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拨打手机的老人在稽灵山公园围墙根下,那个老人正在晒太阳。阳光像乖巧的猫,偎在她的膝头,她双手摩挲着,像抚摸阳光,也像是在抚摸自己。她掏出了手机和一个小本本,对着小本本开始按键:1—3-9—5—6—2—6—1……

  • 标签: 画像 老人 手机 阳光 抚摸
  • 简介:“霜哺”二字,以意象语取义为节操如洁霜之寡妇茹苦哺育幼儿成人.明末吴中孝子袁骏为节母四下征铭乞诗,陈继儒题名该诗文总汇为《霜哺篇》.约一个半世纪后,乾隆年间少孤的袁廷梼,亦效其先祖为节母遍乞诗文辑成专集,孙星衍曰:“遍乞当世贤士夫为文,以显母节行,命曰《霜哺遗音》.”一前一后的霜哺文本,成为见证明清两代袁氏孝子孺慕寡母节行之双璧.笔者将以明末的“霜哺”文本之画像设计、文学生态、颂扬重心为参照,细绎盛清一幅稀珍手卷-《袁氏贞节堂画像文翰》的生成过程,探究《韩孺人(袁节妇)小影》的塑形,于明清女性画像的流行风尚中,如何杜绝容色的观看.再者,追索卷中14种多样性文体,在记事/载言的散体表彰、感性褒崇的韵体吟诵、浓郁的哀悯情致与空间感置入等众声叠合而成的抒情复调.

  • 标签: 霜哺 明清文学 女性画像 节妇 观看 抒情
  • 简介:志怪小说中的画像变异故事围绕形象与生命、真实与幻想、身体与灵魂之间的神秘关系结撰情节,其模式可分为三种:(1)“画龙点晴”类故事,即图像转变为生命;(2)“叶公好龙”类故事,即人与异类经由图像而发生交往;(3)“画形摄神”类故事,即画像与原型之间的交互影响。画像变异故事跨越虚空与实在、真实与幻想、可见与不可见、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界限而创造出不可思议的灵异世界,其中包含的不仅有惊奇和幻想,还是恐惧和震撼。如《王惠照》、《胡画工》、《太虚司法传》等篇目,还包含了对于宗教和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强烈的批判,从诗性想象的世界中散发出智性的光辉。

  • 标签: 志怪小说 画像变异 情节模式 审美内涵