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章时表示空间运动意义的动词“上”、“下”的用法进行了多视角的、贯穿古今的系统化的描写。共分四段:一、导言。着重指出“上”、“下”的用法都与它们的最初引申义“升”、“降”与“优”、“劣”密切相关。二、空间的客观因素决定“上”、“下”的使用。从高低、方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着重揭示出古人观念以南为上、北为下(恰与个相反),因而在二词的使用上与今人相参差的现象。三、心理的主观因素决定“上”、“下”的使用。主要论证了“高攀”用“上”、“低就”用“下”的规律,阐发了“上农村锻炼去”与“下农村锻炼去”之类(短语)语义略同而心理前提有异的语言深层次问题。四、语言习惯决定“上”、“下”的使用。主要论列二词使用的不整齐局面。比如:“下饭店”可说,而”“下商店”不可说;“上车间”与“下车间”虽表示相同的运运趋势,但二者的(优劣)背景不同;“东行曰下”,但只可说“上东方”而不可说““下东方”,等等。最后,还就“下扬州”与“上扬州”等例提及语体色彩的古今雅俗对于二词使用的影响。
简介:<正>用“热”字来形容社会上的某种潮流或情绪,大约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时髦叫法。常见于报端和使用于口头的,就有“西装热”“读书热”“经商热”“出国热”“电话热”“内资热”“股票热”“三产热”“公关热”“文化衫热”等。一“热”究竟是什么呢?《青年文摘》一则标题“今日世界的‘汉语热’”,正文里有相对应的解释:“今日世界上正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热潮。”(1988年第11期35页)原来,这里的“热”,指的是“热潮”。“热”还有其他一些含义。如:“一度沉寂的灯芯绒,近日却悄悄升起了一股热流。”(标题:悄悄升起的灯芯绒热”,《解放日报》1991年8月31日五版)这里的“热”,指的是“热流”。“万枝生绿的初夏,在复旦校园,一股强劲的‘学习马克思’、‘研读哲学、经
简介: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本研究以语料库检索和语言测试作为研究手段,调查英语母语者习得方位词“上”“里”多个义项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习得“上”“里”多个义项时遵循与汉语母语者大致相同的习得顺序;二语习得过程明显受词义典型性制约,同时还受到母语语义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