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正>作家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他对社会生活认识找到最为适当的表现形式。伤痕文学直面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谴责非正义的政治力量对人民的摧残和打击,艺术上以巨大的悲剧力量振撼着人们的心灵;反思文学对造成悲剧和苦难的社会历史根源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究,艺术上以思考的深刻性引人注目。随着作家对社会历史生活认识的逐步深入,总会有一种乃至几种新的文学风格破土萌芽。最近发表的张贤亮的《绿化树》(《十月》1984年第2期)、《浪漫的黑炮》(《文学家》1984年第2期)和史铁生的《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文学家》1984年第3期)就

  • 标签: 文学风格 报告文学 社会生活 艺术手法 作品 作家
  • 简介:<正>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叙事学”的产生与发展与现代西方小说的发展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叙事学”是以虚构的叙事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叙事文体的本质特征及形成因素,力图解开叙事体从文字到语言信息到艺术作品之间的奥妙。鉴于此,我们又可以认同:“叙事学”是一门包容性比较强的学科,可以引进到所有“叙事体”文学的研究中。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报告文学必然与小说文体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叙事观点”、“叙事笔调”等方面,探讨斯诺的叙事风格

  • 标签: 形成因素 研究对象 内在规律 报告文学创作 艺术表现力 叙事风格
  • 简介:<正>舒兰本名戴书训,江苏邳州市人,生于1931年.当他呱呱堕地来到人间的时候,父亲正撒手西归,“那年九龙治水/一牛耕田/老黄河一阵上吐下泻/黄杷子大帆船,开到我家麦场上/那年/没有一粒种子开花结果/母亲生下我/以泪喂我”.苦难深重的邳州大地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意,故乡的亲人风习,任其走到天涯海角也挥之不去.十七岁那年,他到了台湾,从此一去数十载,思亲怀乡梦难圆.在金门岛服役的日日夜夜,他只能隔海望神州,后来到美国,异国风物和情调并未能畅其胸怀.春去冬来,年复一年,舒兰经历了军营、学校、岛外的社会生活,由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士,到美国东北密苏里大学艺术硕士,担任过中小学教师、报社记者、杂志编辑、社长、发行人,在红尘滚滚、翻复迭荡的大千世界跌打滚爬了一个多甲子,遍尝了酸甜苦

  • 标签: 诗歌意象 意象美 独特的艺术风格 客观陈述 象外之象 情感语言
  • 简介:什么是“关东特色”和关东风格呢?我以为起码要具备以下四点:一、浓郁的乡土气息。人们能从作品中体察出作者的确是脚踏在东北的土地上,对家乡有着深沉的爱。画人物,反映出东北人的精神气质,画山水,反映出东北的山川风貌。如孙恩同先生的山水画《寒林》,画面并无华丽的笔墨,但他几乎把东北冬天里的干燥与寒冷都画出来了。再比如贾平西的母猪钻楂子垛,泥土气是那样的浓厚,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笔下新了,奇了,丑成

  • 标签: 贾平西 楂子 画中 探索空间 王绪阳 雪花飘飘
  • 简介:现今的艺术创作或评论中,很少再提风格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是绕不过去的,言必称风格,其实是说局限.一个艺术家所谓成熟了便有了局限,这个局限一般写作者不易突破,说得好听一点,便成了风格.

  • 标签: 风格外
  • 简介:<正>顾骧在《柔橹轻帆忆江南》(《当代文坛》1991年1期)一文中指出:“五·四”以后的一、二十年间,浙江一地涌现了一批文学大家。其中有文坛巨擘鲁迅、茅盾,有郁达夫、刘大白、夏丐尊、夏衍、艾青……见诸现代文学史的就有四十余人。这就不能不使人思索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文学现象时,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1890年,恩格斯在给爱因斯特的信中,论及挪威文学,就考虑到了地理环境因素。他批评爱因斯特只是机械地从阶级关系考察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而排除了其他条件。他注意到了斯堪的那维亚这个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19世纪末叶挪威文学繁荣的影响。地理环境构成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化创造的前提: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不能摆脱人类在时间、空间上

  • 标签: 当代文坛 文学繁荣 文学现象 二十年 五·四 夏丐尊
  • 简介:本文指出贺铸的“沉郁丽密”的婉约词风是其词体意识和拓新意识相统一的产物。贺铸引诗入词,以“沉郁”充当其婉约词之内在体格,并熔“深婉丽密“和“顿挫“为一炉作为沉郁体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而形成情韵、气格三者皆胜“沉郁密丽”的婉约词风。本文还指出贺铸对婉约词风的拓新具有为词体之演进提供重要契机的特殊意义

  • 标签: 贺铸婉约词风格沉郁密丽旋宕
  • 简介:<正>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我想鲁迅先生的这一论述,对于如何鉴赏瞿秋白同志的文艺散文风格同样是适用的。长期以来,有的瞿秋白研究者往往抓住冯雪峰在1952年写的《回忆鲁迅》中,评论瞿秋白杂文“明白畅晓”,“一览无余”的只言片语,说这就是瞿秋白文艺散文的全部风格

  • 标签: 瞿秋白 散文创作 含蓄蕴藉 文艺 象征手法 杂文
  • 简介: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坡诗实不以锻炼为工,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着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此其独绝也。”这段话准确地抓住了苏诗“爽利灵动”的特色。

  • 标签: 苏轼 爽利灵动 诗歌 艺术风格 中国 宋朝
  • 简介:一、关于故事及主旨。几年前看了巴西的影片《中央车站》、捷克的影片《柯里亚》、美国的影片《心灵访客》,印象颇深。最突出的感受是简单的故事、入情入理的叙述、合理完整的故事表达和关于人类渴望沟通的主题,感人至深。影片所表达的情感及价值观念是国际化的,超阶级的,符台全人类共性的……几部影片的成功,也告诉我们.不用商业化操纵、电脑特技支持,也能搞出好电影,感人的电影!由于这几部影片的启迪,再考虑到中国电影集团关于低成本的制作理念和表达民族情感故事的需要,我选择了一篇小说《伴听》,决定把它改编后搬上银幕。这是一个关于“沟通”的故事……一位伴随历史辉煌的老军人,经历过战争的创伤,时至今日依然生活在历史当

  • 标签: 影片 现代意识 妞妞 价值观念 内心世界 叙事风格
  • 简介: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也叫造型艺术。绘画是有生命的,一个有生命的绘画作品必然是美的,美在于生命。绘画的生命又是与绘画风格息息相关的,一幅画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风格,这幅画的生命也无从谈起。所以说。绘画的风格在绘画中不仅是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说,只有当一个画家在绘画作品中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个性风格,其绘画才能有生命力。绘画风格是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画家的绘画成熟的重要标志。绘画风格是哂家所唯一能够发现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美。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绘画风格中三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对生活独特的审美发现、独特的审美创造和独特的审美表现。

  • 标签: 绘画风格 生命 绘画作品 个性风格 审美发现 视觉艺术
  • 简介:<正>在近些年来苏联“开禁”的作家中,安德列·普拉东诺夫(1899—1951)占有一席特殊的位置。普拉东诺夫的许多重要作品在当年不能发表,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当时以“拉普”为代表的左倾文艺思潮不允许他的这种独树一帜的思想风格的存在。另方面,他的一些作品中确实存在有无政府主

  • 标签: 艺术风格 艺术世界 共产主义 艺术思维 无产阶级文化派 假定性
  • 简介:<正>中国历代绘画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而历代有成就的画家在作品中表现他的审美意识时,也有规律可寻。那就是:力求意与法,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物与我、景与情的交融,通过笔墨的运用,熔合作品的意境与形象;终于产生艺术美。这艺术美包蕴着画家个性和技法的特征,并赋予作品以艺术风格,至于和个性紧密联系的情思意境,则又含有一定的社会的、阶级的内容。因此艺术风格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因时、因人而异,同一画家也可有所不

  • 标签: 艺术风格 文人画家 山水画家 审美意识 艺术形象 审美标准
  • 简介:独特的文学风格,对于作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没有它,作品就无法获得恒久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生命。正象雨果所说的,“未来仅仅属于拥有风格的人。”风格实在是作家最可宝贵的财富。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创风格的。形成风格是作家在艺术创造上趋于成熟的标志,甚至可以说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

  • 标签: 文学风格 正象 倪焕之 艺术创造 文学传统 庐隐
  • 简介:在板胡的乐曲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根据地方戏曲(或地方民间音乐)素材编写的.在演奏这些作品时,演奏者如何把握音乐的风格特点,合理运用演奏技巧,从而充分发挥板胡的表现力,较好地体现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底蕴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乐曲演奏 地方风格 板胡地方
  • 简介:<正>对于自认为受“西方文学影响”的巴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影响无疑居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巴金曾经说过:“现在文科学生都知道说但丁、莎士此亚、歌德等等如何伟大,然而对于这几位文豪,我却溲有好成,过去的文人我比较喜欢的倒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左拉。”几十年后,巴金再次谈到国外作家的影响时,第一个名字又是屠格涅夫。

  • 标签: 巴金小说 创作风格 浪漫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作品
  • 简介:端木老师走了,默默地,没有追悼会,没有遗体告别仪式,连一页寄给亲朋好友的讣告都没有,一捧骨灰,融入祖国大地。端木老师的遗像悬挂在居室客厅里,耀群老师守在遗像前的花丛旁,素白的鲜花堆满了简朴的小屋,前来吊唁的亲友默默地鞠躬,镜框中的遗像微笑着,亲切地注视着大家,然而,这位受人尊敬的作家永远地去了。多少年来,文联的人无论老少,都直呼端木蕻良为端木,是简称也含有亲切的意思,大家这么称呼习惯了,难以改口。

  • 标签: 端木蕻良 专业作家 领导 老师 办公室 五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