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游泳训练诱发大鼠Th1/Th2失衡,观察和分析JAK2/STAT4通路及其上游因子在该失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导致Th1/Th2失衡的分子机制。将清洁级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游泳训练组(T组),每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又随机分为24h组与7d组。训练采用4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方法。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心脏血淋巴细胞pJAK2、pSTAT4、JAK2、STAT4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心脏血血浆IFN-γ、IL-4、IL-12值。结果发现:(1)T组大鼠血浆IFN-γ、IFN-γ/IL-4与IL-12(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1)、(P〈0.05)。C组与T组大鼠血浆IL-12与IFN-γ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P〈0.01)。(2)T组大鼠血淋巴细胞pJAK2、pSTAT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C组(P〈0.05)、(P〈0.01)。结果说明4周递增负荷训练可能通过减少IL-12的分泌,抑制JAK2/STAT4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JAK2、STAT4的磷酸化过程,降低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合成,诱发Th1/Th2失衡。
简介:摘 要:学生在学习结构化学时往往会出现对分子三维结构难以掌握、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整体学习效果。
简介:通过溶液法培养了3-氨基-2-羧基吡嗪的单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3.7629(7)Ao,b=14.2098(3)Ao,c=10.9212(19)A°^,α=90°,β=99.182(3)°,γ=90°,V=576.47(18)A°^3,Z=4,ρcalc=1.603g·cm^-3,R1=0.0527,WR2=0.1368。结构分析表明,3-氨基-2-羧基吡嗪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简介:由二个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学生容易掌握,而多原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学生往往束手无策。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用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根据中心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在共价化合物中,若中心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说明在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按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具有理想的几何构型,按照理想几何构型分子内部具有对称性,其偶极矩为零。即: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当中心元素的化合价未处于最高时,在分子中中心原子除了参与成键的电子外,尚存在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构型发生扭曲而失去对称性成为极性分子。据此方法学生不难判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