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儿童文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兴盛的学术领地,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此同时翻译研究也进行了诸如文化、伦理、认知、后殖民、社会学等转向,一时蔚为大观。不过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则由于其身份的双重边缘性,研究尚显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观,如2003年国际译界著名刊物Meta出了一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专刊。而GillianLathey教授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专著《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角色:隐身的讲故事人》(TheRoleofTranslatorsinChildren’sLiterature:InvisibleStorytellers),无疑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从边缘走向中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作者Lathey现为英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两年一度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奖MarshAward的评委。本书是一部从公元8世纪一直谈到到现当代的英国儿童文学翻译通史,基本按时间顺序叙述翻译史实,叙述的重点放在19和20世纪。全书共12章,1~7章为第一部分,8~12章为第二部分。
简介:关联理论是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种“明示一推理”的过程,提出“语言交际是按照某种思维规律进行推理的认知活动”[1],也就是要在交际者之间寻找一种最佳的语境效果,使交际中的说话人能够明确地表明说话意图,听话人通过推理达到最佳关联,明白他的意图。Sperber和Wilson把“关联”定义为“当,且仅当一种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种语境效果时,这种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2],这个定义表明在关联程度中语境效果越好则关联性越强,而它也不是唯一的确定因素。还取决于听话人在理解和获取话语信息时所付出的努力。可以大致概括为一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