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出发,介绍浙江省金华县汤溪区方言的词法特点,共分九节:一、前言,介绍汤溪方言概况、声韵调、变调和儿化音变;二、词缀,汤溪后缀"儿、头"用途比普通话广,另有数量词后缀"生";三、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汤溪的生动形式主要靠单音形容词加叠音或不叠音后缀构成;四、程度表示法,讨论程度副词"猛";五、复数表示法,汤溪的复数词尾用途比普通话广;六、动词的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十分普遍;七、量词的用法,量词有一些特殊用法,如量词前可省略"一";八、内部屈折,除了改变单音节词的声调外,还常常通过改变多音节词的变调来构造新词;九、词性转换,提出汤溪方言中的一些例子。
简介:古-k韵尾字与二合无音au、ou、ai、ei的对应,从现代汉语的情况看,是北纬37°以北地区方言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北纬37°以南地区的汉语方言中,根本不存在这种对应。本文以文献和方言资料为依据,认为古-k韵尾字与二合元音的对应在历史上曾经普遍分布于北纬37°南北的广大地区。只是由于后来(大约从北宋开始)在北纬37°以南发生了新一轮的语音变化(二合元音au、ai等趋于单化),而在北纬37°以北则没有发生,这才造成了两个方言区现在的上述差异。本文还以为,共同语读书音的发展滞后于口语音的现象有助于推测口语音中一些变化产生的时代;现代北京方言中古药、铎、觉、陌、麦、职等韵的所谓文读,也并非从北京方言自身中发展出来,而是来自洛阳、开封方言较新阶段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