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罗兰·巴特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批评家。其理论早期属于结构主义,后期偏向后结构主义。早期注重文学语言结构研究,后期则认为文学作品不应被当作一个稳定的客体或界线分明的结构来对待,批评家的语言也已放弃了对客观性的要求。他在代表作《S/Z》中认为,使批评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可以重新改写的作品,而不是可读的作品。这样,批评家可以任意分割原来的作品,制造与原作品意义相异的语义游戏,由此读者和批评家由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从研究对象到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按巴特自己的话讲就是从研究“作品”转向研究“文本”,即“从视文学作品为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转向视它们为不可还原的复合物和一个永远不能被最终固定到单一的中心、本质或意义上去的无限的能指游戏。”“作品”与“文本”作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各自研究的对象,其含义及相互关系如何?巴特在其重要论文《从作品到文本》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简介:<正>舒兰本名戴书训,江苏邳州市人,生于1931年.当他呱呱堕地来到人间的时候,父亲正撒手西归,“那年九龙治水/一牛耕田/老黄河一阵上吐下泻/黄杷子大帆船,开到我家麦场上/那年/没有一粒种子开花结果/母亲生下我/以泪喂我”.苦难深重的邳州大地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意,故乡的亲人风习,任其走到天涯海角也挥之不去.十七岁那年,他到了台湾,从此一去数十载,思亲怀乡梦难圆.在金门岛服役的日日夜夜,他只能隔海望神州,后来到美国,异国风物和情调并未能畅其胸怀.春去冬来,年复一年,舒兰经历了军营、学校、岛外的社会生活,由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士,到美国东北密苏里大学艺术硕士,担任过中小学教师、报社记者、杂志编辑、社长、发行人,在红尘滚滚、翻复迭荡的大千世界跌打滚爬了一个多甲子,遍尝了酸甜苦
简介:摘要简约符合人的审美心理,大众喜好适宜的简约。而这,恰恰暗合了设计讨好大众的目的。另一方面,现代设计更加追求功能性,简约性是实现形式和功能统一的最有效也是最节约的方法。因此,简约性在现代设计中已经成为好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从某种程度来说简约设计成为了现代设计的代名词。简约并不是单纯节俭的直接结果,简约也不是简单。相反,它恰恰是丰富的集中统一,是复杂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