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引言 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言行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从Aristotle以词语问题为核心的范畴学说,到近代Wittgenstein对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揭示,再到当代Labov和Rosch"原型范畴"的提出,范畴理论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5]. ……
简介: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主要基础理论。它所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强调了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和范畴等级结构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ies)和下属范畴(subordinatecategories),而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又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简介:中国文学批评素来有以味觉用语用作文学批评的传统,“酸”、“甜”、“苦”、“辣”、“咸”、“淡”等感官用语在文艺批评中运用范围很广,然而其内涵、成因和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发,本文以“辣”作为以味论文的代表性范畴,对其内涵和成因试做探析。
简介:在认识社会历史的现实中赋予总体观以现实性,历史的总体范畴在概念的历史生成中来理解概念,可见卢卡奇是用总体的观点来研究和理解历史的
简介: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因而讨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现代阐释的方法论问题
简介: 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因而讨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现代阐释的方法论问题,使得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与西方、现代的文论体系比较
简介:谢林的先验哲学开始于单纯的直观,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把全部哲学表述为意识的发展,而在先验哲学中表现为意识或
简介:<正>邹贤敏的《真实性——美学的范畴》一书(以下简称《真实性》),表现了相当多的与作者同辈的中年人理论品格的一些共同点,如果和这几年进入文艺理论批评界的一批青年的理论品格相比较,就更明显。它几乎成了许多中年理论工作者不自觉的“集体无意识”。下面我试着概括为五点。
简介:"趣"与"寂"作为中日两国重要的审美范畴,分别代表了两国审美意识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和艺术精神特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趣"与"寂"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艺术价值上的相近及在审美内涵上存在的差异,这也反映了日本在接受中国影响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质。
简介:三是社会代价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客观的, 社会代价的客观性、普遍性规定了社会发展中付出代价的绝对性,以指导主体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努力实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主观愿望
简介:词趣则如,沈祥龙是清代论词趣最为集中的词论家,四家词趣各别
简介:摘要词汇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掌握好词汇,是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前提。由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于对事物的分类,语言和认知又密不可分,研究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理论对外语词汇教学启示极大。
简介:字在两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中还偶尔有之,而两晋时期人物品藻中,这一转变在《世说新语》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简介:<正>作为完整形态的文学所反映的,不论是“再现”还是“表现”,是“活动”还是“结果”,都至少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范畴。①在总体性上,文学具有人类的意义,包括文化、历史等因素,这是对于人类各种族的行为特征的把握,稳定地引导着文学发展的总体范围和总体方向;②在转换性上,文学则含有社会
简介:由作家意识分情(风骨、格调)和神(风神、兴象) ,由才气分气象(风神、风骨)和兴象 ,风骨、格调、情致和风神(兴象)—由作家意识的指向来分 
简介:历史总体是社会历史的内在统一体,对历史总体的认识并形成总体范畴也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总体范畴在概念的历史生成中来理解概念
简介:事物的发展都可以被概括为一定的范畴加以分析或言说,根据哲学的基本原理,事物的范畴一般都是在两两相对意义上得以呈现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曾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过范畴研究。不过我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范畴研究都是在一种逻辑对称的意义上展开的,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勉强和尴尬的成分,那就是,无法解释有些范畴并不符合这种逻辑对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逻辑范畴不对称现象。
简介:<正>一、新散文观的提出新散文观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既标示出散文的历史延革,又意味着内涵和外延的适当调整,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散文自身进化的“必然”。我们试从散文的历史链中寻求新散文观的生成。
简介:新时期的文学原理教材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摆脱"苏联模式"的信念激励下进行的.仿佛憋着一股劲,人人都在搞"换代"教材;比较资深的本科院校,几乎校校都有自编的,真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简介:<正>一、引言写小说是一门学问。不过这门学问远没有形成其理论系统,不象戏剧还能拿出一整套象样的规程。但是,凡涉戏剧创作论的各种体系也并不尽如人意,起码在某些问题上尚有共同的疏忽,譬如,现代批评中经常出现的“氛围”一语,就不曾被作为一个艺术问题得到重视。诚然,很早以前,至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叙事文学(当时是神话、史诗和悲剧,而主要是后者)
范畴化过程再认识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论
古典文学“辣”范畴探析
卢卡奇的总体范畴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之解读
读《真实性——美学的范畴》后
“趣”与“寂”——中日古典审美范畴之比较
社会代价:一个社会学范畴
中国古典词学“趣”范畴的承传
范畴化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世说新语》与人物品藻的范畴演变
略论文学反映的三个基本范畴
中国古典诗歌文艺批评中美的范畴层次的结构
卢卡奇的总体范畴──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中国新文学中的逻辑范畴不对称现象引论
新散文:范畴、特性和五品——新散文建设研究之一
否定之后的思考——关于“苏联模式”文艺学几个范畴的探索
论氛围——小说和其它叙事文学的一个特殊表现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