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受损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3月29日至2019年4月8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随访的11 24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对象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等资料。采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对象ADL状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间与ADL受损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析睡眠时间与ADL受损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对象年龄为(79±10)岁,其中女性5 793名(51.5%),ADL受损发病率为33.3%(3 747/11 247),睡眠时间短(<7 h)、中等(7~8 h)和长(>8 h)的人数分别为2 974(26.4%)、4 922(43.8%)和3 351名(29.8%),睡眠时间中等组ADL受损发病密度最低(4.98/1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以睡眠时间中等为参照,调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与家人同住、吸烟、饮酒、锻炼身体、水果摄入频率、蔬菜摄入频率、睡眠质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因素后,睡眠时间长增加ADL受损风险[HR(95%CI):1.148(1.062~1.241)]。亚组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年龄存在微弱的正相乘交互作用[HR(95%CI):1.004(1.000~1.009)],与性别不存在相乘模型交互作用[HR(95%CI):0.948(0.870~1.034)]。女性睡眠时间长增加ADL受损发生风险[HR(95%CI):1.195(1.074~1.329)],男性中二者无关联[HR(95%CI):1.084(0.966~1.217)]。8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时间长增加ADL受损发生风险[HR(95%CI):1.185(1.076~1.305)],80岁以下人群二者无关联[HR(95%CI):1.020(0.890~1.169)]。睡眠时间与ADL受损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07),睡眠时间7.5 h时ADL受损风险最低。结论睡眠时间与老年人群ADL受损发生风险存在正向关联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受损的6年风险简易预测工具。方法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的34 34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对象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资料,采用器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量表评价对象的功能状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价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体格检查获取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血压等资料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基线和随访时均采用Katz量表评价ADL状况。以ADL状态为因变量,以Lasso回归筛选得到的关键预测因素为自变量,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采用列线图工具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不bootstrap 200次重复抽样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模型的稳健性。结果研究对象年龄[M(Q1,Q3)]为86(75,94)岁,其中男性9 774名(46.0%)。共随访112 606人年,发生ADL受损4 578例,发病密度为40.7/1 0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长、BMI升高、女性、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史可使ADL受损发生风险升高[HR(95%CI)分别为1.06(1.05~1.06)、1.05(1.04~1.06)、1.17(1.10~1.25)、1.07(1.01~1.13)和1.41(1.23~1.62)];少数民族、连续行走1 km、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几乎每天做家务可使ADL受损发生风险降低[HR(95%CI)分别为0.71(0.62~0.80)、0.72(0.65~0.80)、0.74(0.68~0.82)和0.69(0.64~0.74)]。模型对ADL受损发生风险预测的AUC值为0.85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观测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剔除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和民族)后,模型对ADL受损发生风险预测的AUC值为0.779;65~74岁和7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AUC值分别为0.634和0.765;基于IADL中连续行走1 km和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个变量构建的模型与基于IADL综合得分构建的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53和 0.851。结论所建立的ADL受损风险预测模型性能良好且稳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南省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将1 002名2014年6月1日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海南省老年人纳入研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问卷、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劳顿量表(Lawton-IADL)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收集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疾病史、营养状况、日常活动功能状况和抑郁症患病情况等资料。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得分与抑郁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总人群和不同日常活动功能状况亚组人群分析营养状况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M(Q1,Q3)]为102(101,104)岁,其中女性占82.0%(822名)。营养不良患病率、日常活动功能受损率和抑郁症患病率分别为20.8%(208例)、64.7%(648例)和28.5%(286例)。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NA-SF得分与抑郁症呈线性关联(P=0.251),MNA-SF得分越高,百岁老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越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视力功能、听力功能和日常活动功能状况等因素后,总人群和日常活动功能受损亚组人群中营养不良与抑郁症发生存在正向关联[OR(95%CI)分别为1.50(1.07~2.11)和1.56(1.09~2.24)],日常活动功能良好亚组人群中二者无关联[OR(95%CI):0.77(0.21~2.80)]。结论百岁老人中营养不良与抑郁症存在正向关联,在日常活动功能受损的老人中则更为明显。
简介:【摘要】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环境丰富的教育活动,按照婴幼儿运动、智能和情绪发育的规律,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早期教育是以家庭为中心,父母为第一责任人,早期教育工作者将婴幼儿运动、智能和情绪发育的规律知识教给家长,指导家长创设丰富的环境,如语言环境、能自由活动的必要条件、游戏的方法和温馨的情感氛围,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1]
简介:摘要:语言是人类与外界的交流工具。幼儿0-3岁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家长和老师如果能正确引导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幼儿将会更快掌握语言的运用,更快的接收到外界传来的有效信息,同时构建起稳定的自我、构建起稳定的外部世界关系。家长和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儿童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来培养起他们的语言能力,从而奠定未来个人发展的基础。
简介:摘要:公开课与日常课存在不同的特点。实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要上好公开课,更要注重日常课的教学效果。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路我们的日常课也能上成优质课。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语料库,通过词汇、句法层面对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的文体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文体学方法,我们发现了《老人与海》这篇作品表面朴实自然,却含蓄而美丽,它具有高度的启发性,并提供了多层的含义。
简介:摘要:平衡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中,同时这也是平衡能力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阶段,如今我国在全面倡导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且在“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也将平衡能力作为幼儿重点提升的身体素质之一。从意识上,幼儿家长需要开始全面重视对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从行动上,家长乃至幼儿园更需要重视对幼儿的平衡训练,以此才能为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幼儿的外在环境以及内在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会影响3-6岁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因素,然后进一步阐述了3-6岁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必要性,最后就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简介:摘要: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起着取足轻重的作用,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监护者与教导者,因此家庭教育水平会对幼儿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对3—6岁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措施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