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多中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数据库登记的年龄≥18岁,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 364例患者,男6 836例,年龄(51±15)岁,HD 4 230例,PD 8 134例,高钾血症发生率20.7%(2 554/12 364),低钾血症发生率17.0%(2 102/12 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HD(OR=2.25,95%CI:1.54~3.30)、糖尿病(OR=1.65,95%CI:1.17~2.32)、高体质指数(BMI)(OR=1.06,95%CI:1.03~1.09)、高白蛋白(OR=1.04,95%CI:1.01~1.07)、高血磷(OR=3.12,95%CI:2.44~4.00)、低二氧化碳结合力(OR=0.89,95%CI:0.87~0.92)、低三酰甘油(OR=0.76,95%CI:0.68~0.85)、低血肌酐水平(OR=0.95,95%CI:0.90~0.99)、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OR=1.38,95%CI:1.11~1.72)及β-受体阻滞剂(OR=1.32,95%CI:1.07~1.64)。结论我国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0.7%,HD、糖尿病、高BMI、高白蛋白、高血磷、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三酰甘油、低血肌酐水平、使用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前期构建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方法纳入上海长征医院2020年第四季度肾脏病科门诊非透析CKD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评估模型相关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效能,沿用前期模型所得出的cut-off值(4分),进行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采用Hanley改良法比较评估模型与本研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绘制校准曲线检验模型校准度。结果纳入非透析CKD患者共434例,其中男233例,女201例,年龄(55±16)岁。根据门诊实测血钾数值分为高血钾组(血钾≥5.0 mmol/L)及正常血钾组(血钾3.5~5.0 mmol/L)。其中高血钾组共33例患者,正常血钾组共401例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7.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血钾组相比,高血钾组合并心力衰竭史(27.3%比3.7%,P<0.001)、糖尿病(42.4%比19.7%,P=0.002)、酸中毒史(51.5%比7.0%,P<0.001)比例较高,且高血钾组患者既往出现血钾≥5.0 mmol/L(48.5%比2.5%,P<0.001)的比例更高。高血钾组中成/草药使用率较高(P<0.001),而两组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补钾剂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评估模型预测高钾血症的AUC为0.914;当cut-off值为4分时,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79.8%。前期所建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与本研究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4,P=0.054),校准曲线显示当患者预测风险在0.4以下或0.6以上时,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基于临床参数构建的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非透析CKD各期患者。
简介:摘要高钾血症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低钠高钾饮食以及相关合并症的存在均增加了高钾血症的发生。近年来,心力衰竭合并高钾血症在诊断、治疗、预防及综合管理上均有不少新进展。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20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2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等发布的相关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及心力衰竭诊疗实践现状,制定了《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旨在为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预防、监控、诊治及综合管理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和反复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至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钾水平分为血钾正常组和高钾血症组,高钾血症组根据发生高钾的次数分为单次高钾血症组和反复高钾血症组,评估不同血钾异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352例患者,血钾正常组129例(36.6%),男99例,年龄(62±15)岁;高钾血症组223例(63.4%),男153例,年龄(60±14)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钾正常组相比,三班透析(OR=4.012,95%CI:1.519~10.601,P=0.005)、合并糖尿病(OR=1.947,95%CI:1.148~3.304,P=0.013)、透前血钾检验次数(OR=1.561,95%CI:1.292~1.885,P<0.001)是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在223例高钾血症患者中,单次高钾血症组78例(35.0%),反复高钾血症组145例(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次高钾血症组相比,血钙(OR=21.885,95%CI:3.740~128.077,P=0.001)、透前血钾峰值(OR=63.157,95%CI:25.265~157.876,P<0.001)、透前血钾检测次数(OR=1.814,95%CI:1.378~2.388,P<0.001)是高钾血症反复发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三班透析者,需定期复查血钾。血钙和透前血钾峰值高是高钾血症反复发作的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并探讨不同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944 446例次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本次住院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高钾血症定义为静脉血钾≥5.5 mmol/L,分析患者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住院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高钾血症患者15 771例,高钾血症发生率1.7%(15 771/944 446)。但出院诊断率仅为11.0%(1 735/15 771),漏诊率为89.0%(14 036/15 77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钾者相比,入院时血钾<3.5 mmol/L(HR=1.338,95%CI:1.164~1.537,P<0.001)和≥6.5 mmol/L(HR=1.421,95%CI:1.158~1.744,P=0.001)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与患者血钾上升速率0.01~0.10 mmol/d者相比,入院即达到峰值血钾水平(HR=1.251,95%CI:1.077~1.453,P=0.003)、0.11~0.51 mmol/d(HR=1.499,95%CI:1.315~1.709,P<0.001)、>0.51 mmol/d(HR=2.431,95%CI:2.105~2.807,P<0.001)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也会增加死亡风险(HR=1.656,95%CI:1.434~1.914,P<0.001)。结论本研究住院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约1.7%,出院时漏诊率高。入院时低钾血症、重度高钾血症、血钾快速上升或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均可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就诊的DK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标准的DKD患者1 721例,其中男1 117例(64.9%),年龄(56±12)岁;女604例(35.1%),年龄(59±12)岁。血钾水平为(4.93±0.77)mmol/L,其中男性和女性血钾水平分别为(4.92±0.77)mmol/L和(4.93±0.7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以CKD分期进行分组,CKD 1~5期患者的血钾水平分别为(4.58±0.52)、(4.65±0.47)、(4.86±0.59)、(5.21±0.79)、(5.61±0.88)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701,P<0.001)。高钾血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7.0%(636/1 721),其中轻、中、重度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4%,10.5%和9.1%,不同性别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6.8%比女性37.3%,χ²=0.035,P=0.851);CKD 1~5期高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6.3%、21.2%、37.6%、55.2%、72.5%,发生率随CKD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χ²=365.7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5,95%CI:0.972~0.979)、舒张压(OR=0.985,95%CI:0.975~0.994)、血钠(OR=0.972,95%CI:0.945~1.000)是DKD患者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DKD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37.0%,发生率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舒张压、血钠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相关因素,建立规律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规律H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转换-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选取训练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钾血症的相关因素并赋分,建立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模型;将验证集数据代入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评估高钾血症的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共入选502例患者,年龄(54±13)岁,其中男268例,女234例。训练集372例,验证集130例。最终纳入酸中毒、高钾饮食、既往高钾史、既往心力衰竭、心电图改变、通路功能不良、距离末次透析间隔时间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根据这些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在验证集中绘制ROC曲线,计算AUC为0.799。建议≥5分为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阈值,该cut-off值下对于高血钾事件评估的灵敏度为61.4%,特异度为86.3%。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评估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医师管理HD患者的血钾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钾水平及高钾血症对慢性肾脏病(CKD)3~5期未透析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及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肾内科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随访1年以上的CKD 3~5期未透析患者基线及随访期间的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斜率即年平均eGFR下降百分比,以三分位法将全部患者分为稳定组、缓慢进展组及快速进展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基线血钾及时间平均血钾水平与CKD进展的相关性。结果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343例及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669例CKD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1±14)岁,其中男635例,占62.7%。平均eGFR下降斜率为4.0%/年;稳定组337例,缓慢进展组337例,快速进展组338例。缓慢进展组及快速进展组患者基线血钾[(4.47±0.52)、(4.62±0.62)比(4.37±0.49) mmo/L]、时间平均血钾水平[(4.51±0.43)、(4.76±0.48)比(4.38±0.37) mmo/L]均高于稳定组患者(均P<0.05)。快速进展组患者中24.6%(83/338)基线存在高钾血症(血钾≥5.0 mmol/L),34.9%(118/338)存在时间平均血钾≥5.0 mmol/L,均高于稳定组患者[10.7%(36/337)、6.5%(22/337)](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血钾(OR=1.843,95%CI:1.051~3.234)及时间平均血钾(OR=2.495,95%CI:1.040~5.987)均与CKD快速进展具有相关性,时间平均血钾≥5.0 mmol/L为CKD快速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KD 3~5期未透析患者随访期间血钾平均水平控制于<5.0 mmol/L可能降低肾功能快速进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