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腿深静脉入路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治疗全下肢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患侧小腿深静脉穿刺入路对全下肢型急性DVT患者进行PMT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至少接受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常规给予压力梯度袜治疗,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指标为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次要终点指标包括血栓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率、出血并发症率、术后12个月的中重度PTS发生率。结果共31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31~80(63±14)岁,其中男16例,女15例,左下肢DVT 23例,右下肢DVT 8例。采用腓静脉穿刺15例,胫前静脉穿刺6例,胫后静脉穿刺10例。其中合并导管溶栓治疗9例,髂静脉球囊扩张25例,髂静脉支架置入10例。总体血栓清除率Ⅱ级19例(61.3%)、Ⅲ级12例(38.7%)。1例(3.2%)胫前静脉穿刺入路患者发生穿刺点血肿,经加压包扎后好转,无其他出血相关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患者全部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随访时间为(22±9)个月。术后12个月髂股静脉的一期通畅率为77.4%(24/31);术后12个月PTS的发生率为16.1%(5/31),中重度PTS的发生率为3.2%(1/31)。结论通过小腿深静脉入路行PMT治疗全下肢型急性DVT安全有效,可以一期清除腘静脉远端及小腿流入道血栓,PTS的发生率低,可作为全下肢型急性DVT腔内治疗的首选入路。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质量评价与管理是VTE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促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动态评估与落实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评价VTE防治质量的指标。基于此,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指南、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多学科专家研讨,以“重要性、特异性、代表性、敏感性、可获得性”为标准,制定了评估质量、预防质量、结局质量三大类核心指标,明确了各项质量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公式、意义、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相关解释和推荐意见,以期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对VTE风险、出血风险动态评估以及规范化预防和治疗的关注与执行,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间的差距。
简介:摘要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HA-VTE)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国际上多个国家将VTE预防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在VTE预防方面开展了大量质量改进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我国医学界也在VTE防治领域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开展中心建设、发展区域联盟以及强化质控与信息化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医疗机构的医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加强VTE防治已经成为政府、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共同意志。未来我们需要继续稳步推进VTE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VTE防治质控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的撤机策略主要是基于专家意见,而不是研究证据,所以各中心都有自己的临床标准。VV-ECMO撤离时机的选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数据库中很难找到关于VV-ECMO撤离时机选择的研究,涉及VV-ECMO的研究也鲜有详细描述撤离的流程,目前VV-ECMO的撤离流程以专家意见为主。本文对现行的VV-ECMO撤离策略进行分类阐述,呼吁在国内尽快建立统一的VV-ECMO撤离方案,进一步提高体外生命支持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需要PICC的80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非计划性拔管、康复情况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血栓形成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血栓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的撤机是临床难题之一,各医院制定出基于经验的策略,因此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撤机标准与流程。本文分别从VA-ECMO撤机成功定义、撤机前患者评估、预测指标、撤机流程等内容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梳理研究进展,以希为未来VA-ECMO发展提供一点建议,如完善撤机流程、提出评分系统来预测撤机成功和临床转归。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应用场景下,栓塞后循环供血动脉辅助显微切除手术对后循环参与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手术风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多中心脑动静脉畸形的复合手术外科队列(NCT03209804)的患者中选择存在后循环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栓塞后循环供血动脉将患者分为后循环栓塞组和后循环未栓塞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脑动静脉畸形形态学、血管构筑学特征和病灶Spetzler-Martin分级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为主要终点事件,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为次要终点事件,比较两组间手术风险和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共计545例患者加入研究,后循环动脉参与供血者占38.3%(n=209例),后循环栓塞组42例,后循环未栓塞组167例,对两组行PSM,栓塞组纳入39例、未栓塞组纳入39例,其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5~58(30±13)岁。后循环栓塞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比例高于未栓塞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6/39)比2.6%(1/39),P=0.107]。组间比较示栓塞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未栓塞组[M(Q1,Q3),650(500,1 500)ml比1 200(800,2 000)ml,P=0.002]。后循环栓塞组与后循环未栓塞组显微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7(374,521)min比424(359,601)min,P=0.865]。术后脑动静脉畸形残留[(5.1%(2/39)比7.7%(3/39),P=1.000],出血性并发症[5.1%(2/39)比0(0),P=0.494],术后缺血性并发症[10.3%(4/39)比5.1%(2/39),P=0.675],出院神经功能障碍[17.9%(7/39)比15.4%(6/39),P=0.755],1年神经功能障碍[5.1%(2/39)比2.6%(1/39),P=1.000]等各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站式复合手术术中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后循环供血动脉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栓塞后循环供血动脉未对复合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神经功能预后产生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危重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手段,可暂时代替心肺功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提高全身氧供,同时清除二氧化碳。虽然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指南针对VA-ECMO提出了明确的适应证标准,但是基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基础疾病异质性大,其上机时机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本文拟从生理和病理生理学角度出发,讨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肺移植相关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等导致的心源性休克以及体外心肺复苏(ECPR)的上机时机,拟为临床医生的判断和抉择提出更多的参考意见。
简介:摘要近年来,不断有新上市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在临床应用,对医护人员靶向药物的规范使用及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可及性靶向药物的输注规范、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等是保证药物疗效及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分会及靶向药物输注规范共识制定小组就目前国内可及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440 mg/瓶、150 mg/瓶、60 mg/瓶,帕妥珠单抗420 mg/瓶、恩美曲妥珠单抗100 mg/瓶、160 mg/瓶的药物为例,以及已发表《乳腺癌靶向药物静脉输注规范专家共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征集专家建议,形成共识推荐意见,为《共识》进行了更新,为医护人员在靶向治疗管理的临床实践中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导致该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建筑物外墙内外温差过大,缺乏混凝土搅拌技巧,以及混凝土配料不科学等。从宏观角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施工管理不慎,没有严格根据施工标准来施工,比如水泥搅拌配料比不对,从而导致的建筑物裂缝。如果建筑物裂缝不能及时修复,不仅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还会产生钢筋外露的情况,如果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外露,就会加速其锈蚀,对整个楼体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建筑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情况必须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并逐一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建筑物出现裂缝对建筑物质量产生的影响。另外,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处理办法进行策略规划,保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