)。15例应答组患者ACT由治疗前的19.0(16.5,21.0)分上升至治疗后的23.0(21.5,24.0)分(P=0.001),AE次数从0.7(0.3,1.0)次/4个月下降至0(0,0.7)次/4个月(P<0.001),BVAS由4.0(2.0,6.0)分下降至2.0(2.0,4.0)分(P=0.007),PEF变异率由18.8%(14.0%,27.7%)下降到9.2%(6.8%,11.9%)(P=0.007),PEFpred%由80.8%(73.5%,90.7%)上升到100.5%(79.4%,114.0%)(P=0.005),OCS维持剂量从15.0(10.0,20.0)mg/d减少到8.8(5.0,10.0)mg/d(P=0.005);7例无应答组患者的基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11.4%(9.2%,22.6%),高于应答组[3.4%(1.1%,6.5%),P<0.05]。22例患者共进行190次注射治疗,仅4例次(2.1%)在注射奥马珠单抗后出现头晕、注射部位肿胀伴瘙痒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奥马珠单抗对EGPA哮喘样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OCS维持用量,安全性良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低的EGPA应答较好。
简介:摘要: 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生物制药技术人才,山东医药技师学院立足现有教育资源,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通过前期岗位调研与团队讨论,结合专业课程确定学习任务,编写一体化教材、改进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建立过程评价体系为主线的校本课程 开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