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这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话题,而且被学者们描述了无数次。我这里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却并非学术意义上的,而是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通俗使用上的反置。或许有必要先讲一下“邯郸学步”,这是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成语了,故事不必细讲,大意只是一个人到邯郸学新步法,新的没学到而自己原来的却被丢掉,最后只好爬着回来。这个成语其实隐含着身份认同与“他者”想象的话题。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新左派、女权主义常用,指的是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 标签: 身份认同 “他者” 想象 西方文化研究 学术意义 女权主义
  • 简介: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此类情形:会议上、宴席上位次以官职大小划分;对待具有某些官方身份的学者、文人和不具有官方身份的学者、文人,分别采取不同方式;教授、博导、院士比别人可以更为优先取得课题研究主持人资格,而那些真正研究力强、富有思想和创新的人却无机会;

  • 标签: 中国社会 身份意识 课题研究 主持人 学者 官方
  • 简介:芭芭拉·金索尔弗的小说《动物之梦》是一部关于记忆与失忆的故事。论文从创伤记忆、文化记忆和生态记忆三个方面分析主人公科蒂建构自我的独特视角:科蒂丧母失子的创伤记忆帮助她重新认识自我与过去、未来的联系;文化记忆促进了科蒂的自我与群体身份的认同;生态记忆唤醒了科蒂内心的自然归属感,在回忆中科蒂找回曾经热爱自然的自我,积极投入到家乡的环境正义运动中。

  • 标签: 《动物之梦》 记忆 身份
  • 简介:杜运燮以“九叶诗人”之名蜚声中国诗坛,因为艺术流派的“聚结”作用,其“九叶诗派”成员的身份几乎成了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片”。但他的马来西亚归侨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的身份及其大量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回归”写作个性却长久以来被忽略或者遮蔽,由他的诗歌《秋》而得名的“朦胧诗”派更是将其遗忘。因此,还原华文诗人杜运燮的真实文化面貌,并由此及于其他类似作家的同样境遇,弥补文学史“漏洞”,有其必要性并大有可为。

  • 标签: 海外华文文学 归侨作家 杜运燮 九叶诗人 朦胧诗
  • 简介:摘要特殊身份犯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在我国刑法中,以单独犯罪为模式进行了规定,因此,单独犯状态的特殊身份犯的定罪量刑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即可。但当特殊身份犯与共同犯罪问题联系起来,对于无特殊身份者与有特殊身份者该如何定罪量刑,就显得比较棘手。因为在单独特殊身份犯罪的场合,由于特殊身份犯所侵害的犯罪客体一般主体没有侵害的可能性,没有此种特殊身份的人无法构成特殊身份犯罪,而当无特殊身份的人与有特殊身份的人共同实施身份犯罪时,应该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定罪量刑?有特殊身份者之身份这一特定要素对共同犯罪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作用?作者在本文拟就此一问特作为研究题目作一探讨。

  • 标签: 特殊身份 共同犯罪 定罪 影响
  • 简介:索尔·贝娄被誉为是著名犹太裔美国作家,一生著作颇丰,并获得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赫索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出版后立即在读者及评论届引起巨大反响,使他成功跻身主流作家行列并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本文将从“身份”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主人公赫索格经受一系列打击后对自我身份产生焦虑的表现,揭示产生这种身份焦虑的深层根源。

  • 标签: 赫索格 身份焦虑 成因
  • 简介:在艾丽丝·门罗早期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经历往往就是她自身体验的投射:一个出身贫寒的乡下少女,以偏远的安大略西南部小镇为起点,怀揣梦想和抱负,一心勇往直前,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并不清楚目标是什么,所谓的坚强在迷惘中幻化为焦虑和失落.创作于1977年的中篇小说《乞女》(刊登于《译林》2011年第4期)正属于这一类的早期作品.女主人公罗斯出身贫寒,通过发奋学习,获得奖学金,进人大学.在兼职图书管理员时,她遭遇到了一场不算严重的性骚扰,并阴差阳错地认识了富家子帕特里克·布拉奇福德.

  • 标签: 丝门罗 女性身份 焦虑迷惘
  • 简介:如果没有我们的声音,就没有合唱,如果没有歌曲,就没有开花的树林。——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女性问题是世界问题,女性是历史场上的缺席者与失语者。阿蕾自觉立于性别身份上,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女性小说中的婚姻家庭为主要写作题材。在彝族的传统习俗中,还有许多因性别差异产生对女性的歧视,例如彝族婚嫁中唱给出嫁女儿的民间叙事诗《阿依阿芝》,无疑教导女性遵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观念。这样的民俗文化被阿蕾潜移默化地接收着,同时另一种新文化——现代文化意识让阿蕾明白女性要争取平等、独立与自由。《嫂子》的原型就来源于作者熟知的地域,作者的目的就是将问题揭不出来,在笔下发掘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同时也借助

  • 标签: 女性问题 女性意识 小说 身份政治 菲勒斯中心主义 性别差异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探讨了小说中体现的身份寻求问题及新一代移民在多元文化下的文化认同及体现,指出我者与他者在人物中的体现。同时,对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及其他族裔身份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标签: 流动身份 后殖民视角 文化 《典型的美国佬》
  • 简介:燕卜荪在中国英语界是一个传奇人物,老一辈许多英语大家从燕卜荪那里得到了英语启蒙教育,他们的回忆录和纪念文章给予燕卜荪的人品和学识以高度评价。然而,前辈很少谈到燕卜荪在中国创作的作品,很少谈到他的"中国作品"中的文化和身份问题,以及中国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学术思想。这些都需要我们进入燕卜荪在这个时期所留下的文字资料,如诗歌、小说、批评论文、书信、旅行笔记等等。本文试图通过细读燕卜荪在中国创作的诗歌、小说、批评论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旨在理清燕卜荪对文化身份、中西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思考。

  • 标签: 燕卜荪 西南联大 身份 种族 文化差异
  • 简介:才女张爱玲一生都是漂泊不定的流浪者,在不断的放逐中找寻自我。本文以张爱玲自译英文短篇小说StaleMates—AShortStorySetintheTimeWhenLoveCametoChina的个案分析,探讨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如何借助自译这种对话方式,寻求自我同一性,建构文化身份认同的历程。

  • 标签: 文化身份 自译 回归
  • 简介:在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与再现问题总是交织在一起,人们往往借助再现将某些类别的人(比如女人)纳入其中或排斥在外,从而象征性地标示不同类别的人(比如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相同性与差异性。在相同性与差异性被标示的过程中,女性的“他者”身份也被生产出来。同时,与女性可能采取的身份或认同位置有关的意义也得以生产出来。社会性别正是基于男性与女性的严格对立来再现性别身份与性别关系的。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涉及到“他者”身份的建构问题,女性身份往往呈现出本质化、单一性的特征。不过,这种本质化的单一身份只是性别政治的一种假想,“再现内部所构成的东西总是要受到延宕、动摇和序列化”,各种身份亦随之不断变化、发展,女性的“他者”身份问题亦开始浮出历史表层。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 女性身份 “他者” 文化再现 后现代语境 身份认同
  • 简介:口头传统一直被认为是美国南方文化的基石,但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视觉文化迅速发展,在美国南方文化的传承和重建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方文学中的视觉元素对人物身份的形成作用日益明显。本文从当代视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美国南方女作家波特的《老人们》和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帝》中的照片等视觉元素,认为这些视觉元素在女主人公解构传统女性性别、种族身份,建构新的独立身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指出视觉将为美国女性文学和非裔美国文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视觉 凯瑟琳·安·波特 佐拉·尼尔·赫斯顿 美国南方文化 美国南方文学
  • 简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一部借旅行叙事来表达成长主题的小说。由于小说上下两部分分别聚焦于意大利旅行和英国本土生活,其叙事连贯性和主题统一性一直备受争议。这主要是由于对旅行叙事的狭义界定和对旅行隐喻的不完全理解造成的。这种局限性导致以往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凝视活动在主人公露西的身份建构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延续旅行叙事和实现旅行隐喻的一个关键手段,凝视活动在小说上下两部分贯穿始终。围绕凝视客体和凝视主体的"意义"和"真实性"问题,小说描述了露西在凝视对象、凝视方式和凝视关系上的转变,展现了她在凝视活动中对他人身份进行识别和分化、对自我身份加以认识和定位的成长过程。

  • 标签: 游客凝视 旅行叙事 旅行隐喻 身份建构
  • 简介:时间:2011年9月27日下午地点:澳门大学何贤会议中心参加者:姚风、邱华栋、王家新、雷平阳、默默、黄礼孩、李笠、朱燕玲、张执浩、卢卫平、乔直、莱耳、冯晏、张尔、曾一果、龙其林、李思清、张志国、杨清泉等

  • 标签: 中西诗歌 文化时代 文学 作家 澳门大学 参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